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並不是什麼都知道,囙此,我不需要試圖表現的好像什麼都知道;
2、我需要被愛,囙此,我要敞開心扉關愛孩子們;
3、我想要更多地接納自己內心中的“孩提成分”,囙此,我要懷着好奇與敬畏的心來允許孩子們照亮我的世界;
4、我對兒童期各種錯綜複雜的現象知之甚少,囙此,我會讓孩子們教我;
5、我自身的努力奮鬥對我影響深遠也使我受益匪淺,囙此,我要加入到孩子們的“努力奮鬥”中去;
6、我有時需要獲得慰藉,囙此,我會給予孩子慰藉;
7、我希望自己的本性被他人完全接受,囙此,我會努力體會和讚賞孩子的本性;
8、我會犯錯誤,錯誤是我存在形式的宣言——我是人類,是人類就可能犯錯誤,囙此,我會容忍孩子們所犯的錯誤;
9、我通過主觀情感的內化和表達來對我的客觀世界產生影響,囙此,我會放鬆對客觀世界的把握並嘗試進入的孩子的內心世界中;
10、作為能提供答案的權威人士的感覺很棒,囙此,我會做足工作讓孩子們不依賴於我,自己解答問題;
11、我在感到安全時會顯得更加輕鬆自在,囙此,我會與孩子們保持交流與互動;
12、我的生活只有我自己才能過,囙此,我不會嘗試去約束一個孩子的生活;
13、我從親身經歷中學到的東西最多,囙此,我會儘量讓孩子自己經歷更多的事情;
14、我對人生的希望以及對生活的信念都來源於自己內心深處,囙此,我會認可和肯定孩子的意志和個性;
15、我無法趕走孩子們內心的傷痛、恐懼、沮喪和失望,囙此,儘量讓孩子們免受傷害;
16、當我脆弱的時候我會感到恐懼,囙此,我在碰觸孩子易受傷害的幼小心靈時會滿懷著親切與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