陸遊詩詞名句賞析: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凉,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陸遊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一起來看看吧!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陸遊(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凉,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陸遊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一起來看看吧!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注釋】

⑴秋波媚:詞牌名。雙調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⑵高興亭:亭名,在南鄭(今屬陝西)內城西北,正對當時在金佔領區的長安南山。南鄭地處南宋抗金前線,當時陸遊在南鄭任上。

⑶角聲:行軍打仗用的鼓角之聲。

⑷烽火:古代邊防措施,於高峰處建臺,鎮守士卒於敵炬,白晝舉烟,夜間置火,警視軍民作好防禦和迎敵準備。後又有每日處夜放烟一炬,謂之平安火。此指報前線無事的平安烽火。高臺:本處指高興亭。

⑸築:古代的一中絃樂器。

⑹酹(lèi)酒:把酒灑在地上的祭祀儀式。

⑺灞橋:在今陝西西安城東。唐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為唐代長安名勝。

⑻曲江:池名,在今陝西西安東南。為唐代以來的遊覽勝地。

⑼應:應該。人:指宋軍,也包括作者。

【賞析】

一個“望”字把詩人愛國情懷和等待勝利在望的心情表達無疑。7月16日夜晚,長安南山頭,詩人登高遠望,皎潔的月輪正在升起光華。

詞的上片寫秋天來到邊城,鼓角聲充滿悲哀,首句一個“哀”字充分表達了詞人對國土淪喪的惋惜和悲哀。下片從上片的“憑高”和“此興悠哉”過渡,全面表達了“高興”的“興”。整首詞由“哀”到“興”,反映了作者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愛國壯志。

從角聲烽火寫起,烽火指平安火,高臺指高興亭。《唐六典》說:“鎮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謂之平安火。”陸遊《辛醜正月三日雪》詩自注:“予從戎日,嘗大雪中登興元城上高興亭,待平安火至”。又《感舊》自注:“平安火拼南山來,至山南城下。”又《頻夜夢至南鄭小益之間慨然感懷》:“客枕夢遊何處所,梁州西北上危臺。暮雲不隔平安火,一點遙從駱穀來。”都可以和這首詞句互證。高歌擊築,憑高灑酒,引起收複關中成功在望的無限高興,從而讓讀者體會到上面所寫的角聲之哀歌聲之悲,不是什麼憂鬱哀愁的低調,而是慷慨悲壯的旋律。“此興”的“興”,兼切亭名。

下片從上片的“憑高”和“此興悠哉”過渡,全面表達了“高興”的“興”。作者把無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賦予人的感情,並加倍地寫成為誰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於它和作者熱愛祖國河山之情一脈相通,它為了讓作者清楚地看到長安南山的面目,把層層雲幕都推開了。這裡,也點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鄭以東的長安南山頭,皎潔的月輪正在升起光華。然後進一步聯想到灞橋煙柳、曲江池臺那些美麗的長安風景區,肯定會多情地等待收複關中的宋朝軍隊的到來。應,應該。這裡用“應”字,特別強調肯定語氣。

人,指宋軍,也包括作者。詞中沒有直接說到收復失地的戰爭,而是以大膽的想像,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上至“明月”、“暮雲”,下至“烟柳”、“池館”,都在期待宋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的情景,來暗示作者所主張的抗金戰爭的前景。這種想像是在上片豪情壯志抒發的基礎上,自然引發而出,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情調。

資料標籤: 陸遊 烽火 平安
本文標題: 陸遊詩詞名句賞析: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3204991316773
相关資料
韓翃詩詞名句賞析:曉月暫飛高樹裏,秋河隔在數峰西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人,唐代詩人。一直在軍隊裏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體裁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曆十才子”。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泛。著有《韓君平詩集》。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韓翃的《宿石邑山中》,
標籤: 曉月 韓翃 讀書 詩歌
周邦彥詩詞名句賞析: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淒冷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人,北宋文學家,宋詞“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標籤: 周邦彥 文化 秋聲
崔曙詩詞名句賞析: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739年),一名崔署,宋州人,原籍博陵,唐朝文學家、詩人,喜交遊,與薛據等友善,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堂兄。崔曙的傳世之作有《崔曙集》一卷:《全唐文》卷355收《瓢賦》一篇,《全唐詩》卷155存詩一卷凡15首,《全唐詩逸》卷上輯句兩聯
標籤: 崔曙 讀書 詩歌
戴叔倫詩詞名句賞析: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潤州金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於眉
標籤: 戴叔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