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經壓制工藝的不同分為磚茶、沱茶、餅茶等多種形狀,普洱磚茶又稱蒸壓茶,顧名思義,就是外形像磚一樣的茶葉,它也是緊壓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以茶葉、茶莖,有時還配以茶末壓制成的塊狀茶。

形成歷史:
茶磚出現於光緒年間,很多產茶地開始製作磚茶。由於從前茶農交給晋商的散裝品,體積大,重量輕,運輸不便,且需將茶葉裝入竹簍,踩壓結實後,再行載運,頗有耗損。
為了適應茶商的要求,而出現了磚茶生產。最早出現的茶磚,始自光緒初年,其壓制法極為幼稚簡單,一般都是人工壓制。從光緒四年(1878)以後,晋商們在磚茶的製作中逐漸採用了水力壓機和蒸汽機加工磚茶。
這種製造磚茶方法簡單有效便於操作。可以說西方的先進工業技術,最早在我國出現,就是因為茶葉貿易帶來的,作為一段歷史的紀錄,茶磚真實的表現了清代我國對外貿易的歷史面貌,以及近代科技在我國的發展演變過程。

製作方法:
所有的磚茶都是蒸壓成型,但成型管道有所不同。如黑磚、花磚、茯磚、青磚、米磚茶是用機壓成型;康磚茶則是用棍錘築造成型。
鑒別方法:
鑒別普洱茶品質最重要的依據是開湯試泡,主要是觀湯色品滋味,看葉底。
磚茶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成份,最主要的是維他命和礦物質,另外還有蛋白質、胺基酸、糖類物質等。

對主食牛、羊肉和起司,飲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方的居民而言,長期飲用磚茶,是他們人體必需礦物質和各種維他命的重要來源,有生命之茶之說。(來源:普洱世家,圖片來源:老資料網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