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為什麼幫助胡亥不幫助扶蘇李斯到底是怎麼想的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李斯,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李斯怎麼說都是一個聰明人,李斯為什麼不去幫助扶蘇?種種迹象表明,沙丘之謀最大的幕後推手其實是李斯,他自然不會幫助扶蘇了。李斯一生信奉“老鼠哲學”,並以此作為其行動準則。李斯發現,即使是老鼠,其實也有尊卑之分。學成之後,李斯果斷選擇前往秦國。而李斯也囙此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李斯,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李斯怎麼說都是一個聰明人,李斯為什麼不去幫助扶蘇?

種種迹象表明,沙丘之謀最大的幕後推手其實是李斯,他自然不會幫助扶蘇了。

李斯一生信奉“老鼠哲學”,並以此作為其行動準則。

所謂“老鼠哲學”,是李斯在楚國做小吏的時候,從老鼠身上總結出的一套經驗。

李斯發現,即使是老鼠,其實也有尊卑之分。

那些住在廁所的老鼠,混得就很慘,不僅骨瘦如柴,而且整天緊張兮兮的,剛聽到人的腳步聲就聞風而逃,日子過得十分悲凉。

而那些住在糧倉中的老鼠,個個膘肥身健,不僅吃得好,居住環境也好了很多。

而且那些老鼠即使見到人來了,也懶得挪動下身子。

從老鼠的身上,李斯總結出:環境限制了人的發展上限,想要飛黃騰達,就要去那些能賦予自己榮華富貴的地方。

為了尋找到能讓自己飛黃騰達的地方,李斯特意去荀子門下學習。

學成之後,李斯果斷選擇前往秦國。

因為他已經敏銳地意識到,秦滅六國乃大勢所趨,此時前往秦國,必然能趕上風口,建功立業。

當時的秦國人才濟濟,沒點真本事,想要脫穎而出並不容易。

不過這難不倒李斯,他本就聰明,加上在荀子門下刻苦學習多年,練就了一身本領。

很快,他便得到了秦國權臣呂不韋的器重。

通過呂不韋,李斯得以接近秦王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進而得到嬴政的重用。

嬴政採用李斯的策略,最終才使得秦國能够吞併六國,建立秦朝。

可以說,秦朝的建立,李斯功不可沒。

而李斯也囙此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他以卑微出身得以擔任丞相,位極人臣。

他的兒子都娶了秦朝的公主,他的女兒都嫁給了秦朝的皇子。

當時,李斯的長子李由擔任三川郡守。

一次,李由回家探親,百官聽聞後,紛紛上門祝賀,一時間李斯家門口車水馬龍,甚至比皇宮還熱鬧。

就在他的家人都為此高興的時候,李斯卻看出了禍端將近。

他相信凡事盛極必衰、物極必反。

現在他已經位極人臣,李家的榮耀已經無以復加,做臣子,他已經做到了盡頭,在往後李家必定開始走下坡路。

一般來說,一個家族想長盛不衰是很難的,要麼聽天由命,要麼只能想辦法更進一步。

要瞭解,李斯信奉的可是“老鼠哲學”,逐利才是他的本質,聽天由命是不可能的,那麼李斯必定會選擇更進一步。

不過只要秦始皇在世一天,李斯就不敢有异心。

其實別說李斯,只要秦始皇在世,劉邦項羽等豪傑都翻不起什麼浪花。

惋惜,人總有壽終正寢的時候。

西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天下。

此前他身體就已經不太好,當隊伍行進至沙丘的時候,秦始皇病情加重。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瞭解自己時日不多了,於是下旨召自己的長子扶蘇前來,主持自己的葬禮。

