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市場上的很多投資者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擔憂,比如:
1、暴漲了三個月,是否會補缺口?
2、貿易戰談判會有一個正面的結果嗎?
3、指數會不會回檔到2800點,到了那個時候我再買入會不會更好?
在這些擔憂中,關注的很多優秀的投資人的淨值都悉數創出了歷史新高。如果你問他們,指數會跌破2800嗎?答案很可能是:不知道!
但是假如烦乱於這200-300點的“可能”跌幅,而放弃手中價格合理(甚至依舊便宜)的優質股權,相當於放弃了“財富號”列車的車票。這是一場極不划算的“因小失大”。
一、買股票的兩種方式:估價法和擇時法
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中提到過買股票的兩種方式:估價法和擇時法。當時,格老對於估價法的定義是:“股價低於公允價值時買入,高於公允價值時賣出”。價值投資發展到今日,此類方法或許可以被重新定義成“股價低於內在價值時買入,高於內在價值時賣出”。至於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究竟幾何?不同價值投資者心中會有一杆不同的稱。
另一種是擇時法。股票市場,每一天、每個月、每個年份都在發生波動,波動非常誘人,誘人到會讓人誤以為我們的投資收益本應該來自於這些波動。這就會吸引到一大批投機客採用擇時法——預測未來短期走勢上升時,買入;預測未來短期走勢下降時,賣出。這種方法,以預測為基礎,尤其是短期預測。
二、為什麼短期的預測不可靠?
擇時法是不可靠的,原因是短期的預測是不可靠的。還有一個原因是,擇時法往往會帶來頻繁交易和高昂的交易成本。
人們總是熱衷於預測,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1-2次的成功預測會給人帶來“看,我早說過吧”式的成就感,仿佛找到了“投資真諦”。這裡面,其實大部分人忽略了兩點:
1、股價短期本身就有極强的隨機性和不可預測性。股價長期由價值定,短期由人心定,股票市場是千千萬萬個人心的“集合”,每個人心的變化都會影響到這個“集合”,而這個“集合”的變化又會影響到個體,囙此,想要預測這個集合,幾乎是一個死迴圈,是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不敢說得太絕對,是因為我沒法否認存在這樣的天才);
2、實力,運氣傻傻分不清楚。有些預測家,或許曾經有過幾次成功預測的經歷,這個時候,從人性的角度解釋,預測家幾乎都會把它歸結於“實力”,而非“運氣”。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把歷史上的著名預測家(短期預測家和宏觀預測家)的預測履歷列印出來,我們會發現其實他們的準確率低的驚人。
接下來,我們看看一些真正的“牛人”是如何評估預測這件事的。
彼得林奇:在福布斯400大富豪榜中,沒有一比特是靠預測市場起家的。
沃倫巴菲特:我從來沒有見過能預測市場走勢的人。對於未來一年股市的走勢,我們不做任何預測。過去不會,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我覺得投資是一個不太聰明的做法,你需要太多的運氣才能做成這件事。
格雷厄姆:如果說我在華爾街60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過什麼的話,那就是沒有人能成功預測股市的變化。
不光這些偉大的投資者,偉大的企業家也沒法搞定“短期預測”這件事。比如李嘉誠的這個案例:
“2009年長江實業(00001,HK)董事局主席李嘉誠連續7次增持長江實業達342.9萬股,合計涉資約3.39億港元,幾次增持的平均價格約為98港元。在其增持後,長江實業最低歡到過55港元,也就是說距離李嘉誠自己購買的平均價98港元下跌幅度為43.8%。”
既然這些商界的偉人都沒做到預測短期,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凡夫俗子,似乎也就沒有必要烦乱於此了吧。
三、價值投資不也是預測嗎?
有人說,你說預測不可靠,但價值投資不也是預測嗎?某種程度上,我不想否認,因為價值投資預測的是一個企業未來長期的經營情況。但是有幾點值得注意:
1、預測的是單個企業,不是宏觀,這大大减少了難度。(除非公司業務受宏觀影響很大)
2、預測的是企業的經營情況,而不是股價,這就不需要思考“人心”如何變化,這大大降低了難度。而且,生意模式上的競爭優勢、管理層的優劣、財務上的佐證可以大大提高我們判斷的準確度。
3、注意關鍵字“長期”。一個判斷,十年會發生的概率>三五年會發生的概率>一年回發生的概率>一個月會發生的概率>一天會發生的概率,段永平說“看得越短越難”,反過來,“看得越長越簡單”,大概是這個道理。
優秀的投資者思考的一個覈心問題始終是:資產的質地和價格。對於短期市場走勢的預測,對了、錯了,似乎都意義不大,因為這始終不影響對一個企業的長期價值判斷,這可能是投資者和投機者的一個重要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