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夥伴,你有沒有思考過,過去發生的“受傷”事情已然是過去式,可是為什麼只要它在你的“想屏”裏一出現,你整個人就會身臨其境的再次體驗到那個傷痛呢?
因為只有當下是真實的!過去只存在於你的記憶中,當你重溫那段記憶時,即是把過去拉到當下,你就會感覺很真實,尤其是對於沒有喚醒內在覺知的人,就會一次次的掉落其中。
大部分不斷反芻過去負面事件的人,都不想要重蹈覆轍,但是沒有人教過你,老記著負面的事情恰恰使你重蹈覆轍。因為它污染了永恒的當下,而當下一切都可能發生!於是你保證了未來會跟過去類似。你不妨觀望一下身邊的人,但凡他們還沉溺於過去的傷痛中,此刻的他們一定無法真正的快樂起來,他們的人生經歷似乎也沒有再出現“新鮮”的模樣,比如,有人因為過去受過傷害而把自己武裝起來,表示他們相信自己未來會受到傷害,那麼這個信念就會成真,然後就會人事物來配合上演他們所相信的。這種觀察也同樣適用於你自己。
問題是,有過心理創傷的人,他們並不明白自己心甘情願地污染當下。你沒有發現這已經成了一種慣性。你不斷訴說著那些故事,反覆想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或是不斷回顧過去的情况。但你沒有發現,你因這樣做而餵養了自己的創傷。
當然,這樣說,並不是要責怪受害者。我要表達的是,雖然不好的事情確實發生在你身上,但那件事只發生一次。如果你不斷去想它,不斷講述那件事的故事,不斷告訴人們那件事,你便是無止盡地在重複傷害自己,你這樣做等於是在對宇宙說:“我要更多那樣的經驗。”並確保了你的未來會是相同的振動頻率。
那麼要如何放下過去的傷痛?那就是安住於當下。當下的你是一個未知數X,是一個全新的你。如果,你此時此刻感到內心是安寧的,那麼你就是沒有問題的,全然的沒有問題。當然,你的頭腦自我不會承認這一點的。然而這是事實。如果此刻對於過去的發生有掛礙,那麼你只需要安住於當下,就像看電影一樣,重播某些鏡頭。當下的你正在看電影故事中的你,“你”非“你”,後者是頭腦中的你,只有安住於當下的你才是真實的,才是有覺知力的。只有安住於當下,你才可能真正療愈自己。如此,你的成長將是縱向提升,而非線性漫步,且你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輕鬆,會有越來越多的喜悅被你體驗到。
你的世界被創造的藍本完全是你潛意識中的信念系統,生活中的每個當下都在返照你的潛意識信念,所以只要你能安住於當下,覺知自己的起心動念,那麼潛意識信念就會慢慢瓦解,就是這樣簡單!大道至簡,這就是當下的力量。
《列子》記載了一個故事: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人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視其顏色,竊斧也;聽其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者也。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他日,複見其鄰之子,其行動、顏色、動作皆無似竊斧者也。
大意是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他的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臉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像是偷斧子的;一舉一動,沒有一樣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山溝時卻找到了自己的斧子。之後有一天又看見他鄰居的兒子,就覺得他的行為、表情、動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故事裏,丟斧頭的人在找到斧頭之前,他對自己的懷疑很是篤定,所以才覺得鄰居家的兒子怎麼看都像是偷他斧子的人。其實,生活中,當我們掉落到痛苦中的時候,我們所扮演的就是“丟斧頭的人”,我們太篤信自己的認知和想法,對引發我們痛苦的“因”深信不疑。直到我們看到真相的那天,才會徹底放下。
篤信,是個神奇的東西,當我們啟用它時,我們會認為我們看到的就是最可靠的、就是正確,就是無懈可擊。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抱持什麼樣的信念,目光所及之處就會看到相匹配的情形,我們會看到我們想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誠實地的返照我們的信念。
所以當你重播過去的“傷痛”時,問問自己,我的篤定、我的判讀給我我帶來的是痛苦還是幸福?如果是痛苦,你可以試著抱持著一顆開放的心,去看看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性。
而真相就是在我們願意有這樣一份敞開時出現的,這是遇見真相的捷徑,我們無需經歷那麼多痛苦,除非你還想在堅持一下。
唯有安住當下並願意敞開心扉,才是讓你放下過去傷痛的著力點。如果你此刻還陷入過去的痛苦中,那麼我邀請你退後一步,像一個旁觀者一樣看著那個“過去的自己”,記得,此刻的你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