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曾經錯過大牛股的痛苦往事

但今天我要毫不避諱地告訴所有人,我曾經做過的一件蠢事。L公司2013年底接到了實際控制人减持股份的通知,减持公司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12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19%。

這些年裏我幹過很多蠢事,有些事我是不會告訴你的,打死也不會,丟不起人。但今天我要毫不避諱地告訴所有人,我曾經做過的一件蠢事。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你曾經花了很多時間深入研究,然後選中了一隻你覺得非常不錯的股票,打算長線持有——但是,由於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你只賺了一點點錢就下車了,在往後的日子裏眼看著它漲了很多倍。以至於事後反思的時候,覺得自己真是蠢得應該一頭撞死算了。

這樣的經歷我就有過。就在6年前,我經過長時間的跟踪分析,確定了某L公司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Tenbagger,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我重倉買入了它,然後四處和別人說它有多棒。可是僅僅幾個月後,公司的一紙公告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L公司2013年底接到了實際控制人减持股份的通知,减持公司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12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19%。

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不由緊張了起來,一兩個星期裏我幾乎漸漸不由自主的推翻了之前已經想好的投資邏輯,原因只有一個——誰都知道,大股東减持一家公司的股份,代表不看好自己公司的未來啊!

於是,在反復烦乱、猶豫、困惑過後,我還是决定清倉了它。後來的5年裏,它的股價像坐了直升飛機一樣,成為電子行業最耀眼的股票之一。我就這樣實際上錯過了自己的第一隻10倍股。錯過的原因,無非是一個念頭,一個想當然的念頭而已。

像這樣想當然的念頭還有很多,常常來自於周圍環境,來自於福斯的認知,然後在不經意間它們被打成包,植入了我們的大腦當中,乃至於我們只要一看到現象A,就會完全不經思考地聯想到結論B。這些年,我攢了很多驚人的例子:

比如:這只股票市盈率已經這麼高了,還能漲到哪裡去?又比如:A股公司財務造假的一大堆,所以讀懂財報對於炒股是沒有意義的,還不如學習怎麼跟莊呢。

甚至:A股就是個賭場,價值投資在中國完全無效。人與人的差异在哪裡?在我看來主要是思維方式,錯誤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上面使我錯過這只10倍股的,就是個落後的觀念:

公司的股東减持股份=不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甚至,這家公司一定有問題!關於雞蛋生物很多朋友仍然在問我關於公司近期出現的幾個股東减持的看法,那麼我就統一回答一下吧:

你在正式開始投資之前,最好先認清楚這麼一個現實——一家公司上市後,股東减持股份,那是必然會發生的。且不說控股股東是怎麼想的,上市前投資公司的風險投資機構和天使投資人總得减持套現吧?

大家都知道初創公司失敗的概率是很高的,敢於在早期投資一家公司的人(或基金)都是冒了你難以想像的高風險,在一個投資項目成功的背後,可能是另外10家都打了水漂。

高風險對應的自然是高收益,這是金融市場永恒不變的公理。他們是風險投資者,而不是價值投資者。無論公司未來發展的好壞,在上市的那一刻已經和它們沒有關係了,就像即將畢業的學長們將手中的紅領巾佩戴在小學弟的胸前,從一級市場的風險投資基金到次級市場的專業投資機構,它們之間完成了一次夢想和價值的傳承。

再打個比方,就像我們要將“神十”送上太空,運載火箭在專門的航太發射中心發射後,需要一級火箭,二級火箭把它推送到指定的位置,然後各自分離,如果沒有它們“神十”也不可能到達外太空的軌道上。

所以,一次級市場的參與者,只不過都是完成各自的使命罷了,只有這樣,整個資本市場才能正常運轉起來,不斷有企業從創投那裡拿到投資,然後飛速奔跑,不斷創造價值,直到有一天衝擊IPO,股市的投資者們負責對它的價值再發現。

說完風險投資,我們再回到控股股東的視角上。請花10秒鐘仔細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公司的控股股東减持某家公司的股份,是否代表他不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

2、股東减持公司的股份,對股價是否會造成影響?

好,我來公佈答案,這兩個問題最終的答案其實是一致的:不一定!

請你說說無論中外,哪家民營企業上市的動機當中沒有减持套現?你如果自己開了個公司,起初幾年可能每個月自己就拿3000塊的薪水,請個程式師都要1萬塊,經過九死一生十年的苦逼奮鬥,終於上市了,你想减持套現嗎?

我之前跟過的一個大佬(現時是國內排名To5的風險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曾經說過:

會去創業的人,怎麼看起來不是瘋子就是傻子?

能够把公司做大,然後通過資本市場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才是那一小戳人願意去幹創業這件只有瘋子才會想去做的事情的動機之一,才是推動社會價值不斷進步的源泉。

這一點無論是偉大的公司還是垃圾公司,都是一樣的。

我可以輕易地給你舉出幾個例子。

微軟上市後,比爾蓋茨每年幾乎都在减持自己的股票,然後投入慈善基金,它本人的持股比例早就低於3%了,而且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不再擔任微軟的CEO了(就是你們常說的清倉式减持,然後辭職不管事了,呵呵),2014年微軟任命了薩提亞·納德拉為CEO(就是寫了《刷新》的那個印度阿三),之後微軟在他的帶領下股價不斷創出新高,從2014年以來又翻了三番。

微軟並非獨例,穀歌創始人也同樣在上市後不斷的减持這家公司的股票,按照我們某些投資者的說法,佩奇和布林都在套現啊!他們的持股成本才1美元啊,這是在割韭菜啊!他們上市後已經瘋狂减持套現了累計幾十億啊,穀歌股價要暴跌的啊!

