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不少人每週都會做的保健治療,那麼也有不少人困惑,冬天拔罐後多久能洗澡?關於,冬天拔罐後多久能洗澡?警惕冬季拔罐後不宜立即洗澡。老資料網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冬天拔罐後多久能洗澡
我們想到溫熱的澡水和溫熱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就感覺很舒服。可是這順序還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這是因為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針灸火罐3小時後在洗澡。拔罐後3小時內不宜洗澡。飯前飯後一小時及酒後,不宜拔火罐。孕婦、體質虛弱者、皮膚病患者都不宜拔罐;另外,血小板水准低的人拔罐時容易出現皮膚淤血,也不適宜;兒童也可以拔罐,但次數和數量要比大人少。
冬季拔罐後不宜立即洗澡
除按摩外,拔罐後也不能立即洗澡,否則易傷害皮膚,甚至還會導致二次受凉。拔罐後,皮膚正處於一種被傷害狀態,比較敏感脆弱,此時去洗澡非常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等。若此時洗澡水溫度過低,就會讓毛孔正張開的皮膚受凉,所以拔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以免惹病上身。
警惕冬天洗澡三大忌
寒冷的冬天,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是一件很愜意的事,但如果洗得時間過長,也未必是一件好事。人疲勞時的一個典型表現為肌肉酸痛,而洗澡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解乏方法。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急診外科教授孟慶剛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指出,冬季洗澡,卻有三大不宜:
1、一是水溫不宜過熱。適宜的水溫可以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水溫過高卻會因體內能量消耗大而造成疲勞。同時,太熱的水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容易傷害其角質層,引起瘙癢、乾燥等症狀。適宜的水溫應與體溫相接近,即37—41℃。
2、二是時間不宜過長。據“台視新聞”報導,自來水通常用氯來消毒,研究表明,長時間用含餘氯的水洗澡,會刺激呼吸道,引起疾病。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對减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尤其是老年人,還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正確的時間應該是盆浴20分鐘,淋浴10—15分鐘即可。
3、三是室溫不宜太高,很多人洗澡時怕冷怕感冒,總是把衛生間溫度調得很高,造成浴室內外溫差大,反倒更容易感冒。
除此以外,冬天吃得太飽或空腹都不宜洗澡,否則容易發生低血糖,甚至暈倒。飯後立即洗澡會使肌錶血管擴張,而胃腸道血液减少,消化液分泌受到抑制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可以在洗澡前喝一杯熱水,補充全身血液容量,洗完再喝一杯溫水,補充水分;選擇中性的香皂或沐浴露,以免過度清除皮脂導致皮膚乾燥;走出浴室前一定要穿好衣服、鞋帽,以防感冒。針對一些特殊人群,孟慶剛建議,孕婦最好洗淋浴;老年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差,冬天洗澡次數應適當减少,同時注意保暖,防止意外。患有嚴重冠心病、高血壓的老年人,洗澡前應服用藥物預防;孩子洗澡時家長要看護好,另外發熱、腹瀉期間不能給孩子洗澡,因為洗澡後全身毛細血管擴張,易導致急性腦缺血、缺氧而發生虛脫和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