就在下旨後不久,秦始皇便去世了

而這份詔書卻被中車府令趙高給截留,並未發出去。

當時,秦始皇的幼子胡亥也在隨行隊伍中。

趙高找到胡亥,極力勸說其圖謀皇位。

胡亥年幼,不懂事,因為趙高是他的老師,對趙高很信任。

雖然胡亥一開始覺得這麼做不太好,但是在趙高的輪番勸說下,同意了他的計畫。

不過趙高明白,想要扶胡亥上位,必須得到丞相李斯的支持,否則計畫難以成功。

於是趙高在第一時間找到李斯。

他先是利誘李斯,告訴李斯,扶蘇講究仁義,與秦始皇的治國理念背道而馳。

一旦扶蘇登基,和秦始皇一樣崇尚法家的李斯必定會被排擠。

而且扶蘇和蒙恬的關係很好,到時候必定會讓蒙恬擔任丞相,李斯到時候日子就不好過了。

但是如果胡亥登基就不一樣了,胡亥不懂治國,又缺乏威望,想要治理國家,必須仰仗李斯。

到時候李斯的權勢會超過現在,即使封侯也未嘗不可。

李斯卻一反常態地表示,他是秦朝的忠臣,既然秦始皇想讓扶蘇繼承皇位,他應該聽從秦始皇的安排。

而且自古以來更換太子都會使得國家動盪不安,這種事他不能做。

於是趙高又對李斯採取威逼的手段。

他告訴李斯,現在還地的玉璽在胡亥手中,加上胡亥又是皇子,整個出巡隊伍已經掌握在胡亥手中。

李斯如果不答應此事,下場會很慘的,而且還會禍及子孫。

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下,李斯最終才不情不願地答應了此事。

於是三人合謀發動沙丘之變。

首先隱瞞秦始皇去世的事情,只假裝秦始皇重病,不允許大臣接近。

接著以秦始皇的名義下旨,賜死公子扶蘇。

蒙恬在旁邊勸扶蘇先和秦始皇確認詔令真偽,再自盡也不遲。

然而扶蘇卻不為所動,直接拔劍自刎了。

而胡亥這邊,一直等出巡的隊伍回到咸陽,才公佈秦始皇的死訊。

同時,他們還偽造秦始皇遺詔,讓胡亥繼承皇位,史稱秦二世。

這整件事看上去合情合理,卻有一個巨大的破綻,那就是寫得太詳細了。

圖謀皇位這種事,一點洩露可是要掉腦袋了,甚至會禍及子孫,保密工作必須做好。

瞭解詳情的也就李斯、趙高、胡亥三人而已。

就算有些捕風作影的小道消息流傳,也不可能這麼詳細才對。

最多只會寫成:三人密謀扶持胡亥當皇帝。

而且司馬遷寫的《史記》,對於史料的篩選是很考究的,不會自己腦補大段劇情。

所以,應該是密謀的三人中有人故意洩露了此事。

而三人中,胡亥和趙高是肯定不會透露此事的。

畢竟這事爆出來,他們兩個就要完蛋。

至於李斯,他在此事中是半個忠臣,只是一時糊塗罷了。

所以,最有可能洩露此事的就是李斯了。

而且李斯信奉“老鼠哲學”,秉持利益至上原則,按常理說,他應該幫助扶蘇才對。

因為扶蘇是他的女婿。

一旦扶蘇繼位,即使會重用蒙恬,也不會冷落了李斯的。

畢竟扶蘇和蒙恬關係再好,蒙恬也是外人,怎麼比得上李斯這個岳丈親近?

至於扶蘇不喜歡法家那套,也不是問題。

李斯投其所好,大講仁義道德不久好了,這也完全適合“老鼠哲學”的做事準則。

李斯不幫助女婿扶蘇,卻幫助胡亥,很顯然是有更大的圖謀。

而扶蘇的死,已經給出了暗示。

扶蘇為何看到假的秦始皇詔書,就不顧勸阻自刎了?

那詔書很可能是秦始皇親筆寫的,作為秦始皇的兒子,自然認識父親的字迹。

所以,秦始皇想讓扶蘇繼位,應該是假的。

這應該也是李斯一起傳出去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為了抹黑胡亥,凸顯其得國不正。

前面說了,李斯為了避免家族盛極而衰,必定選擇更進一步。

說白了就是謀取皇位。

但是他是沒這資格的,畢竟他出身低微,並非皇族。

那個年代繼位講究名正言順,很顯然他不滿足這條件。

但是李斯博覽群書,歷史上已經有現成的例子了,那就是“田氏代齊”。

田氏是齊國的貴族,為了能够取代齊國國君,田氏長期廣施仁義、收買人心。

最終,齊國百姓都站在田氏這邊,背棄了齊國國君,使得田氏得以成為齊國王族。

而李斯的思路就是,廣施仁義,抬高自己,然後盡可能抹黑胡亥。

到時候民心都向著他,加上他在朝堂中的巨大勢力,最終他可以取代胡亥成為新的皇帝。

所以,在整個沙丘之變中,我們才會看到,當時出行隊伍中權勢最大的李斯,竟然在趙高面前顯得那麼弱勢。

這都是李斯有意為之,讓人們這麼覺得的。

明白了這點,就很好理解李斯為何不幫助英明的扶蘇,卻幫助紈絝子弟胡亥了。

扶蘇英明又仁愛,李斯和他爭不過人心,而且一旦有些小動作,很可能被扶蘇看穿,迎來殺身之禍。

而幫助胡亥就不一樣了,胡亥是最佳的背鍋人選,又沉迷享樂,不懂治國,好糊弄。

李斯想當皇帝,自然要支持胡亥了。

而胡亥繼位後,李斯則加緊佈置,為當皇帝做準備。

首先,是秦二世殺諸皇子、大臣。

《史記》上說,這都是趙高慫恿秦二世幹的。

因為秦二世得國不正,為了防止其他皇子窺視皇位,起兵反叛,於是找藉口誅殺了諸位皇子。

而那些世代侍奉秦國的大臣,在秦朝根深蒂固,胡亥駕馭不了他們,於是也一併誅殺。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此舉同樣對李斯有利。

