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飲茶管道(三)

宋、遼、金、元時期的茶藝繼承唐、五代時期的煮茶、煎茶、點茶,而以點茶茶藝為主流。創制小龍團的蔡襄撰有《茶錄》,宋徽宗親撰《大觀茶論》等,對宋代盛行的點茶茶藝作了詳細的總結。歸納點茶法的程式有: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洗茶、炙茶、碾羅、熁(xié)盞、點茶、品茶等。

點茶茶藝

宋、遼、金、元時期的茶藝繼承唐、五代時期的煮茶、煎茶、點茶,而以點茶茶藝為主流。

宋代盛行點茶、鬥茶、分茶。創制小龍團的蔡襄撰有《茶錄》,宋徽宗親撰《大觀茶論》等,對宋代盛行的點茶茶藝作了詳細的總結。

歸納點茶法的程式有:備器、擇水、取火、候湯、洗茶、炙茶、碾羅、熁(xié)盞、點茶、品茶等。

圖片1.備器點茶法的主要器具有茶爐、湯瓶、茶勺、茶筅、茶碾、茶磨、茶羅、茶盞(崇尚建窑黑釉盞)。

2.擇水、取火同煎茶法。

3.候湯蔡襄《茶錄》載:“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可見點茶時注水的水溫控制非常重要。宋徽宗《大觀茶論》載“湯以蟹目魚眼連繹並躍為度”,點茶水溫較煎茶為低,約相當於煎茶茶藝所謂的一沸水(如魚目,微有聲)。煮水用湯瓶,湯瓶細口、長流、有柄,瓶小易候湯且點茶注湯有准。

4.洗茶、炙茶經年陳茶先以湯漬之,刮去膏油,再以微火炙幹。當年新茶則免洗、炙。

5.碾磨羅茶餅茶先用紙密裹捶碎,經碾成末,繼之磨成粉,再以羅篩勻。

6.熁盞點茶前須先熁盞,即先烘盞或燙盞,盞冷則茶沫不浮。

7.點茶用茶勺抄茶粉入盞,先注入少許水令均勻,謂之“調膏”,繼之量茶受湯,邊注湯邊用茶筅“擊拂”。《大觀茶論》載:“視其面色鮮白,乳霧汹湧,周回凝而不動,著盞無水痕為佳,謂之咬盞。”即用茶筅擊拂至湯麵滿布細小潔白的湯花細沫,才能顯現點茶技藝的高超。

8.品茶點茶一般是在茶盞裏直接點,不加任何作料,直接持盞飲用。也可用大茶碗點茶,再分到小茶盞裏品飲。

文章內容來源:《茶文化學》

僅供分享與學習

本文標題: 中華民族的飲茶管道(三)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2250935687452
相关資料
掌握這六大要素,讓你輕鬆打造一個禪韻茶室
對於喝茶的儀式感,每個人的飲茶目的和需求不同,也造就了現代茶室設計的多元化,現代茶室空間結合了中式、日式、現代簡約等多種風格,茶室成為越來越多人家居中的必備生活空間,那麼怎麼打造一個禪韻茶室呢?下麵簡單瞭解一下茶室設計六大要素,讓你輕鬆打造
標籤: 茶室 家居
為你推薦7款冷萃茶配方,拿走不謝!
世界上並不存在最適合冷萃的茶,因為茶是多種多樣的;但也不是所有茶都適合冷萃。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推薦7款不容錯過的冷萃茶配方!經過冷萃,茶的濃度和口感會進一步提升,水果香氣會更加濃郁,口味更加平衡。雖然銀針等級最高,但並不適合冷萃,因為銀針
標籤: 萃茶 美食 茶葉
為什麼泡茶時茶壺口不能對著客人?
我們常說茶壺口不能對著客人,很多剛學泡茶的人可能還是不太能理解這裡面的意義的。像老天津人也愛喝茶,給客人續茶水以後壺嘴也不能對著客人,否則是失敬。如果用蓋碗喝茶,每位客人各使用一個墊碟和一個蓋碗,沏茶時不能沏得太滿,以七成滿為宜。若是議事評
標籤: 文化
飲茶十三式,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茶道全流程!
性潔不可污,為飲滌塵煩。中國茶道興於唐,盛於宋、明,衰於清代。飲茶之道是飲茶的藝術,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飲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實於飲茶的藝術形式之中,重在修煉身心、了悟大道。飲茶即道是中國茶道的最高境界,煮水烹茶,無非妙道。飲茶十三式看起來過
標籤: 中國茶道 文化 茶湯 中國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