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姐報料稱,她在全國知名連鎖的“晶零”水晶店,於8月6日、7日先後花總共9531元購買了3條水晶手鏈、3條水晶項鍊,買回來被水晶行家發現其購買回來的水晶等級很低,標價是行價的幾倍。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陳小姐購買時,該水晶店並沒有開出品質保證書、寶石鑒定證書以及發票,只有一張購物小票,而且產品上也沒有條碼資訊。
“之後他們補發給我鑒定書,但令我困惑的是,我從來沒有把我購買的水晶給他們(鑒定),他們拿什麼去鑒定呢?”陳小姐說。之前她曾自己到中工珠寶鑒定中心,花每條30元的檢測費去鑒定所購買水晶,得到的鑒定結果為“可見天然包體”,即是天然水晶,但是鑒定結果上並沒有顯示水晶等級,這讓她無法以水晶等級低為理由向商家投訴。可是,比較華南檢測中心和商家分別給出的鑒定書後,陳小姐發現了端倪——黃晶手鏈在前者顯示的質量為17.70g,而在後者為18.20g,相差了0.50g。
另外,她購買的黃金手鏈沒有商家的圓環標誌,但在商家給的鑒定書上的照片,莫名多了該標誌。
煩惱:退貨遭遇難題
陳小姐表示,該店售貨員稱每一款水晶產品,都出自本公司設計和帶有商標,囙此陳小姐懷疑,該水晶店可能混雜其他牌子的產品出售。“鑒定書上的圖片和實物有所出入,這算不算存在欺詐成分?”陳小姐無可奈何地說,“我感覺自己做了水魚(被騙的人)。”她坦言當初購買時沒有關注水晶的質量:“當時他們給我推銷,單單從款式上講,壓根沒有提到質量。而且我相信規模如此大、如此知名的公司,應該不會騙我,所以我沒從質量、真假這方面擔憂。”
當陳小姐在8月11日,帶著購買的產品小票和來到該店要求退貨時,其工作人員只讓她換同價位或補差價換更高價的產品,而拒絕退款。之後,陳小姐致電工商局投訴,經調查工商局給她的答覆是,該公司能出示品質保證書、鑒定書等相關材料。於是,陳小姐懷疑商家在她“大鬧”後,補齊了所需材料。
所以選擇一個有信譽的商家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