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危機是指由於突然遭受嚴重災難、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壓力,使生活狀況發生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出現了用現有的生活條件和經驗難以克服的困難,以致使當事人陷於痛苦、不安狀態,常伴有絕望、麻木不仁、焦慮,以及植物神經症狀和行為障礙。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針對處於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及時給予適當的心理援助,使之儘快擺脫困難。

老資料網jiazhuang心理諮詢專家孫鳳華‍‍

心理危機是指由於突然遭受嚴重災難、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壓力,使生活狀況發生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出現了用現有的生活條件和經驗難以克服的困難,以致使當事人陷於痛苦、不安狀態,常伴有絕望、麻木不仁、焦慮,以及植物神經症狀和行為障礙。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針對處於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及時給予適當的心理援助,使之儘快擺脫困難。

一,危機產生原因

常見原因有急性殘廢或急性嚴重疾病;戀愛關係破裂;突然失去親人(如父母、配偶或子女)或朋友,如親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關係破裂;失去愛物;破產或重大財產或住房損失;重要考試失敗;晋昇失敗;嚴重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等。

二,危機軀體反應階段:

每個人對嚴重事件都會有所反應,但不同的人對同一性質事件的反應强度及持續時間不同。一般的應對過程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立即反應,當事者表現麻木、恐慌,否認或不相信;

第二階段:完全反應,感到激動、焦慮、痛苦和憤怒,也可有罪惡感、退縮或抑鬱;

第三階段:消除階段,接受事實並為將來作好計畫。危機過程持續不會太久,如親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喪反應一般在6個月內消失,否則應視為病態。

三,危機心理反應:

①急性疾病時的心理反應:一是焦慮,病人感到緊張、憂慮、不安。嚴重者感到大禍臨頭,伴發植物神經症狀,如眩暈、心悸、多汗、震顫、噁心和大小便頻繁等,並可有交感神經系統亢進的體征,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紅貨發白,多汗、皮膚發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緊張等;二是恐懼,病人對自身疾病,輕者感到擔心和疑慮,重者驚恐不安;三是抑鬱,因心理壓力可導致情緒低落、悲觀絕望,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言語减少,不願與人交往,不思飲食,嚴重者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為。

②慢性疾病時的心理反應:一是抑鬱,多數心情抑鬱沮喪,尤其是性格內向的病人容易產生這類心理反應。可產生悲觀厭世的想法,甚至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為;二是性格改變,如總是責怪別人、責怪醫生未精心治療,埋怨家庭未盡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他們對軀體方面的微小變化頗為敏感,常提出過高的治療或照顧要求,囙此導致醫患關係及家庭內人際關係緊張或惡化。

四,危機干預原則:

(1)迅速確定要干預的問題。

(2)必須有其家人或朋友參加危機干預。

(3)鼓勵自信,不要讓當事者產生依賴心。

(4)把心理危機作為心理問題處理,而不要作為疾病進行處理。

五,危機干預目的:

(1)防止過激行為,如自殺、自傷、或攻擊行為等。

(2)促進交流與溝通,鼓勵當事者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勵其自信心和正確的自我評價,提供適當建議,促使問題解决。

(3)提供適當醫療幫助,處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惹狀態。

六,危機干預辦法:

1.心理急救

(1)接觸和參與

目標:傾聽與理解。應答倖存者,或者以非強迫性的、富於同情心的、助人的管道開始與倖存者接觸。

(2)安全確認

目標:增進當前的和今後的安全感,提供實際的和情緒的放鬆。

(3)穩定情緒

目標:使在情緒上被壓垮或定向力失調的倖存者得到心理平靜、恢復定向。憤怒處理科技、哀傷干預科技。

(4)釋疑解惑

目標:識別出立即需要給予關切和解釋的問題,立即給予可能的解釋和確認。

(5)實際協助

目標:提供實際的幫助給倖存者,以處理現實的需要和關切。解决問題科技。

(6)聯系支持

目標:幫助倖存者與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來源,包括家庭成員、朋友、社區的幫助資源等等建立短暫的或長期的聯系。

(7)提供資訊

目標:提供關於應激反應的資訊、關於正確應付來减少苦惱和促進適應性功能的資訊。

2.心理晤談

通過系統的交談來減輕壓力的方法,個別或者集體進行,自願參加。對於病房的輕症地震病人,或醫護人員、救援人員,可以按不同的人群分組進行集體晤談。

心理晤談的目標:公開討論內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資源動員;幫助當事人在心理上(認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創傷體驗。集體晤談時限:災難發生後24-48小時之間是理想的幫助時間,6周後效果甚微。正規集體晤談,通常由合格的精神衛生專業人員指導,事件發生後24-48小時之間實施,指導者必需對小組幫助有廣泛瞭解,指導者必需對應激反應綜合征有廣泛瞭解,在事件發生後24小時內不進行集體晤談。事件中涉及的所有人員都必須參加集體晤談。

