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用了一個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的標題。但是我也暫時想不到更好的標題了。在我之前所相處的人裡面,無論是朋友還是其他,都有一種窮者思維,更合適的詞是,弱者思維。
這種弱者思維的體現是,自己很弱,但是不願意承認和面對自己很弱,會要求周圍的人去充當弱者。具體的表現是,當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埋怨、嘲笑,而不是理解、幫助。這也簡單,因為我所處的圈子都是階層很普通的人,能力有限,也沒什麼能力可以幫助一個人。
不指望你幫忙,這當然沒什麼,但是為什麼還要說風涼話呢。我後來逐漸明白,其實他們在用這種管道撇清自己的關係和責任。
比如一個男人的女朋友被別的男人性騷擾了,這個男人大概率不會去找那個男人的麻煩,而只會怪自己的女朋友穿的太性感了。這就是人的一種潛意識,如果讓他去找那個男人的麻煩,他有那個本事嗎。肯定是沒有的,萬一對方是流氓地痞呢,萬一對方是二代呢,自己就得遭殃了。
其實,是一種無能的體現。而更可悲的是,還真的有很多人被這種弱勢思維洗腦。這種洗腦管道讓你相信,你過得不好不是因為你有一個無能的父母或者無能的男朋友或者無能的朋友,而是你自己活該。是你自己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所以你最好找個地縫鑽下去。
不僅僅是男女之間會如此,朋友之間會如此,就連很多父母也是如此。當孩子受了委屈的時候,父母不能,也不願意給孩子更多的安慰,而只會指責,責備。明明是他們自己無能,卻還要給孩子灌輸是孩子自己無能的思想。讓他們接受社會本不公平的法則。這是很多窮人都有的思維。幾乎是比比皆是。
而富人呢,更多的是選擇相信,選擇幫助。因為他們有這個能力,而且真正靠自己奮鬥出來的人,也更加懂得人情冷暖,世俗險惡。因為同樣經歷過坎坷,他們對經歷坎坷的人,就有了更多的同理心,也更加願意支持那些奮鬥不屈的人。
窮人選擇相互譏諷,富人選擇互助。這句話是我以前看到某銷售發過的。雖然有點雞湯的成分,但是我覺得還是說的很好。窮人自己很弱,卻要求你也跟他一樣弱,只有這樣他才能平衡自己的內心。所以要跟混得好的人玩,別跟混的不好的人玩,要拒絕屌絲思維。
炒股亦是同理。要選擇跟强者玩,不要跟那些資金量小,自己都自身不保的人玩。他們會火上澆油,但是絕對不會雪中送炭。他們只會在股價本身就不行的時候再狠狠的砸一筆,而不是在股價下跌的時候救你於危難之中。
再或者說,遊資本身就是依附於强者的群體,千萬不要覺得他們是呼風喚雨的,萬能的。他們經不住任何風吹草動,追漲殺跌比誰都快。我們要明白自己在市場中的角色,究竟是依附於强者,還是依附於本身不過是依附於强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