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退熱貼退燒?寶寶發燒要正確退燒

老資料網小編為大家介紹寶寶發燒處理方法,先進行物理降溫。孩子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有孩子的家庭要備用一些常用的退燒藥,小兒可以有退燒貼,退燒栓等外用退燒藥品,如果發燒可以及時的用上。

【導讀】: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媽媽們肯定非常心急,但是寶寶發燒護理千萬不要走進誤區。老資料網小編為大家介紹寶寶發燒處理方法,先進行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要正確退燒護理莫入幾大誤區

孩子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一般來說,既然已經發燒了就不要馬上人為地讓他快速退燒,這樣反而對身體不好,38.5度以內的時候儘量用物理降溫的辦法。那麼,寶寶發燒如何退燒?

冷敷

孩子夜間突然高燒,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裏,放在額頭上。

溫水浴

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嬰兒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濕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鐘換一次。

藥物退燒

有孩子的家庭要備用一些常用的退燒藥,小兒可以有退燒貼,退燒栓等外用退燒藥品,如果發燒可以及時的用上。

溫水浴

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C,每次5~10分鐘。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C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了讓寶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所以需要少穿衣服。

有條件者,還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

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多喝白開水

發高燒時,身體會流汗散熱,也會引起體內水分流失,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尤其是紅菜頭汁及胡蘿蔔汁,既能提高免疫力,也能補充水分。起到緩解發燒的作用。

注意穿衣適量

如果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還要保持室內溫度在20度左右。

退熱貼

退熱貼是最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不過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的額頭貼上一貼,寶寶的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小孩發燒的時候及時退燒很重要,並且要避免一些誤區。那麼,寶寶發燒護理容易犯哪些錯誤?

錯誤一沒把握測體溫時間

孩子的平均正常體溫是37℃,但一天中會有上下變化。有的寶寶在短短的數小時內體溫會上下相差近2攝氏度。通常清晨體溫最低,下午或傍晚達到最高。有時體育鍛煉、情緒興奮激動、進食和周圍環境等因素也會導致體溫升高。有些父母就會選擇在這種“高溫”時刻,給寶寶測體溫,結果當然偏差很大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在寶寶完全平靜下來,或是在吃完一頓熱菜熱飯30分鐘之後,才測量體溫。另外,向醫生敘述孩子病情時,應告訴醫生你是在一天中的哪段時間給孩子量體溫。

錯誤二用耳朵測溫法

有些父母為了圖方便,或者是不瞭解,就用耳朵溫度計給寶寶量測溫度。說句實在話,耳朵溫度計對3歲以下的幼童不太適合。

為不滿5歲的寶寶測量體溫的最精確的方法是採用直腸測量法。爸爸媽媽可以在帶孩子上醫院看病時,請醫生為你作示範操作。在孩子大約5歲左右時,基本上可以用口腔溫度計為他量體溫。當孩子腹瀉、噁心、嘔吐或熟睡時,也可以採用腋下體溫測量法。就醫時應該告訴醫生你是用什麼方法為孩子量體溫的。

本文標題: 用退熱貼退燒?寶寶發燒要正確退燒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1836609100421
相关資料
3歲寶寶身高體重標準及做好3歲早教建議
寶寶3歲了,現在的他靈活好動,小手發育也逐步完善,這個時候寶寶開始會剪刀剪東西、自己學著系鞋帶了。有豐富的想像力,但事實和虛構尚不能分清,孩子的好奇心這個階段也會爆發。這個時候做好3歲寶寶的早教可是很重要的。父母須注意:3歲寶寶教育是個檻!
標籤: 親子成長 兒童早教 育兒
奶水有毒!哺乳媽媽生氣乳汁變毒汁
生氣的時候乳汁會變成”毒汁“,看到這裡小編驚呆了,這是真的嗎?不妨一起來瞭解下,母乳餵養的一些知識。在母乳餵養禁忌上,有一條是“忌生氣時哺乳”。不少哺乳期的女漢子媽媽都不淡定了。千萬不要生氣、緊張、焦慮啊,生氣時候的乳汁一秒鐘變“毒奶”,這
標籤: 育兒 母乳餵養 生氣
父母必看:這些食物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看到這個題目,估計很多的網友又要吐槽說,小編一天竟是危言聳聽,瞎扯淡,今天我在這裡說一下,我所說的食品引起孩子性早熟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標籤: 性早熟 育兒
寶寶一直長不高怎麼辦5個方法來解决
老資料網小編為大家介紹讓寶寶長高的5個方法,不妨照著做,讓寶寶健康成長。寶寶的身高,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話題,身高一部分是受父母親遺傳因素决定,但後天因素對寶寶身高的影響也很大。研究表明,得到更多父愛和母愛的孩子,其身體發育狀況要明顯高於
標籤: 嬰幼兒護理 睡眠 育兒 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