晤談過程是正規分6期,非常場合操作時可以把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合併進行。

第一期介紹期:指導者進行自我介紹,介紹集體晤談,的規則,仔細解釋保密問題。

第二期事實期:請參加者描述地震事件發生過程中他們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實際情況;詢問參加者在這些嚴重事件過程中的所在、所聞、所見、所嗅和所為;每一參加者都必需發言,然後參加者會感到整個事件由此而真相大白。

第三期感受期:詢問有關感受的問題:事件發生時您有何感受?您目前有何感受?以前您有過類似感受嗎

第四期症狀期:請參加者描述自己的應激反應綜合征症狀,如失眠、食欲不振、腦子不停地閃出事件的影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決策和解决問題的能力减退,易發脾氣,易受驚嚇等;詢問地震事件過程中參加者有何不尋常的體驗,目前有何不尋常體驗?事件發生後,生活有何改變?請參加者討論其體驗對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和改變?

第五期輔導期:介紹正常的反應;提供準確的資訊,講解事件、應激反應模式;應激反應的常態化;強調適應能力;討論積極的適應與應付管道;提供有關進一步服務的資訊;提醒可能的並存問題(如飲酒);給出減輕應激的策略;自我識別症狀。

第六期恢復期:拾遺收尾;總結晤談過程;回答問題;供保證;討論行動計畫;重申共同反應;強調小組成員的相互支持;可利用的資源;主持人總結。

整個過程需2小時左右完成全部過程。嚴重事件後數周或數月內進行隨訪。

晤談注意事項:

(1)對那些處於抑鬱狀態的人或以消極管道看待晤談的人,可能會給其他參加者添加負面影響。

(2)鑒於晤談與特定的文化性建議相一致,有時文化儀式可以替代晤談。

(3)對於急性悲傷的人,如家中親人去世者,並不適宜參加集體晤談。因為時機不好,如果參與晤談,受到高度創傷者可能為同一會談中的其它人帶來更具災難性的創傷。

(4)WHO不支持只在受害者中單次實施。

(5)受害者晤談結束後,干預團隊要組織隊員進行團隊晤談,緩解干預人員的壓力。

(6)不要強迫敘述災難細節。

3.鬆弛科技

除了那些分離反應明顯者,對所有被干預者教會一種放鬆科技:呼吸放鬆、肌肉放鬆、想像放鬆。

☆我是孫鳳華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我在石家莊

☆我擅長以下領域

職業測評、心理測評、放鬆減壓

本文標題: 心理危機干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1972815710527
相关資料
人生為什麼要拼搏?
晝夜途經匆匆路,從未兼顧誰為朋!但我們更多的時候可能會迷茫了,自問:我為什麼要拼搏?需要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為了實現希望,滿足需要而努力拼搏。衝破自己,到達世界的盡頭,堅強的,有尊嚴的活著,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卸下我們的軟弱和恐懼,拼出一個
標籤:
孩子在父母面前無話不談,才是最好的安全感
近期頻發的一些校園暴力事件、校園貸事件、戀愛傷害事件,發現一些學生在遇到問題或危機時,一般不會與父母和老師溝通,而是靠自己尚不成熟的心智和閱歷,盲目勉力應對,以致問題不斷擴大陞級,有些甚至釀成悲劇。前不久,一比特家長諮詢其女兒參與校園貸的問
標籤: 親子成長 心理健康 育兒
你沒有看懂的《速8》:拯救愛情,值得你以自由為代價麼?
前幾日上映的《速度與激情8》你看了嗎?但是,為什麼親情能激起人這麼大的心靈力量呢?支持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活動,源於掌握著與“親情”有關的記憶。也就是說,愛情、親情是以非陳述性記憶的形式存在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標籤: 速8酒店 愛情 親情
你在尋找人生的意義嗎?
沒有現成的一個東西叫“生命的意義”藏在時空的某個角落,找不到你就斷定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你賦予人生怎樣的意義,並且不斷努力朝著那個方向走去,於是無限接近那樣的人生。所以每個人定義的意義有所不同:。其實,生活的意義,就是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本
標籤: 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