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感受普洱茶的協調性

經常看到有人說普洱茶入口後協調性較好,然後査詢普洱茶協調性的問題,大多數是從“氨酚比”的角度進行分析,什麼茶多酚、咖啡鹼、兒茶素說一堆。然而,這些太過專業的東西似乎有些新增普通喝茶者的負擔。再比如,茶湯有苦、澀和香,但是苦、澀化開後,絲毫沒有回甘,那麼此時口腔內只有香氣的話也顯得有些單調,那麼協調性自然也是有所欠缺的。

經常看到有人說普洱茶入口後協調性較好,然後査詢普洱茶協調性的問題,大多數是從“氨酚比”的角度進行分析,什麼茶多酚、咖啡鹼、兒茶素說一堆。然而,這些太過專業的東西似乎有些新增普通喝茶者的負擔。

在我看來,協調性應該是基於苦、澀、香、回甘等幾個基本口感之間的比例正好的舒適感。如果一款茶入口,沒有一點澀感,但是卻苦得難以忍受,那麼這茶肯定是“不協調”的。那麼是不是一款茶一定要苦、澀皆有,才是協調呢?當然不是,倘若沒有澀感,有輕微苦感但是口腔並不排斥,覺得相對適口,那麼我想這也可以算是相對協調的。

再比如,茶湯有苦、澀和香,但是苦、澀化開後,絲毫沒有回甘,那麼此時口腔內只有香氣的話也顯得有些單調,那麼協調性自然也是有所欠缺的。囙此,有些茶可能香氣高揚、有的則回甘猛烈,相對來說我們認為這是優點,但相對於協調性來說,這其實是“所占比例太多”的表現。
那麼除了相對之間的平衡、不突兀,協調性好的茶應該給人以飽滿的感覺。當一款茶的苦、澀、香、回甘、生津、厚度、喉韻各方面都具備了的話,給人的感覺應該不至於單一,而是有些豐富飽滿的。

所以,從協調性的角度來說,我們不必認為茶品的苦和澀就不好,而高香就一定是優點。更加不必盲目的排斥拼配科技,畢竟拼配科技是現時實現普洱茶協調性比較普遍而有效的方法。(來源:茶搜搜,圖片來源:老資料網)

資料標籤: 協調性 普洱茶
本文標題: 如何感受普洱茶的協調性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2227462043005
相关資料
决定普洱茶耐泡度的因素
普洱茶的「耐泡度」,是我們在日常品鑒普洱茶時總談起的話題。普洱茶的耐泡度又是哪些因素决定?
標籤: 普洱茶 古樹普洱茶 文化 茶葉
如何飲用普洱茶
泡普洱茶首先看普洱茶是新茶還是老茶,嫩度高不高。泡法:取適當量的普洱茶,將水燒開至90度~100度。另外,保溫杯泡的普洱茶均不宜常飲,隔夜普洱茶則更不應飲用。沖泡普洱茶時,水溫也是影響普洱茶香氣、滋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以100℃的沸水沖泡
標籤: 普洱茶 文化
喝了這杯月光白,忘了那個白月光
月光白,是一種茶,和白月光不同,可以在心頭,更可以在喉頭。月光白不一樣,它表裡如一,是白茶。白茶的老巢在福建,而月光白來自彩雲之南,西南邊陲,山重水複,心理上便有距離感,這一點上,倒是和白月光類似。白月光無疑是美好的,純粹的。於是茶有了性別
標籤: 白月光 文化 白茶
品茶之時,這六個術語你必須知道!
許多人喜歡喝茶,卻不懂品茶,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對品飲的感受。其實可以虛心請教老茶客,鑽研茶知識,感受茶葉深奧的神秘之美,品茶賞茶能力自然會提高。今天我們就來分享日常會用到的一些描述品飲感受的詞語。在日常的喝茶中,可以挑兩款口感相差較大的茶對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