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知發展的一般規律到人格障礙的啟示

在生活環境的影響下,每個人或許都存在這樣一張“遮住玩具的布”,意識到人的發展與成長中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因素,更加寬容和耐心的溝通,也許能幫助我們以更好的心態去對待面前原本難以理解與包容的人。

老資料網wuhan心理諮詢專家肖若琪

兒童的認知發展,既依託於腦功能等基於生理基礎而進行發展的基礎心理功能,又受到兒童成長中不斷借由生活經驗與知識積累而產生的認知能力影響,兒童的心理功能發展從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類認知的構成管道及其原理,也讓我們在研究認知的構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得以從更本質更具有邏輯性的角度來思考,獲得人在人格成長方面的啟示,在諮詢過程中,人格障礙的來訪者一直都是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有關人格成型方面的探索有助於我們找到與人格障礙來訪者溝通的合適的管道與態度。

提到人格障礙,除了來訪者本身因人格障礙的原因會積累出許多客觀存在的影響其生活質量的因素外,人格障礙所帶來的一系列溝通管道上的問題也是影響諮詢效率的一大重要問題,我們往往會在一次次無效的溝通中漸漸消磨自己的耐心,從而對來訪者產生“對牛彈琴”的氣餒感,對於這種現象的成因,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著名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對於其“感知運動階段的守恒(conservation in the sensory-motor stage)”所做的實驗,皮亞傑將玩具展現在兒童面前,在兒童意識到玩具並伸手去抓的時候用布遮住玩具,此時六個月大的嬰兒會停止動作,並對用布擋住的玩具不再感興趣,在此階段的嬰兒,會因為尚未發展出“客體持久存在”的知識而認為玩具一旦離開視線,就消失了,這個實驗的意義在於研究嬰兒是否生來就有對於:“客體持久存在,不會因為視線消失就消失。”這一知識。

從皮亞傑對於兒童的實驗中,我們可以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人對於世界的觀察管道,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完善的,事實上在接下來的一系列皮亞傑的實驗中,他通過不同的管道測試了兒童的心理能力發展,並根據實驗結果將兒童的心理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在此不多做贅述,在不同的階段中,兒童都發展出了從前並不具備的一些心理能力,從感知到直覺,然後從邏輯到抽象,兒童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經過環境的刺激與影響,不斷加深了對原本世界的局限性認識,而本來被六個月大的兒童認為並不存在的玩具,對於11歲大的兒童來說則是顯然存在的。

通過前面提到的實驗,我們可以瞭解到,人這些看似很尋常的心理能力(比如判斷被布擋住的玩具依舊在布後面)並不是一出生就具備的,那麼對於人格障礙的人群而言,顯然他們認識、解釋世界的特有管道以及特有的行為管道隨著時間發展表現出僵化和不適應的特點,這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心理能力的缺失,從發展的觀點來看,人格障礙的很多表現代表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典型(雖然短暫)行為,當具有人格障礙特徵的來訪者出現時,其曾經的發展環境中具備的各種隱患因素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來訪者心理能力的异常發展。

綜合以上的一系列討論,當我們遇到有人格障礙傾向的來訪者後,我們也許得以多出一種考慮的可能性,那便是我們所面臨的也許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個基於“裝傻充楞,自甘墮落,自私自利”動機而行事的人,而更有可能是被皮亞傑試驗中那塊“遮住玩具的布”類似的知識與心理能力方面缺陷所一直困擾著,而無法看到更廣闊世界的人,所以來訪者一系列不合理觀念的源頭也可能並非來自於某種動機,而是源自於其自身心理能力的缺失。

在生活環境的影響下,每個人或許都存在這樣一張“遮住玩具的布”,意識到人的發展與成長中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因素,更加寬容和耐心的溝通,也許能幫助我們以更好的心態去對待面前原本難以理解與包容的人。

參考資料:

John R. Anderson.(2010).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7th edition.ISBN,978-1-4292-1948-8.

Deborah C. Beidel,Cynthia M. Bulik,Melinda A. Stanley.Abnormal Psychlogy.ISBN 978-0-13-221612-8.

☆我是肖若琪

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我在武漢

☆我擅長以下領域

感情,家庭,職場合作等方面的溝通和交流問題,以及相關的情緒壓力問題

資料標籤: 人格障礙 玩具
本文標題: 從認知發展的一般規律到人格障礙的啟示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1971999411082
相关資料
考前焦慮的男孩
小佳的媽媽雲是我的發小、同學、閨蜜、摯友,在小佳高二的時候,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樣,她化作一片雲飄走了,飄向了遙遠的地方,飄向了極樂世界。對於媽媽的死,小佳只知道是車禍,為了不給孩子留下陰影,雲去世後,家裡人沒有讓小佳看媽媽最後一眼。經過幾次調
標籤: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上映於2012年。其中男主角派特是雙相情感障礙,也就是抑鬱與躁狂狀態交替出現的病症。男主角是布萊德利·庫珀,演過電視劇《欲望都市》以及電影《宿醉》,憑藉《烏雲背後的幸福線》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提名。而恰恰是《烏雲背
標籤: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影視 愛情電影 家庭電影 劇情片 美國電影
《永遠的北極熊》
《永遠的北極熊》,上映於2015年。男主角是《複仇者聯盟》中綠巨人的扮演者馬克·魯法洛,女主角是《銀河護衛隊》裏卡魔拉的扮演者佐伊·索爾達娜,她也是《阿凡達》裏的公主的扮演者——雖然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永遠的北極熊,是影片中的大女兒對父親的稱
標籤: 北極熊 永遠的北極熊 影視 父親 劇情片 美國電影
《海倫》
《海倫》上映於2009年,網上可能難找高清片源。但是如果想瞭解抑鬱症患者的感受,此片是很好的選擇。囙此,她决定導演《海倫》一片,並花了十年的時間將它搬上銀幕。女主角海倫的扮演者是艾什莉·賈德,出演過電影《雙面瑪麗蓮夢露》。除了女主角海倫有病
標籤: 海倫 抑鬱症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