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干預對中學生心理諮詢效果的影響

中國有句俗語講:“子不教,父之過。”事實上家庭教育的滯後缺乏,是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很大障礙。從現實情况來看,家長的過分溺愛和嚴厲粗暴這兩種不良的教養管道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發揮這些作用,以此來預防學生心理問題惡化或鞏固諮詢效果,絕對事半功倍。

中國有句俗語講:“子不教,父之過。”但是在孩子進入中學,特別是高中以後,有60%左右的家長就已經放鬆了家庭教育,20%的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只是停留在學習成績上,有45%的家長對進入高中階段的孩子如何教育心中沒有底,更多的家長則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他們說的再多也沒有用,家長的這些態度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事實上家庭教育的滯後缺乏,是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很大障礙。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從家庭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看

1、在家庭教育中,採取何種教養管道,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影響很大。從現實情况來看,家長的過分溺愛和嚴厲粗暴這兩種不良的教養管道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

過分溺愛的教養管道主要體現在父母在同孩子相處時缺乏愛的分寸,視孩子為掌上明珠,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在家中處於特殊地位,事事都替孩子操辦。這對於孩子的個性、心理健康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實踐證明,在溺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性格中會形成壓抑、意志薄弱、膽怯、遲疑、情緒的穩定性差等特點,還可能養成自製力差、感情脆弱、不合群、動手能力差等特點。

嚴厲粗暴型的教養管道同樣會導致孩子嚴重的心理問題。這種教養管道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分嚴厲,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對孩子動輒打罵,絲毫不顧忌孩子的自尊心。它容易使孩子產生一種父母是否愛自己的想法,令孩子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對於孩子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極為不利。同時,還會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個性,如自我中心、衝動、冷酷、淡漠、好鬥、壓抑、膽怯、自卑、孤僻等問題。嚴重的會導致孩子神經錯亂,心理失常。

2、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內容如何,往往也决定了他們自己所採取的教養管道。青少年人格的確立、習慣的形成和興趣的培養,無不受到家庭教育的內容的制約。總體而言,現代的家庭教育內容包括倫理道德教育、思想品質教育、立身處世的基本規範、生活習慣養成、消費觀念、勞動態度等諸多方面的內容。但現實中,現時的中國家庭教育存在著很多誤區,表現在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身體素質培養,輕心理素質培育;重智力開發,輕非智力因素培養;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這使得青少年中體壯如牛卻膽小如鼠、意志薄弱;身材高大卻自私自利、心胸狹窄;知識豐富卻能力低下。從特定角度看,我國青少年在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理想失落、道德失範、心理失衡等問題無不與此密切相關。

(二)從中學生心理諮詢的普遍現狀看

我們發現並通過實踐證明——1、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大程度上與其家長有高的相關關係;2、心理問題能否有效解決也離不開家長的全心全意配合,與其說家長想通過諮詢幫助孩子解决問題,還不如說是家長通過給孩子諮詢發現了自己的問題,結果是家長的問題解决了,孩子的所謂問題也就解决了。

通常的情况是家長生病,孩子吃藥,也就是說當孩子有心理問題的時候,家長一般不會考慮到自己與孩子的心理問題有關係,認為孩子的問題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於是會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治病,甚至把孩子弄到精神病院吃藥打針。然而在我們的中學生諮詢模式中,家長最終意識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才是孩子心理問題滋生的關鍵,孩子真正的病根是家長。既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全家總動員共同解决問題,家長生病家長吃藥。

這樣的效果在個案心理諮詢中的作用是隱性的但又是最大的,由此我們認為家庭教育是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能否順利走過人生這個轉折期、能否健康成長、成材的最重要因素,而家長又是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

二、心理諮詢中家庭干預的作用

(一)自然隨意的感染作用

家庭干預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有嚴密計畫和系統性的正規教育。從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係來看,他們之間更多一層血緣關係。血緣關係使子女對父母有一種特殊的信任感與親切感,因而,對父母的教誨願意聽取。若家長不注重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沒有時間和孩子溝通、交流思想,孩子在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他在校的成長也會受到負面影響。父母的喜怒哀樂時刻感染著子女,他們之間的心理相通使子女時刻受到父母的不自覺的影響;從家庭教育的影響途徑和管道來看,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使子女通過耳濡目染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響。

