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最早出自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寓意可望不可及,或者渴慕卻不曾擁有過的人,只在心頭,不在床頭。
月光白,是一種茶,和白月光不同,可以在心頭,更可以在喉頭。

月光白是怎樣的白?
許多茶不能靠名字辨別品種,像被歲月模糊掉面容的白月光,繚繞在心頭,具有迷惑性。
月光白不一樣,它表裡如一,是白茶。
白茶的老巢在福建,而月光白來自彩雲之南,西南邊陲,山重水複,心理上便有距離感,這一點上,倒是和白月光類似。
白月光無疑是美好的,純粹的。
月光白也是。

它有白茶的本質特性,那便是其工藝至簡,不炒不揉,與傳統福建白茶沒有區別。
不同的是原料,福建白茶,基本上用的是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也有些當地群體種菜茶。
月光白,起初用的是景穀大白茶,源於雲南省普洱市景穀縣民樂鄉大村秧塔社。
景穀大白茶特徵明顯,不愧一個白字,芽葉肥碩壯實、滿披白毫,製成幹茶後,條索銀白,嗅覺敏銳者,可以聞到橄欖清香。
後來月光白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歡,產地隨之擴大,景邁和臨滄等地的其他大葉種也納入原料範圍。

為什麼叫月光白?
好東西,人們總不吝惜讚美之詞,好上加好,囙此像許多名茶一樣,月光白也有個美好的傳說。
傳說,月光白的鮮葉在月光下採摘,月光下晾乾,製成幹茶,整個過程不能見到陽光,而且要讓當地年輕少女親手採摘。
於是茶有了性別,美好的月光白自然是女人,所以它也叫月光美人。
月光白茶葉挺秀,葉背呈白色,白毫遍佈,幹茶自然彎曲,有點像一彎明月,紅褐的葉片與滿披的白毫間雜,似月光下的斑駁光影,這或許是名稱真正的由來。

月光白與白月光
白月光會時不時照進人的回憶,美好之中,帶點遺憾,帶點酸楚。
月光白不會,它氣味香甜,湯色柳丁中帶紅,通透明亮,口感甜潤,乖乖便入了喉,還有回甘。而且內含物質豐富,耐泡度高,八、九泡後,湯色依然黃亮。
白月光的美好,隨著春秋代序,逐年累加。
月光白也是,長久存放後,金黃的湯色轉為微紅,更甜、更潤。

月光白怎麼泡?
白月光如往事,只能回味,月光白想泡就泡。
1、泡前先暖場,用開水溫一下蓋碗,倒掉。
2、放入5-6g月光白茶葉,約蓋碗三分之一的量。
3、倒開水潤一遍茶,不為洗茶,只為更好地泡出它的內含物質。
4、前三泡10秒左右出湯,後續每一泡新增3秒左右時間,茶湯滋味淡薄後,可以悶泡久一點。

不過,喝再多的月光白,也忘不了那個白月光。
然而在寒冬臘月,或清宵寂寥之時,趁著月色入戶,不妨泡一壺月光白,和著白月光飲下。
茶不醉人人自醉,恍惚之間,思緒和李白一樣飛揚,飛揚,飛到此生到不了的地方。
來源:蘇茶網,資訊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