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經歷強勁的反彈,上證一舉站上了3000點,成交量出現了違的萬億。很多人說2019年A股開始反轉,我並不表示反對,常規看,這波强反彈前的2500點左右真的是一個低位區域了,但是區域不代表最低,所以A股仍面臨很大變數。
不知道你想沒想起過前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他離世前曾經研究揭示中國和美國會經濟共振,週期低點大約在2018-2020這個時間段。但是,這一論點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前提基石並不牢固,就是我們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默認股市現狀的基礎上,應對的最大的系統性風險也莫過於政策風險和經濟面風險。股市更多的是市場行為,如果這個邏輯推斷的前提出了問題,就是說股市的很多東西市場進行重新定位會產生什麼影響。當然,這個重定位未必會在2019發生,也未必同時發生,但對投資者而言,終將是真正的風險。這些風險並不影響股市是否是反轉的判斷,但是影響的是股市的低點這一兩年間走到哪算是最低。也就是說這波反彈後肯定有回踩,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回踩能不能踩穿2400-2600之間是這個區域,我相信很多人都在觀望和觀察。無論回踩到什麼程度,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風險我認為還是該警惕和考慮:
一、價格標準重估的風險,由市盈率為主轉向回報率為主
A股現在很多人衡量價格最多的就是市盈率,其實這個即使不造假也仍然是可以會計操作的,因為畢竟只是報表的數位。當信息不對稱時,報表並不足以說服人,所以成熟市場會以分紅回報率作為股價的價值回歸覈心,而這恰恰正是成熟資本市場該有的標準,歐美國家是以我買股票的錢收到的分紅比來算股價的。現時我們兩市股票的現金分紅率其實與股價比,少得可憐,至於轉增送股,那不過是會計把戲。如果用“每股分紅/每股市價”為衡量名額的話,A股的價格就要重估,這個真正是個大麻煩,是真正的系統性風險。
簡單概括,就是說現時我們的標準是建立在市盈率基礎上,如果標準轉向已開發國家以現金分紅回報率為主線,恐怕指標股的價格得調很大幅度,白馬都會下一半多,當然這是極端情况,市場是綜合作用的,會允許浮盈,價格也不會受這麼大衝擊。但是總要經歷這個過程,或早或晚,畢竟蘋果公司市盈率只有14倍,日本90年代後高高的市盈率也進行了回歸。
二、機构有多少是龐氏騙局的操作模式,如果資金後繼乏力問題將暴露
我們不需要去討論公募基金的問題,市場更大量的資金來自於民間機构和各種企業,從現時市場暴露出來的P2P問題,很多藝員私募清盤,以及地方債平臺的窘境,還有廣州證券的被收購等等現象來看,很多機构並不象吹噓的那麼盈利驚人,更多的依靠不斷進入的新資金來補充之前的縮水或者虧空,其實這就是借新債補救債,一個簡單的龐氏騙局。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對所有基金機构徹查的話,當然這是不可能的,裡面到底有多少是帳面數位,有多少是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又有多少也被死死套牢等待別人搭救回暖。這個風險想想也是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三、企業經營的結構性經濟問題存在,新經濟對上市公司影響面有多大
這個結構性問題就是經濟總量的上升與企業不景氣面同存,就是1家頂100家的現象正在不斷發生。新經濟業態和“互聯網+”模式對經濟影響的程度有多深,目前正在顯現,而且不斷在發展,並引發了產業形態的變革。舉例來說,由淘寶和京東兩家的經營量總和現時看超越了千千萬萬家商場,那麼所有的商業和流通領域上市公司在傳統的商場領域肯定要受到影響。這種新經濟形態正逐步深入,而兩市的上市公司大量的企業都基本是傳統產業領域,哪怕創業板企業也以科技電子等為主。每一種業態產生每一步管道改變都會影響大量企業,以剛才的例子,淘寶和京東至少影響幾十家上市公司,所以,新經濟業態對上市公司的影響面肯定不小,上市公司要麼去重新打造模式進行投入,要麼坐等擠壓到死。
四、資金面是實實在在的緊張,而且不可能再行通膨
很多人現在應該明白,上波牛市的催生主要靠的是銀行錶外資產加上機构的傘型配資操作,這相當於幾倍的貨幣創造乘數,加上銀行錶內的股權抵押貸款,進入股市的資金大量增多,推高了股市。現時,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價已經到了國家不得不通過管制外匯來防止套現外流的程度,錶外資產和股權質押已經威脅到銀行金融體系本身,由於外匯儲備增長的速度放緩,用於結算的人民幣印發的量也大大减少,綜合看資金面實質性再行放大的路子除了降准降息已沒有更好的選擇,但是降准降息帶來的資金量與杠杆比相差太遠。所以,指望新增資金推動股市的路子已不存在。
五、純技術指標看,存在逼近歷史低點或者在歷史低點附近下浮10%的可能性
價格標準重估的系統性風險存在,即使基礎不變,就以市盈率為主線,從純科技角度,也存在2500點附近整體再低一點的可能性。現在的狀況還不是歷史最低,即使到了最低程度,在最低附近也還有浮動範圍,也不能排除現在產生最低向下再有10%浮動範圍,這算是一個技術面上的整體風險。
當然,儘管存在這幾個大的風險,但現在無論怎麼說,兩市的股票即使到了3000點,仍很便宜,2500點附近肯定已經達到低位區域,但是這個低點在哪很難說,全看3000點後的回踩。現時看,主力機构明顯希望托住2400點這個最低,護住2500點附近這個區域。不過,好多成熟投資者雖然知道底快到了,但都在等,這其實也是個很搞笑的事。不過,真是牛市,還在乎20%的錯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