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演講焦慮的認知行為分析

Z先生,年近30,從事科技工作。找我諮詢,是因為最近上司想提升他,安排他在會議上發言、安排他參加各種會議,他在會議上發言時非常焦慮,腿抖、臉紅,他擔心別人看出他的這種表現,囙此發言儘量的簡短,而且可以不參加的會議他都儘量的逃掉,就算不得已在會議上發言,他也不敢看別人的目光,總是一個人低著頭把PPT講完。

Z先生,年近30,從事科技工作。找我諮詢,是因為最近上司想提升他,安排他在會議上發言、安排他參加各種會議,他在會議上發言時非常焦慮,腿抖、臉紅,他擔心別人看出他的這種表現,囙此發言儘量的簡短,而且可以不參加的會議他都儘量的逃掉,就算不得已在會議上發言,他也不敢看別人的目光,總是一個人低著頭把PPT講完。

我請他列出他感到焦慮的場景,他說,他只在人多的場合說話緊張,隨著人數越多緊張程度就新增,如果不需要說話,他就不會緊張。還有,在跟异性單獨相處的時候,他也會緊張,說話很少,所以至今也沒談過戀愛。我問他在人多的時候發言,害怕什麼?他說擔心自己表現不好老闆會給他差評,想到老闆給他差評,就擔心績效考核很糟糕,甚至會被末位淘汰。意識層面,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在平均線以上,其實潛意識層面,他對自己的要求是挺高的。

跟其他焦慮障礙的來訪者一樣,Z先生也會對未來有一個糟糕的想像,想像別人的差評,囙此還沒上臺就已經緊張不安,囙此想辦法溜掉了。在諮詢的行為訓練中,我請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想像別人的評估上,他迴響,當他專注在演講本身,也是可以一直不斷講下去的。我跟他說,每個人在演講的時候都會有焦慮的,接受自己的焦慮,不把焦慮當作一個問題。

我對他的諮詢是,每次諮詢中,一小時一個人不斷地說,注意力在說這件事情上,同時我會給予點評,讓他暴露在他所害怕的評估和演講本身,慢慢的,他可以堅持在多人面前說話,會議上也不逃了。同時,認知也做了調整,知道演講本身對他不是决定性的影響,就算講不好也不會影響他的績效,公司對他考核的是他的科技工作,而不是演講,他對自己的要求也不那麼高了,只希望自己在會議上講完需講的內容就可以。進行到這一步時,他在演講時已經比之前放鬆許多,達到他所希望的效果,到第20次時,我們的諮詢也就結束了。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一例演講焦慮的認知行為分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1958008413918
相关資料
心理學暗示技巧
下麵這些有用的心理學暗示技巧,也許會使你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更容易。“點頭”會給對方造成一種心理暗示:意思是“我說的都是真的”。這個心理暗示很容易解釋:在擁擠的地方,我們傾向於看著別人的眼睛,以便我們知道某人朝哪個方向走。
標籤: 心理學 心理暗示
學前期(3-6歲)兒童心理特徵及教育方法
“意思是說,小孩子三歲時候的脾氣禀性,可以預測他老年時的心理、行為表現;而他在七歲左右的行為特點,可以預測他在童年期時的行為特點。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德就把兒童個性發展劃分為5個階段: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佛洛德認為3~6歲這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職場人際關係:大家認可我是個好人,可我為什麼得不到晋昇?
小凡,形象非常好,英語也不錯的碩士畢業生,畢業後就職於一家多元化民營企業總經理辦公室。小凡感覺自己工作非常踏實、認真,領導也似乎認可自己的工作,可是讓她詫異的是,為什麼自己就得不到升職和提拔呢?!
標籤: 同事相處 人際關係
你不是身體有病,而是心病了
暑假前接待了一比特訪客,15歲的蘭蘭和她的父母。他們說,精神科醫生說她沒病找病,並建議他們來看心理諮詢;而在看精神科之前,她已看遍了綜合醫院的各個科,消化科、呼吸科、皮膚科等等,核磁共振也照過了,名額正常,綜合醫院推薦她去看精神科的。蘭蘭走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