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茶湯的“濃淡度”、“飽滿度”?

通常我們在感受茶湯的時候,會用“飽滿”和“濃淡”來形容,那麼,這兩者是一回事嗎?茶湯的濃淡一般與投茶量、沖泡時間和水溫等有關係。什麼是“飽滿度”?由此可見,茶湯的“濃淡度”和“飽滿度”有著明顯的區別,濃淡不代表茶葉的品質,但飽滿則直接跟品質掛鉤了。如何判斷茶湯的“飽滿度”?

來源:普洱茶吧

茶的滋味類型有很多,不能單純以“苦、澀、鮮、甜”來分類,因為茶的滋味是複合的,每種茶都含有這幾種滋味,只不過多多少少而已。

通常我們在感受茶湯的時候,會用“飽滿”和“濃淡”來形容,那麼,這兩者是一回事嗎?

又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是“濃淡度”?

濃淡是指某種味的强度。

茶湯的濃淡一般與投茶量、沖泡時間和水溫等有關係。

投茶量越大、水溫越高、茶葉的浸泡時間越長等因素,都可以讓茶湯變濃,但它只是新增其濃度,而不會增添其他味道。

什麼是“飽滿度”?

茶湯的“飽滿度”,又可以指茶湯的“厚薄”,是茶葉內含物質豐富與否的反映。主要表現是茶湯進入嘴裡,感受到茶葉內含物質豐富,析出豐厚的滋味,並且多種不同的味道和諧配合在一起,給人飽滿厚實的感受。

由此可見,茶湯的“濃淡度”和“飽滿度”有著明顯的區別,濃淡不代表茶葉的品質,但飽滿則直接跟品質掛鉤了。

原料對茶湯品質有什麼影響?

一般來說,生態環境越好,樹齡越悠久,採摘次數越少,茶葉中的胺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水溶性果膠含量越高,茶湯飽滿度就越高。

因為歷經幾百甚至幾千年的生長,樹大根系發達,能够汲取土壤中較多養料,為茶葉積蓄豐厚茶質,茶葉中的多酚類、胺基酸類、咖啡鹼類等物質含量較多。且茶樹幾乎沒有受到過多的人為干涉,自然生長。

以此種茶葉為原料,經傳統手工工藝製成的茶品,沖泡後茶湯飽滿度較高。

工藝對茶湯品質有什麼影響?

真正决定口感的,是後期的製作工藝。茶湯的“飽滿度”由其內在物質成分决定的,元素分解、轉化、聚合的越多,茶湯就更醇厚。在製作過程中,沒有充分促進茶葉元素的轉化,那麼則出現茶湯滋味淡薄、不耐泡。

如何判斷茶湯的“飽滿度”?

舌腔的反應

判斷茶湯“飽滿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喝一口。飽滿度較好的茶,茶湯入口,茶香與茶湯相融,湯水順滑、韻味度、持久度相對較高,茶湯在口腔中有厚重感。

而飽滿度較差的茶,茶湯入口,茶滋味淡且伴隨著水味,感覺就像喝水,只是水中略有茶味兒。

看色澤

厚的湯感有豐盈之感,像是有滿滿的膠原蛋白,使湯色呈現飽和度極高,並且透亮。

看茶湯的流動

用玻璃茶器盛茶,輕輕晃動茶湯,便可觀察茶湯的厚薄。厚一些的茶湯抱團集中往一個方向較小幅度的晃動,而薄一些的茶湯則容易渙散開且動靜相對較大的搖擺。

注:內容源自普洱茶吧,資訊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删除。

資料標籤: 茶湯 文化 茶葉
本文標題: 如何區分茶湯的“濃淡度”、“飽滿度”?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2239778908310
相关資料
茶中喝出酸味是怎麼回事?
茶品中的酸,其實可細分為正面的酸與負面的酸。茶葉中正面的酸味可以看做是茶葉中活性物質在味道方面的呈現之一。其因梗老難殺熟,成品茶出現酸味的幾率較大。夏季採摘製作的茶葉會出現酸味,有地區夏天已進入雨季,水分含量大。曬乾過程中,沒有及時曬乾,含
標籤: 文化 茶葉 武夷岩茶
茶葉可以沖泡多少次?
茶類不同耐泡程度不一,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的體會非常細嫩的高級茶並不耐泡,一般沖泡2次也就沒什麼茶味了。普通綠茶常可沖泡3-4次,茶葉的耐泡程度與茶葉嫩度固然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决定於加工後茶葉的完整性。所以,對於一杯茶沖泡幾次為宜,主要
標籤: 茶葉 文化
茶葉是芽好還是葉好?
有人認為,早春茶應該屬全芽茶為最好。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全芽茶,它的發育還沒有完全,味道鮮爽不足、而且還會有一點的苦澀,看起來很不錯,品起來味道就不怎麼好了,養目不養舌。春茶應該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這樣的才是最好的,這是因為胺基酸、維他命多集
標籤: 茶葉 胺基酸
溫水泡白茶好,還是凉開水泡白茶好?
白茶的興起,是因為白茶的特殊工藝以及可以越存越好,也由於白茶的特殊工藝使白茶可以更多的保留茶的內質,那麼如何泡茶,才不至於因泡茶不當,使保留下來的茶營養損失,帶著這一思路,與我們走進今天的白茶泡法。這種泡法,只有限破壞有益成份,還能激發茶香
標籤: 白茶 健康 養生 茶湯 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