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尖茶?你瞭解嗎?

傳統天尖茶是以穀雨後採摘的一級鮮葉,按照殺青、揉撚、渥堆、七星灶烘焙、靜置醇化、汽蒸簍裝等工序製作而成的輕壓安化黑茶。“引茶”是過去關於茶葉買賣制度的一種叫法,就是由朝廷相關部門統籌發行相當於生產許可的茶引,然後有商號負責按照計畫組織生產和運銷。

傳統天尖茶是以穀雨後採摘的一級鮮葉,按照殺青、揉撚、渥堆、七星灶烘焙、靜置醇化、汽蒸簍裝等工序製作而成的輕壓安化黑茶。

清朝中後期,天尖茶被列為貢茶,晚清民國時期,天尖茶和貢尖茶、生尖茶一道劃為“陝引”,即銷往陝西地方的高等級“引茶”。“引茶”是過去關於茶葉買賣制度的一種叫法,就是由朝廷相關部門統籌發行相當於生產許可的茶引,然後有商號負責按照計畫組織生產和運銷。本質上到了晚清時期,朝廷的各項制度和政策早已名存實亡,原本供給天子的皇家貢茶,此時也被一些商家暗自出售。特別是辛亥革命之後,曾經的貢茶身份瞬間成了品牌溢價的標籤,成為了安化黑茶高等級產品的代表,在西北、華北、華中市場上作為名優茶出售。

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估值48萬的50年代老天尖

天尖茶的製作在安化沒有中斷過,改革開放以後,雖然生產量日趨减少,但是一直有保留生產。傳統簍裝天尖茶淨重25kg,後來為了迎合市場所需,規制有所調整,也有500g簍裝和5kg簍裝等。

天尖茶、貢尖茶在“文革”時期,由於帶有典型的封建主義色彩,囙此更名為“湘尖1號”“湘尖2號”

天尖茶在緊壓工序中,要稱茶4次,稱好的茶以高壓蒸汽蒸20~30s,即可裝入簍中,第1、2次裝好以後,緊壓1次;第3、4次裝茶,每裝1次緊壓1次,共緊壓3次。壓好後捆緊篾條,再在篾包頂上用直徑1cm的銅鑽,紮5個空洞,深約40cm,俗稱打“梅花針”,然後在每個孔中,插入3根絲茅草,以利水分的散失。緊壓後的茶包,運至通風乾燥處,歷經4~5天,水分檢測14.5%以內即可出廠。

天尖茶外形條索緊結圓直,色澤黑潤,香氣純正,伴隨著似有似無的松烟香,湯色柳丁黃明亮,滋味醇厚,葉底黃褐。

參考文獻:

彭先澤《安化黑茶》

朱旗《茶學概論》中國農業出版社2016.01

安化農學院《制茶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12

洪漠如《安化黑茶:一部在水與火之間沸騰的中國故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11

蔡正安、唐和平《湖南黑茶:中國古絲綢之路的神秘之茶》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

來源:修業茶百科,資訊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删除

本文標題: 什麼是天尖茶?你瞭解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2229959734613
相关資料
吃飯的時候能喝茶嗎?
我們在推出了佐餐茶之後,有網站的老師收集到迴響,說有用戶在問:吃飯的時候究竟能不能喝茶。第一個理由是把佐餐茶默認為了綠茶,第二個理由是混淆了空腹飲茶與佐餐茶的概念。與此同時,由於黑茶是六大茶類中有微生物參與發酵的茶類。所以,確實不是每一種茶
標籤: 黑茶
你對白茶有什麼疑惑?制茶師傅為你解答
關於白茶,我們總會有一些疑問:譬如白茶區別於其他茶類的特點在那裡?白茶的存儲變化是怎麼樣的?#Q1白茶“不炒不揉,自然天成。”品種,還有工藝,造就白茶應有的内容,所以區別為什麼叫白茶。有海外人,過去東南亞一些華僑就喝白茶,有利於健康,他們不
標籤: 白茶
三大最!磻溪能出好茶的原因
磻溪鎮位於福鼎市西南部,“海上仙都”太姥山西麓,距福鼎市區33公里。磻溪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熱、雨量充足,氣候宜人。磻溪鎮是福鼎市的第一大鎮,約占福鼎市陸地總面積的七分之一。得力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磻溪自
標籤: 三農
什麼是花卷茶?
花卷茶,因其製作過程中使用了花白梗茶葉為原料,同時其外包裝為花格蔑簍,所以叫花卷茶。在1955年第一次漢字簡化以前,花卷茶的“卷”是帶提手旁的,漢字簡化之後,花卷茶多寫成花“卷”茶。20世紀末,在追求效率的時代背景下,由於花卷茶過度的依賴於
標籤: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