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好茶·生津潤燥
我們在品茶的時候,總會希望一款好白茶不僅是細膩綿長、入口甘甜,而且還要能生津潤燥,將喝茶時每一處細節的絕妙之處都細細品味。
茶小白今天就專門圍繞喝茶生津的這一環節,更茶友們一起看看,到底何為生津,而生津具體又有著哪些不同的感受和境界?

什麼是生津?
津,其實就是指我們的唾液,唾液中含有碳酸鹽和生物酶等有益身體的成分,不僅能抗菌殺菌,保護牙齒,也能幫助消化,減輕腸胃的負擔。
而我們喝茶之所以能生津,是因為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胺基酸、水溶性果膠等營養成分都融於茶湯中。
當我們喝茶的時候這些成分會一起進入我們的口腔,促進唾液的分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喝茶生津。

一般情况下,生津還會伴隨著回甘。在某種程度上,生津可以作為評估一款茶品質好壞的標準:優質的茶葉,通常生津較快,而且整個過程也較為持久。
若你習慣飲下茶後靜心感受,那麼應該也體驗過雙頰生津、舌面生津、舌底鳴泉,層次逐漸遞進的生津之感。

雙頰生津
當茶湯從口腔浸入,茶多酚等成分接觸到口腔內膜,促使臉頰內側的黏膜收斂,口腔黏膜受到這一刺激便會分泌唾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雙頰生津了。
這個時候所分泌的唾液一般來說量會相較更多,口感也更為柔和自然,還會伴隨著絲絲回甘。

舌面生津
舌面生津,按照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唾液從舌頭中分泌而出,但如果從生理結構和功能來看,唾液實際上是從口腔內壁和舌頭底部分泌的。
因為舌面上分佈的是味蕾,是味覺的感受器,不具備分泌唾液的功能。
當我們在飲下茶後,口腔內壁和舌頭底部便會慢慢的釋放出唾液。相較於雙頰生津而言,舌面生津會更為溫和柔潤,唾液是先濕潤了舌頭,之後再沿著舌頭浸潤到口腔兩側。

舌底鳴泉
舌底鳴泉,不像前面所說的雙頰生津和舌面生津那麼直觀,想感受舌底鳴泉的妙意,相對而言要更為用心。
通常情况下,舌底鳴泉分為兩種情况。一種是茶湯在舌頭底部滑過後,舌下會明顯有唾液分泌,像細小的氣泡破裂後的汹湧感,這一現象就稱之為舌底鳴泉。

另一種情况則需要我們在喝茶時,口腔內部的活動相互配合,才能出現舌底鳴泉。
當我們茶湯入口後,先不要急著吞咽,而是雙唇閉合,在將空腔撐大,讓上下兩排下次留出空隙,同時舌頭貼著上顎,讓茶湯更充分的與舌頭底部接觸。
吞咽的時候,則收縮口腔,將茶湯經由喉嚨再飲下。這個時候,舌頭底下的茶湯會因為壓力而產生小氣泡,從而引起舌底鳴泉。

都說喝茶品茶是一門科技活,這話一點都不誇張,就連簡簡單單的生津二字,背後都有這麼大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