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後你是滿足還是疲憊?

一到過節我們常常看到很多的喜怒哀樂,我們一邊刷著朋友圈看到各種旅遊玩耍,一邊應付著身邊的瑣碎,假期是我們和親人團聚的日子,同時也是體驗著關係碰撞後的各種複雜情緒的時候。

一到過節我們常常看到很多的喜怒哀樂,我們一邊刷著朋友圈看到各種旅遊玩耍,一邊應付著身邊的瑣碎,假期是我們和親人團聚的日子,同時也是體驗著關係碰撞後的各種複雜情緒的時候。

假期的到來,相信不同人有著不一樣的感受,有的人緊張害怕、像是要迎接一場挑戰,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有的人想逃避,覺得面對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以前相處中的不愉快經歷;當然有的人會期待,終於可以吃上媽媽做的飯,終於可以一覺睡到自然醒,可以闔家歡樂。

人常常是衝突的,沒有相處時會渴望期待,相處後不過三天可能就會出現狀況。單身怕被長輩們逼婚、沒生小孩將會迎接嘮叨、有小孩需要面對各種成績教育問題、有過節的面對面相聚時會不安抗拒、各種還不錯的還會想著和親朋攀比。總之,任何某一點都有可能引發我們內心不安的情緒。

原生家庭是我們成長的原始環境,我們很多個性中的烙印也是從這裡留下的。現有家庭也是我們應對各種新挑戰的成長環境,也是我們過往印記中不斷被激發情緒的環境。我們回家過節一方面會回到過去的溫暖裏,同時也陷阱過去沒有調和好的衝突裏。加之各種複雜重疊的關係交織在一起,就可能有著豐富的發酵了。

也許假期已經過了,我們會覺得不管怎麼樣都已經過去了,就像是完成了一次考試,不管考的如何再也不想翻書對答案了,然而卻沒有意識到,如果我們不去覺知有些內心的衝突衝突依然還是會繼續。

人與人之間本身就是不斷調和的過程,我們身在其中自然是身不由己。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細細想來,每個人都有著他們自己的價值觀,都活在自己框架中。每個人的框架不能說都是錯的,甚至是沒有對錯之分的。只是適用於自己不代表適用於他人,我們一旦過招就會觸及到他人的框架,就可能產生誤會衝突。

我們每個人第一反應絕對不是換位思考,我們一定是先看自己是否受到了影響攻擊,囙此“換位思考”也是和諧關係的第一覺知力。

當然也是要允許自己是有情緒的。你覺得是別人傷害了你,可對於別人來說是多麼的正常,甚至他/她壓根就不知道你的需要、就算知道了也不一定做得到那個分寸,對方也需要知曉、需要成長、需要調整。

這裡是需要溝通的,你知道溝通需要可不止一次也不止三次,是很多次!

那麼關於自己,也是要覺知的,會不會自己的觀念有問題呢?是不是自己的標準太多了呢?是不是自己內心不安緊張帶來的自我情緒反應呢?我們是不是放鬆的狀態、接納的狀態、信任自我的狀態呢?

當我們反問自我的時候,常常很容易陷入自責的情緒,會覺得更有情緒。這個時候要格外注意,真正傷自己最深的是對自我的負面情緒。

我們可以體驗一種現象:當我們很強壯的時候,惡劣天氣是不太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健康的,但當我們身體虛弱的時候其實連門都不敢出,又怎麼能抵擋住人情的風寒。如果我們還不是那麼强大,那麼先承認自己就是很low那又怎麼樣呢?我們需要加强營養、鍛煉身體!

囙此不如回來先好好善待自己一番,不再利用別人帶來的情緒傷害自己,修養一下生息,等理出一個頭緒再做調整。也許有些狀況不需要我們怎麼做,順應自然就化解了呢!

資料標籤: 兩性
本文標題: 假期後你是滿足還是疲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1951581435576
相关資料
聊聊齋,談誇大自體之《陝右某公》
陝右某公,辛醜進士。嘗言前生為士人,中年而死。殿東隅設數架,上搭犬羊牛馬諸皮。簿吏呼名,或罰作馬,或罰作猪。皆裸之,於架上取皮被之。鬼取一白羊皮來,捺覆公體。革已粘體,不可複動。兩鬼捉臂按胸力脫之,痛苦不可名狀;皮片片斷裂不得盡淨。既脫,近
標籤: 胎記
與我同床共枕的人是阿爾法人格
什麼是阿爾法人格,就是喜歡爭第一,喜歡自己說了算,喜歡當老大的人,具體表現是他要做主,你一定要尊重他。理智點想,自己的老闆最好是阿爾法人格,可以表現出創新、積極、自信、無畏的品格,才能在創業路上披荊斬棘。但是審視一下,自己身邊同床共枕的那個
標籤: 阿爾法 婚姻 兩性
改變性格,光想不行,用這四個方法才有效
性格,能够成就你的價值;也能摧毀你的生活。一比特29歲的女顧客林女士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和母親、妹妹一起來到一家名為“火鍋先生”的火鍋店吃火鍋。但是這家火鍋店的服務員服務不積極,走過來看了一眼林女士那桌的火鍋,態度不耐煩地說道:“鍋裏還有湯,
標籤: 性格改變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為什麼我家孩子做作業總是要催三催四的?怎麼樣才能讓我的孩子學習像玩遊戲那麼積極呢?首先,我能够感受到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問題感到擔憂,確實現今的教育體系促進了更多家長的焦慮情緒。表揚是關注事物的結果,鼓勵是關注事物的過程,並且關注的是這個過程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