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長到三四個月的時候,都會開始吸吮自己的手指,而且次數比較頻繁,只要不注意,寶寶就很喜歡把小手放在嘴裡面吸吮。那麼,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分析,寶寶吃手是出於什麼心理?
其實,吃手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剛滿月的寶寶是把整個拳頭放在自己的嘴裡吸吮,再大一些就開始吸吮自己的手指,這說明寶寶的手指功能開始分化,具備初步的手眼協調能力。因為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需要4種反射行為協調配合才能完成:手臂彎曲——放鬆運動肌群伸出指頭——搜尋並將手伸至小嘴裡——開始吸吮。
解讀寶寶吸吮手指的意義
1、滿足寶寶生理的需要。當寶寶出現這種行為時,一種可能是寶寶餓了。人工餵養時奶嘴孔太大或母乳餵養量不足,哺乳時間太短,未能滿足寶寶吸吮的需要,或寶寶饑餓時不能及時餵奶,他便以吃手作為補償。還有一種情况是寶寶的肚子吃飽了,但是在心理上還沒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囙此便會通過吸吮手指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這就需要媽媽在餵奶的時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動吐出乳頭的時候再離開,邊餵奶邊觀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種滿足感。
2、吸吮手指是尋求一種心理安慰,為了減輕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德認為,口唇快感是嬰兒獲得滿足的最主要的一種管道。1歲內的寶寶正處於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會影響其身心發展,以至產生暴躁、消沉的負面情緒。家長若能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當寶寶感到不安、煩躁、緊張時,吸吮能鎮靜寶寶的情緒。有的寶寶在淺睡狀態時會用吸吮來尋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對寶寶的吸吮手指行為,家長應理解和寬容,不需要强行干涉,也不要反復念叨“怎麼又吃手了”。這樣不僅使寶寶放弃這一行為,反而會强化吸吮的行為,甚至影響寶寶未來情緒和心理的正常發展。許多家長擔心寶寶吸吮手指會影響出牙,或者給病菌可乘之機,影響身體健康。其實,吸吮手指只是寶寶在特定月齡出現的行為,隨著月齡的新增,寶寶自我功能和安全感更加完善,會自然放弃這種行為。
☆我是王黎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我在青島
☆我擅長以下領域
親密關係、神經症、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