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到底有沒有用?如果有用,安全區間怎樣確定?是模糊的20%?30%?還是40%?這麼一說,大家是否覺得隨意性很大?
對,定量分析的隨意性確實很大,可以大到無邊際,也可根據心情來作出調整,只要喜歡的話上下浮動多少任你選擇,扯到喜歡的事情上大家也無可指責。
只要喜歡個人偏好則無可指責也無可討論,那麼事實是怎樣的呢?
1、定量分析本質是預測股價漲跌,如果不是預測股價漲跌,那還有什麼意思?
2、定量分析的本質鎖定後,後面的問題就清晰了:股價是否可因為估值而被預測?
3、股價最終由公司經營情況决定,無論從時間上、强度上、表現形式上……我們無法預測股價是怎樣反映公司經營的,也即:即使我們100%正確計算出公司的價值,由於市場的各種因素影響,到了某個時間段,公司會不會反映價值?我們根本不知道。由於我們習慣上假設公司的經營是永續的,那麼公司一直反映未來的話,投資者就根本無法去估值了,畢竟時間T都無法確定了,更不用說另一個變數利率了。
4、定量分析大多是給自己買賣的藉口,事實上定性分析後,投資者就沒多少可以做了,讓巴菲特計算可口可樂的價值?肯定無能為力的,除非10年內可口可樂破產,那大概的價值也就出來了。
5、買個好價不是靠定量分析,是靠運氣與儘早發現,相差10年發現茅臺價值,無論怎樣定量分析大概要比早發現的買得貴,除非碰上了大危機。
綜上所述,定量分析是買賣的良好安慰劑,沒再多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