(二)天長日久的薰陶作用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背景,如經濟環境、教育、職業、住房和鄰居等都不一樣。同一家庭內,各個成員之間的性格也各不相同。家庭背景不是影響家庭幸福的關鍵。每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對家庭的態度才能對家庭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家庭教育有兩種形式:一是家長有目的有意識地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對子女進行影響。比如對孩子進行表揚和責備等,這是一種顯性教育;二是家長利用和控制家庭環境並使之對子女產生積極影響,如注意自己的言行,佈置家庭環境等,這是一種隱性的教育。父母子女朝夕相處,彼此瞭解最多,所謂“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便說明了這一點。據調查,在80%的問題行為學生中,其形成原因主要和家庭教育不力有關(如離異、寄養、放任、溺愛等)。另外,就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時間比例來看,在家時間要多於在校時間。長期的家庭教育薰陶使子女自然而然地把家庭中的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動力定型,即定型化和自動化的條件反射系統。其實質就是人的人格心理形成的生理基礎。所謂“家風”、“家傳”就是家庭教育繼承性的一種證明;從家庭教育實施的時間看,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表現為早期性和終身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李全彩,2000)。

發揮這些作用,以此來預防學生心理問題惡化或鞏固諮詢效果,絕對事半功倍。心理諮詢學裏有種專門的針對家庭教育的諮詢辦法——家庭治療,它就是充分發揮了家庭教育在心理諮詢中的作用,治療對象不只是病人本人,而是通過在家庭成員內部促進諒解,增進情感交流和相互關心的作法,使每個家庭成員瞭解家庭中病態情感結構,以糾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態,改善家庭功能,產生治療性的影響,達到和睦相處,向正常發展的目的。

三、家庭干預的通路。

科學的家庭干預應涵蓋孩子身、心、智、德等諸多方面,應是對孩子全方位、立體性的培養和開發。

(一)以身作則,提高素質

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平等、民主、團結、和睦、融洽),爭取創建學習型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風”、“家傳”。

(二)瞭解孩子,關心孩子

一些家長總覺得與孩子朝夕相處,對孩子瞭若指掌,其實並不盡然。其實許多家長對孩子的瞭解都有許多“盲點”。心靈的溝通與關心最能打動人。通過觀察和談話瞭解孩子的苦惱、困難和想法,體貼入微,才能縮短與孩子的心理距離,解决他們的問題。進行親子對話,通過寫信、談心、打電話等形式抽時間和孩子溝通交流,樹立“孩子,讓我們坐下來談談”的觀念和模式。

(三)欣賞孩子,寬容孩子

現代的家長似乎都與自己的孩子過意不去,孩子無論怎麼好也總是不完美,家長在此蠻不講理、霸道專橫,竭盡家長的權威或淫威。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我們值得喜悅欣慰的過程,用欣賞發展的眼光心情去對待孩子成長中的任何問題,青春期是什麼,它是人真正成為人的巨大兌變、裂變,成長總要付出代價。家長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標準來要求和衡量孩子的成績和决定,只要不違背原則,他們盡力發展了即可。

(四)尊重孩子,引導孩子。

對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大多數家長不能及時調整心態、不能換位思考、不能把孩子當作一個真正的人來尊重,尤其是孩子的思想、人格得不到來自家長的尊重,所以家長和孩子關係緊張;而有的過於嚴厲、粗暴,孩子一見家長就害怕,就會對家長存有戒心,有意躲避,有意掩蓋真實思想,不講真話,只講家長愛聽的話,以假像矇騙,家長就無法瞭解孩子的真實思想情况。對孩子的缺點錯誤不是責備指責,而是分析、引導和幫助改正。對問題不是包庇,在於解决和治療。

本文標題: 家庭干預對中學生心理諮詢效果的影響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1958419740226
相关資料
凡沒有毀滅你的,必將使你更强大
四月的陽光是溫暖的,卻帶有些許的寒意。微風吹在臉上,偶爾還是會感到凉。那遠處的海,在陽光照耀下,發著光,唱著歌,微笑著,也哭泣著。劃過指間,心碎了,是誰說,歡笑與淚水同時存在;是誰說,黑夜與白天共存。你攜帶著你生生世世輪回中的記憶,來到這裡
標籤:
“引、聽、解、導”為高考保駕護航
再得不到家長和老師的理解,時不時還會換來同學的側目,這就給學生敏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降低了考前複習質量,導致學生的智力障礙,反映遲鈍,思維懈怠。這種不切實際、愛虛榮的期望,就給正處於高考前、本來就有點擔心的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學
標籤: 高考 心理健康
這一生為何而來——《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
我們明知道生命的苦難在最後都將變成虛無,為什麼還要默默承受那麼多額外的苦痛與艱辛?人們之所以會陷入這兩極的精神困境,與“存在之虛無”息息相關。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寫道:“存在之虛無”的主要表現是厭倦。弗蘭克爾意義療法的覈心理念是:通
標籤: 活出生命的意義
感同身受有多難?
我的來訪者和我談論到情感問題時,我說要對女朋友感同身受,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她說話了。我認為感同身受裏包含了理解、情感共通、不忍心和愛。我說這個故事其實是想說做到感同身受沒有什麼秘訣,沒有什麼一二三的步驟,你就想這個人你是否放在心上的,你是否願
標籤: 情感諮詢 情緒表達 情感 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