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之殤,硬要把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女人放在一張桌上吃飯

在每年,都有很多來訪者向我傾訴:“因為和婆婆相處不好,婚姻走向了終點;因為婆媳關係,原本親密的一家人,刀劍相向……於是,很多在坐著月子的女性,在忍受著產後抑鬱的同時,還要去把內心的憤怒、不滿,因為這把尊重婆婆的帽子,而一直隱忍。

在每年,都有很多來訪者向我傾訴:“因為和婆婆相處不好,婚姻走向了終點;因為婆媳關係,原本親密的一家人,刀劍相向……

其實,在我們的人情世故中,有一種最虛偽的、沒有界限感的關係就叫——婆媳關係!還要美名其曰叫:“媽!”

曾經有人問我:“婆婆肯定算不了兒媳婦的親媽,那和後媽相比,是婆婆更親,還是後媽更親呢?”

可能從人性的繁衍角度來說,如果你的後媽,沒有生育的能力,和你的相處還很不錯,肯定她會對你視如己出。

即使有的後媽,有了自己的孩子,對你在法律上也有撫養的義務。而婆婆呢,如果她的兒子死了,你看你們之間還有多少關係呢?談熟悉的陌生人,甚至都談不上。

是不是,從倫理的法則來說,當你聽到婆婆可能還沒有後媽親的這條理論的時候,你會驚呼人性的真實與可怕呢?

婆媳關係最大之殤在於:當你生產時,躺在手術臺上,對於後媽來說,你可能根本不會去期望她對你的反應或者是關心。畢竟,你生孩子這件事,從你,還是你的孩子來說,和她本人無論是血緣,還是親情都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後媽來看你了,是道義,你會感恩。她不來看你,你也可以理解。她對你所生的孩子如何教養,如何管束,她絕對不會提出任何指手劃脚的意見。

當你生產時,躺在手術臺上,對於婆婆來說,你或多或少出於世俗,會去期望她對你的反應或者是關心。因為這不光只是你的孩子和她有血緣關係這回事,更重要的是,偏偏你十月懷胎,孩子還要和她們家姓,她可能在你懷孕的時候,還要指手劃脚,規劃你是生男孩還是生女孩,孩子生下來,你請不請保姆,你辭職或是工作,都還是要象徵性的聽一聽她的建議的。

這就意味著,本來是處於陌生世界的兩個女人,兩個家庭,要因為一個原本和你血肉至親的孩子,身上沾了一個陌生女人的血液,不得不,你得把你最珍視的寶貝和她資源共亯,甚至還要聽她一些讓你有些不太舒適的言語。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邏輯呢?雖然我們並不是宏揚所謂的女權主義,但是仔細一分析,當你拼盡一生的力氣,有的人長年不能懷孕,好不容易用命生下來的孩子:

孩子不能和你姓!

好,這一點我們不在乎。

孩子還要和人共亯?

好,為了家庭的和睦,我們還可以接受!

最氣人的是,孩子生下來之後,可能因為你懷的是女孩,婆婆還不樂意了?

天啊,這是什麼邏輯?我十月懷胎的孩子,什麼時候還輪到你不高興不樂意了?

更要命的是,有些媽寶男的老公,會因為母親的不高興,把你不能生兒子視為沒能力!

這種種以上,都還能忍,那麼接下來的一波操作,更會讓你無言致極。

有的婆婆可能會挑剔,孩子長得不像爸爸,不好看!

有的婆婆可能會挑剔,媽媽生下來就沒有奶水,這個媽媽太無能!

孩子病了,婆婆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安慰孩子的母親,而是通過指責的管道,試圖獲得孩子的撫養權以及家庭地位的話語權。

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婆婆為人很好,做為母親因為十月懷胎卻導致產後抑鬱各種挑剔的。

總之,硬要把這兩個互不相干的兩個女人,擠在一個屋簷下照顧明明和母親有著血緣關係,明明母親更應有話語權和決定權的時候,偏偏被奪走了一切的自主和選擇。

更可笑的是,在有些地區,甚還流傳著:如果女性生完孩子之後,在娘家坐的月子,女性就會很倒楣或者意喻著這個家庭的不幸福。

我不知道,這是一種時代文化非物質遺產的傳承,還是時代的倒退?

我甚至見過很多的心理諮詢師、女方家人、女方老公,面對女性因為和婆婆的分歧,無論任何理由,給予來訪者的答覆只有一個字:“忍!”

忍一忍就過去了,畢竟,她養了你老公幾十年,你也喊了她一聲媽,你的孩子也有她的血液、體液,哪怕可能只有1%吧,可這能有多大的仇恨呢?

婆媳因為孩子,因為家庭,但凡一吵架,只要是個鄰居,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誰有理,而是說:“看那個年輕的女人,多沒禮貌啊,一點也不尊老愛幼!”

於是,很多在坐著月子的女性,在忍受著產後抑鬱的同時,還要去把內心的憤怒、不滿,因為這把尊重婆婆的帽子,而一直隱忍。

有的隱忍到抑鬱症的爆發,有的隱忍到和婆婆大打出手,有的隱忍到離婚或者更加深層的悲劇發生……

雖然不是100%的家庭都會有這樣激烈的婆媳衝突,但是90%的家庭是有存在婆媳衝突的現存問題,50%的家庭因為婆媳衝突,吵架成了家常便飯,30%的家庭因為婆媳衝突而造成了婚姻家庭悲劇的原因之一。

電視劇:雙面膠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最愚蠢的甚者,有的女性,一直以為婆媳衝突的根源,就是婆婆看自己不順眼,婆婆不喜歡自己,卻一直覺得老公是無辜或者是可憐的。

可是,有一句俗話是這樣說過:“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婆婆所有對於你的一切指手劃脚的態度,其實都是你老公潛意識允許,你的底線所允許和默認的!