李斯想要名正言順當上皇帝,前提條件就是皇族無後。

否則就算扳倒了胡亥,也輪不到他李斯,而是應該由其他皇子繼位。

畢竟,李家的底子太薄了,不像田氏在齊國經營了十幾代人,勢力龐大且深得人心。

至於那些大臣,也是李斯謀朝篡位的絆腳石,他們忠於皇家,一向瞧不起李斯這種暴發戶。

而秦二世想做這麼大的事情,不能不詢問丞相李斯的意見。

趙高與秦二世的關係再好,畢竟只是內臣,專職侍奉皇家,對於朝中大事並不熟悉。

退一步說,就算秦二世一意孤行,那也要和李斯通個氣。

畢竟他登基不久,沒有李斯的支持,坐不穩這位置。

所以,胡亥殺諸皇子、殺大臣,肯定是得到了李斯的支持的。

正是因為如此,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身為丞相的李斯竟然一聲不吭。

要瞭解,他後面可是敢直言進諫的。

此時他保持沉默,很能說明問題了。

最終,這些鍋都由秦二世和趙高給背了,李斯卻得以置身事外。

事實上,秦朝後來之所以會義軍四起,就是由於秦二世的亂政。

而李斯前期並不加以封锁,明顯是有意為之。

而除了抹黑秦二世外,李斯還進一步把持朝政。

自從陳勝吳廣起兵後,各地紛紛響應,一時間到處都是義軍

而秦朝由於秦始皇實行外實內虛的策略,導致各地只有用來維持治安的大軍。

這些地方部隊根本無力應付數量龐大的義軍。

使得義軍起兵初期勢頭迅猛,甚至一度打到咸陽城附近。

李斯明白,該他出手了。

當時,章邯提議啟用驪山刑徒,發給他們武器,許諾擊敗叛軍就免去他們的刑罰。

秦二世採納了章邯的意見,並讓他率領新組建的大軍出戰。

要瞭解,章邯此前就是個文官,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秦二世真的放心讓他去領兵?

就算秦二世不懂事,沒想到這些,身為丞相的李斯難道看不明白?

事實上,章邯是李斯的人。

秦朝的官制,以“三公”為尊。

雖然李斯貴為丞相,也只是“三公”之一罷了。

他主要負責的是朝廷政務。

而大軍方面則由“三公”之一的“太尉”負責。

“太尉”才是秦朝大軍的一把手。

李斯想要謀朝篡位,必須要掌握大軍。

如何越過“太尉”做到這點呢?

讓心腹文官去領兵,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章邯領兵出征,表面上看是為了討飯義軍,實際上是為了讓李斯能够掌握大軍。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李斯一死,章邯就投降了項羽。

因為他是李斯的人,趙高害死李斯,章邯自然擔心被清算。

囙此才會在尚可一戰的時候,選擇了投降項羽。

而章邯在起兵初期,能够橫掃天下,也離不開李斯的支持。

除開裝備不說,李斯為了為大軍籌集糧草可是費了不少心思。

據《前漢紀》記載,當時僅章邯率領的驪山刑徒足有七十萬人。

要餵養此等規模的大軍,即使在現在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幾千年前。

由此足以看出,李斯對於此事的非常上心。

事實上,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裏,李斯的表現非常好。

甚至比皇帝秦二世還要憂國憂民,整天為平息戰亂,安定天下而努力。

一般來說,如此關心江山社稷的人只有兩種。

一種是忠臣,另一種是皇帝。

很顯然,信奉“老鼠哲學”的李斯可不是什麼忠臣。

那麼,他只有可能想當皇帝了。畢竟,他如此任勞任怨,是為了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李斯的野心。