看見不,下麵是穀歌這家公司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

我們再來看國內大家都很熟悉的騰訊。

我記得在騰訊剛上市沒幾年,馬化騰就開始連續的對騰訊進行减持,3年套現了上百億(後來有人統計,馬化騰12年來一共套現了210億),後來一遍隨著馬化騰不斷减持,騰訊的股價一路不斷上漲,刷出新高點。大家反過來都在罵馬化騰是頭猪,在騰訊價格那麼低的時候就瘋狂减持,少賺了XX億。

要我說,你才是猪呢。

如果馬化騰把所有的股票都緊緊握在手裡,而不是流入到次級市場當中,沒有股市裏像你我這些老鐵,還有一些基金公司不斷看好這家公司並買入它的股票,那麼能有10年百倍的奇迹嗎?

反過來說,籌碼流入次級市場後,撿到這些股份的機構投資者推高股價,讓公司創始人和員工們有更强的動力去把公司做好,以便維持自己的帳面財富,形成一個正迴圈,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還有一個事實是,無論是在上市前,還是上市後,甚至是當下,沒有一個公司的老闆能100%確定未來10年他將把這家公司帶向何方。

其實有過創業經歷的童鞋都懂,你每天早上眼睛一睜開,面對的都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

你不知道你的公司能不能活過這個冬天,你也不知道會不會在某個午後就被一群人圍樓逼債了,你同樣不知道10年後這家公司的市值是多少?

擺到你面前的都是一堆不確定的問題,那你該怎麼辦?

是不是會想一面先盡可能地兌現自己這麼多年努力換來的一部分成果(比如减持部分股份),給自己和家人一個更好的物質生活。然後一面再咬牙堅持,該幹嘛幹嘛,實現心中一直以來的那個理想?

馬化騰曾經數次想把騰訊賤賣,結果沒有一個人願意買下他的公司,後來小超人李澤钜投資了騰訊,但是在騰訊上市前清倉式地把這些股權全部轉讓了,完美地錯過了一次超越他老爸李嘉誠身價的機會。

事實上,很多牛逼的公司,都是被時代推著往前走的,而股東的减持對公司的長期股價向上不會有任何影響。這是國運所向,大的行業趨勢所向,人心所向。

如果你下次再看到馬雲又减持了阿裡XX%的股份,雷軍减持了小米XX%的股份,飄揚减持了恒瑞XX的股份,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什麼結論都得不出。

即使遇到他們减持部分股票套現後去改善生活,我們也要學著寬容一點。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依舊熱愛生活。

讀到這裡,你理解了罷,减持只是表像,我們要客觀地看待大股東减持這個問題,一家公司的長期股價走勢的決定權還是在於公司的業績增長本身和行業的大趨勢。

當然,對企業有良好判斷的企業主不會减持光自己的股票。

最關鍵的問題是,很多想當然的念頭其實真的很危險,而如何才能克服它呢,也許下麵的思考會對你有所幫助:

找出那些想當然的念頭,挨個審視一遍,看看它對不對?有沒有道理?在大數據和概率上成不成立?這事兒一定要仔細,因為那些不經審視就生長在你腦子裏的“想當然”是在太危險了。

寫了一大段,還回憶起曾經錯過大牛股的痛苦往事,以後不要問我這些和基本面完全無關的弱智問題。天天把注意力放在這些“行為學”的層面上,而不是公司發展和行業趨勢上,財富自然與你無緣啦!

資料標籤: 馬化騰 創投 投資 股票
本文標題: 回憶曾經錯過大牛股的痛苦往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2525978456088
相关資料
選對股票下重注才會獲得豐收
回頭想想,無非兩個原因,第一、把投機當投資。讀過許多大家的經歷後,也感悟到成長靠的是慢慢積累,而非一蹴而就。對於大多數朋友而言,選對股:穩健成長,行業穩定,適合自己,你拿得住,拿的舒服;下重注:買兩三只足够了,自然可以獲得豐收。
標籤: 股票 投資
新股民入市前要瞭解的股票問題
最近網上發起給入市的新股民建議的活動,不由得想到多年前的自己,懵懂入市,看著紅紅綠綠不斷跳動的價格,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賺錢也不知道為什麼,賠錢也不知道為什麼。很簡單,如果看完《聰明的投資者》,你能馬上理解它的原則,那麼恭喜你,你可以開
標籤: 股票 股民 聰明的投資者 投資 股市
股票不知該如何操作怎麼辦
很多人都說這次春季攻勢結束了。我看了看大盤,可能是我能力不够吧,反正現在這個階段我看不出來哪裡結束了。不知道怎麼辦的朋友,你之前持股的,就繼續持股不動。那大盤至少4月份之前,還是相對安全的。
標籤: 股票 股票大盤
通過市場分析最近買什麼股票好
先說K線,簡單直觀,這裡類似一個519行情,大家可以複牌,1999年5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上證綜指從1100點之下開始,最高見到1700點之上,漲幅超過50%,次年春節,滬深股市在充分消化5.19行情的獲利籌碼之後重拾升勢,上證綜指不
標籤: 股票 供給側改革 電子烟 投資 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