而你的繼續承受和不離婚,都是你通過你的承受力在向婆家、向老公表達:“我是可以允許這樣被對待的。”

說實話,如果婆媳一輩子不打什麼照面,婆婆直接喊你的名字,而不是兒媳婦的意思,你直接喊婆婆為阿姨,大家偶爾吃飯的時候,一人一間,逢年過節的時候,和老公不要相互道德綁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婆婆對你好,就去看看她,對你不好,拉黑她也沒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和婆婆兩個人的這樣相處,是可以得到老公這樣的支持和理解的,才是真正的婆媳和睦和天下太平。

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有太多愚孝的男人,把女人過年不回家,不和婆婆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就是看不起他,看不起他們家。

總有太多愚孝的男人,以為自己的老婆和老媽吵架,老婆就是必須得讓著老媽。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總有太多愚孝的男人,以為自己的婚事也好,家庭的佈置、打理,一切媽媽說了算,有的結婚後,錢還可以交給自己的媽媽……

他們不知道,那麼多的妻子,一次又一次的隱忍自己到內傷,和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在一起吃著飯,說著三觀不合的話,聽著老太婆一些狗屁不通的指責和所謂的教育,其實,只是為了一切想息事寧人,好好的守護這個家,不想整出那麼多的事。

他們不知道,當自己的爸媽在指責自己老婆不能生出兒子的時候,你妻子不回應,不頂嘴不是代表她們軟弱、害怕,更不是因為你有多珍貴,她們已經被訓化得連話都說不出,而是,她們不想家庭戰爭的爆發。

他們不知道,當自己的妻子在母親眼中的各種不如意,一直都相安無事的結果,不是身為男人他有多盡責,身為母親你母親有多高尚,而是你的妻子在為你任重前行!

所有一切婆媳關係衝突的根源,實則都是丈夫角色的退化和不作為!

當有一天,你很不幸,遇上一個不屬於渣男範疇,但又處處通過家人、婆婆打壓你的丈夫,請你告訴自己:沒有必要委屈求全,沒有必要息事寧人,更沒有必要以愚孝當成孝順。

一個女性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努力愛自己的意義,不是為了有一天,嫁給多麼優秀的男人,也不是找一個多麼豪門的婆家。

而有一天,你可以有能力、有底氣,讓自己拒絕和陌生、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堅持而肯定的告訴對方:我不習慣和不尊重我的陌生人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即使這樣的代價,是離婚或者是背上大不孝的駡名!

但是只要你有離得起婚的能力,背得起罵聲的勇敢,你就無所畏懼!

如果此時此刻,你是一名父親,你更要勇敢地去告訴你的女兒,一個沒有容忍度、沒有尊重感的家,不配叫家,裡面的人,更不配叫家人!

更要告訴你的女兒,除了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更要讓他人學會尊重我們!而讓他學會尊重我們的底氣就是:你有足够的經濟能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

離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離婚的經濟實力和離得起婚的勇氣!

而為人父母,我們從小教導女兒最重要的因素除了性教育,還有一種養兵千日離得起婚的儲備能力!

拒絕和不尊重你的陌生人同一個桌子吃飯,是一個父親應該教會女兒的根本生存能力和底氣!

作者:心理諮詢師曾妍

筆名:紅衫倩影

本文標題: 婆媳關係之殤,硬要把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女人放在一張桌上吃飯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1913406611154
相关資料
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不是超過別人,“特色”就是安全感。
著名的心理諮詢專家曲偉傑老師,在他的《森田心理諮詢法》課程中,講過這樣一句話:“安全感不是超過別人,特色就是安全感”。曲老師說,如果把“超過”當作安全感,那麼,這個人這一輩子會活得很倒楣。所以,如果把“超過”別人當作安全感,這個安全感,可能
標籤: 心理學 心理諮詢
為什麼明明你很能說,但卻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然而,事實情况是,决定一個女性是否幸福的根本和顏值無關,而和性格、人品及三觀密切相關。在外行眼中,成為心理諮詢師+拿證,即使你是從事幼小教育的工作者、即使你是從事精神科的醫生,也不代表你能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所以,事實情况是,不是你有心理諮
標籤: 心理諮詢師 個案工作 心理學
被情緒所支配的人
團體營員B突然提出要退出團體,讓我猝不及防。上一周的課程當中,他還熱情地為大家服務,提供教學輔助的設備。經於找到了一縷的蛛絲馬跡。衝突的並不激烈。鑽進情緒口袋裏的營員A,感到很憤怒。當一個人被情緒蒙蔽的時候,他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道理。情緒化就
標籤:
心理諮詢大揭秘
可是,經過幾年的時間,人們對心理諮詢的認知不斷的提高,也意識到在自我迷茫、困惑、衝突時,及時的尋求專業心理服務是非常必要的,而不是等到形成嚴重的情緒問題,再去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和金錢。
標籤: 心理諮詢 心理健康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