直到這裡,李斯的計畫進行得非常順利。

然而他犯了所有聰明人都愛犯的一個錯誤:自視甚高,把別人都當傻子。

他萬萬沒想到,趙高正窺視著他的丞相之比特。

或者,他早已知曉趙高的企圖,但是他看不起趙高,認為其不足為慮。

趙高的崛起,源於秦二世誅殺諸皇子和大臣的時候。

當時朝堂上那些傳統貴族們被橫掃一空,騰出了很多位置。

朝堂上一下子空出這麼多位置,朝廷直接要癱瘓。

囙此提拔人才,補充人手,勢在必行。

趁此機會,趙高通過秦二世提拔了不少自己人。

這些人都出身低微,對皇帝缺乏忠心,他們聽命於趙高。

就這樣,趙高組建了自己的勢力。

當然,李斯也在趁機擴張自己的勢力。

在李斯面前,趙高的勢力根本不够看。

但是趙高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有秦二世的支持。

其實,當時秦二世雖然貴為皇帝,但是他的號令也就在咸陽城內管用。

出了咸陽城,他這皇帝的命令還不如李斯的管用。

然而,只要在這咸陽城內,那秦二世就是無敵的。

趙高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敢動李斯的。

當時,秦二世不理朝政,沉迷後宮。

李斯為了樹立自己憂國憂民的忠臣形象,想要向秦二世進諫,勸說他勤政愛民。

然而李斯一直找不到機會,畢竟秦二世不是太忙了,根本不離開後宮。

趙高把一切看在眼裡,一條除掉李斯的計畫慢慢在他腦中成型。

趙高稱讚李斯憂國憂民,表示願意幫忙,一旦秦二世有空,他就告訴李斯。

畢竟趙高是宦官,長期陪著秦二世,秦二世什麼時候有空,他最清楚。

然後,每次秦二世玩得正嗨的時候,趙高就去告訴李斯,秦二世現在有空。

這就導致李斯每次都在秦二世玩到興頭上的時候前來求見。

如果秦二世只是聽歌、看戲,也就罷了,如果他正在努力繁衍後代,多尷尬呀。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數多了,秦二世對李斯有意見了。

此時,趙高看准時機向秦二世進言。

他告訴秦二世,當初參與沙丘之變的三個人,秦二世當了皇帝,趙高也昇了官,唯獨李斯依然是丞相,沒得到好處。李斯肯定對秦二世心懷不滿。

李斯的兒子李由在三川郡擔任郡守,但是卻不敢出戰。

加上義軍首領陳勝和李斯是同鄉,他們很可能串通一氣了。

趙高建議以謀反罪將李斯治罪。

這事情對於秦二世來說太複雜了,他根本理解不過來,不過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還是下旨將李斯給關押起來。

但是秦二世並未將李斯治罪,而是讓趙高處理此事。

趙高於是動員他的手下,一起炮製李斯的罪證。最終,秦二世相信了趙高的話,下旨將李斯處死了。

李斯死後,趙高如願以償的當上了丞相。

然而他只有野心,沒有能力,拿義軍一點辦法也沒有,局勢不斷惡化。

最終,秦朝在趙高和胡亥的折騰下,走向了滅亡。

而李斯的野心,也隨著他的死,埋沒在了歷史長河中。

人們只瞭解,秦朝有這麼個能人,因為一時糊塗,沒有幫助英明的扶蘇,而去支持執絝胡亥上位。

本文標題: 李斯為什麼幫助胡亥不幫助扶蘇李斯到底是怎麼想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1138901526863
相关資料
朱元璋晚年把心思都花在朱允炆身上朱允炆的江山為何還是丟了
對明代朱允炆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朱元璋當初為朱允炆費盡心思,朱允炆的皇位最後為什麼還是丟了?朱元璋在人生最後的幾年裏,把教育的精力放在了朱允炆身上,太子朱標死後,儲君不是太子,而是跳過了太子的“太孫”,這個繼承
標籤: 朱元璋 明成祖 明朝 朱權 齊泰
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派兵攻打為何還下令不能殺他
朱允炆瞭解朱棣會起兵造反,朱允炆攻打朱棣的時候,朱允炆為何還要下令不殺朱棣?說起朱允炆與朱棣,一文一武兩皇帝之爭,還要先從朱元璋立太子說起。他眾多兒子中,只有四子朱棣文韜武略厚黑之道,與他最為相似甚至過猶不及。那朱允炆為何要下這樣一道聖旨呢
標籤: 朱允炆 明成祖 明朝 朱元璋 靖難之役
武則天當初最合適的繼承人是武三思武則天最後為何把人排除在外
武三思當初也是武則天最合適的繼承人,武則天最後為什麼把人排除在外?可是武則天最後卻沒將皇位留給武氏家族,也沒有傳給自己的女兒,而是歸還給了李唐,是武則天手段有限?武三思一度自認為是“姑姑”皇位的最佳繼承人,同樣姓武,同樣有著勃勃的野心,武則
標籤: 武三思 武則天 太平公主 唐朝 歷史 李顯
因為青鹅兩個字武則天就把大臣給殺了這兩個字有什麼寓意嗎
對武則天殺大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武則天看到大臣信上的青鹅兩個字,武則天就下令把人殺了?在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武則天被許多人稱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但這些評估並不能抹去武則天所作的貢獻。
標籤: 唐朝 歷史 李敬業 裴炎 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