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症狀暗示寶寶患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有以下常見症狀,但輕症先天性性心臟病可無明顯症狀。

【導讀】: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是新生兒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病情較輕者可自行癒合,如果病情較重,則可能威脅到寶寶的生命。不過如今可以借助先進的醫療科技治好,所以媽媽們也不必太過擔憂。

5個症狀暗示寶寶患先心病

先天性心臟病有以下常見症狀,但輕症先天性性心臟病可無明顯症狀。

1、青紫:青紫是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如大血管錯位,法樂氏四聯症等)的突出表現。可於出生後持續存在,也可於出生後三至四個月逐漸明顯,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顯。而潜伏青紫型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平時並無青紫,只是在活動、哭鬧、屏氣或患肺炎時才出現青紫,晚期發生肺動脈高壓和右心衰竭時可出現持續青紫。

2、心臟雜音:多數先天性心臟病都可聽到雜音,這種雜音比較響亮,粗糙,嚴重者可伴有胸前區震顫。心臟雜音多在就診時被醫生發現。部分正常兒童可有生理性雜音。

3、體力差:由於心功能差、供血不足和缺氧所致,重症患兒在嬰兒期即有餵養困難,吸吮數口就停歇,氣促,易嘔吐和大量出汗,喜豎抱,年長兒不願活動,喜蹲踞,活動後易疲勞,陣發性呼吸困難,缺氧嚴重者常在哺乳、哭鬧或大便時突然昏厥,易出現心衰。

4、易患呼吸道感染:多數先天性心臟病由於肺血增多,平時易反復患呼吸道感染,反復呼吸道感染又進一步導致心功能衰竭,二者常常互為因果,成為先天性心臟病的死亡原因。

5、心衰:新生兒心衰被視為一種急症,通常大多數是由於患兒有較嚴重的心臟缺損,其而且臨床表現是由於肺循環、體循環充血,心輸出量减少所致,患兒面色蒼白,憋氣,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血壓常偏低,可聽到奔馬律,肝大,但外周水腫較少見。

先天性心臟病能治癒嗎?

先天性心臟病是由於在胎兒期心臟血管發育异常而致的心臟血管畸形,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心臟病,約占出生嬰兒的15%左右,主要分為兩大類:紫紺型及非紫紺型。紫紺型即出生後嬰兒口周及四周末梢出現青紫,尤以哭鬧時明顯;非紫紺型嬰兒早期無症狀,往往在查體時發現心臟雜音,經超聲心動圖檢查即可確診。主要為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等,確診後的心臟病應早期治療,需要在體外迴圈下心內直視修補,常規要選擇胸部正中切口,劈開胸骨來顯示手術部位,術後常常留下較大的瘢痕。

近期心外科採用右腋下胸部小切口治療小兒先心病,不劈開胸骨,不切除或切斷肋骨,保持了骨性胸廓的連續性,手術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切口小,且位於腋下及側胸壁,右上肢功能比特時,幾乎看不到切口瘢痕,使病兒和家長擺脫因胸骨前正中切口所留下的瘢痕而造成的負擔和痛苦。

近20多年來由於先進的現代檢查科技的發展(如心導管術、心血管造影術、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和核素心血管造影等)及低溫麻醉、體外迴圈和心臟外科手術的進展,很多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能得到準確的診斷與根治,部分複雜的心臟畸形也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本文標題: 5個症狀暗示寶寶患先天性心臟病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1724486292911
相关資料
產後多久可以運動呢?5種運動管道介紹
不僅如此,產後運動一定還要講究方法才行。今天,就來一起看看產後多久可以運動,以及產後運動管道吧。自然分娩、沒有產後大出血情况的媽媽:在生產後2~3天就可以下床走動,3~5天后就可做一些收縮骨盆的運動,而在產後兩個星期,就可以做柔軟體操或伸展
標籤: 產後護理 產後恢復 運動 孕產
產婦竟出賣親生子養在太平間
犯罪分子在廢棄工廠修建地下產房,並通過各種管道和孕婦達成協議,讓該孕婦從全國各地前來該處生產,並將嬰兒以五、六萬左右價格出售後便讓其回去。婷婷這次被販賣嬰幼中最大的一個。當警方將婷婷解救送到她媽媽手中時,婷婷媽媽激動地跪地感謝。據央視介紹,
標籤: 太平間
如何給寶寶斷夜奶媽咪寶寶都輕鬆
夜奶不僅會累壞媽媽,更會使小孩發胖,不利於其成長。下麵來看看,如何有效的…一旦媽媽休息不好,精神迷離,寶寶吃夜奶時,媽媽會任由寶寶吃個不停。
標籤: 嬰兒輔食 育兒 母乳餵養 輔食
新生兒吐奶怎麼回事如何預防寶寶吐奶
吐奶和溢奶有什麼區別?該如何預防寶寶吐奶呢?嘔吐是新生兒常見的症狀,嘔吐是怎麼發生的呢?餵養不當可能引起吐奶,例如仰臥比特餵奶,餵奶時吸入了空氣,餵奶太急、太多、太頻繁,餵奶後馬上移動寶寶,換奶粉不當等。若吐奶較頻繁,可讓寶寶少食多餐,以減
標籤: 寶寶吐奶 嬰幼兒護理 吐奶 育兒 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