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三大功臣中商鞅和白起都被殺了張儀為什麼能相安無事

張儀能憑藉三寸之舌將天下諸侯都耍得團團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他絕倫的智力恐怕是古今少有的。商鞅、白起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秦國功臣,結局都很不好看,一個被五馬分屍,另一個稍微幸運,能用秦王欽賜的寶劍自刎。

大家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張儀的故事,歡迎關注哦。作為秦國的功臣,商鞅遭極刑,白起被賜死,張儀為什麼能安然無事?

張儀能憑藉三寸之舌將天下諸侯都耍得團團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他絕倫的智力恐怕是古今少有的。

商鞅、白起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秦國功臣,結局都很不好看,一個被五馬分屍,另一個稍微幸運,能用秦王欽賜的寶劍自刎。

張儀

一個智力高超絕倫的人,必然能提前預知危險,必然能提前為自己安排好後路,必然能化解身死名滅的危機。所以張儀就算不得不離開秦國,他也能跑去魏國當丞相;而商鞅、白起兩人,失去君王的恩寵後,就只能迎來毀滅性的結局。

結怨天下

所謂“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商鞅、白起、張儀三人,雖然都是幫助秦國,向周邊鄰國敲詐勒索的“爪牙”,但他們做事的管道卻不盡相同。

你以為商鞅只是一個主持變法的政治家?

西元前340年,商鞅率秦軍襲魏,魏惠王派公子昂率軍應戰。

商鞅

商鞅曾侍奉過魏國丞相公孫痤,當時可能與公子昂有些交情,兩軍相拒,商鞅寫信給公子昂說:“我兩人曾關係甚好,現在為了各自的國家竟走到刀兵相向的地步,我於心不忍,願與公子暢飲一番,然後各自罷兵回國。”

公子昂覺得言之有理,便親自去秦軍營地赴宴,沒想到剛過去就被商鞅綁了起來。

然後商鞅乘機派秦軍全軍出擊,失去主將的魏軍大敗。魏惠王此時已經沒有抵抗秦軍的力量,只得將黃河以西的土地全部割給秦國。

秦惠王

此後魏國只能遷都到大樑去,再也沒有抗衡秦國的實力,而諸侯們又乘火打劫進攻魏國,魏國由盛轉衰就是從此時開始。

所以商鞅被秦惠王針對後,逃難到魏國去,反而被魏國人抓住並送回秦國,商鞅最後被五馬分屍,魏國人想必都要開宴會慶祝了。

而白起作為一個秦國的將領,南征北戰奪取韓、趙、魏、楚四國大量的土地,在長平之戰後,又做出了坑殺趙軍40萬降卒的行為。白起為何沒像商鞅、張儀那樣出逃呢——試問哪個國家容得下白起?

張儀的事蹟,並不比這兩人高尚,但他在結怨天下的過程中懂得給自己留條後路——魏國。

白起

西元前328年,張儀率領秦軍攻陷魏國蒲陽,之後張儀又勸秦王將濮陽還給了魏國,並讓他把一個兒子送去魏國當人質。

西元前322年,秦王假意罷免張儀的丞相之比特,張儀去到魏國並當上了丞相,一直到西元前317年才回國。

秦王讓張儀入魏,目的是讓他改變魏國的外交政策而與秦國連橫,事實證明張儀這五年做得很成功,他不僅讓魏王成了秦王的“忠臣”,還在魏國形成了一定的勢力。

戰國後期,魏國內部都是一片投降派的聲音,而投降派的聲勢多大,就代表張儀在魏國的影響力有多大。所以在西元前310年,張儀與新即位的秦武王不合,他逃難去魏國後不僅被接納,還當上了魏國的丞相。

舉鼎而死的秦武王

察覺危機的能力不同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商鞅在秦國保持了十多年。而在這十多年中,他也積累了巨量的仇怨。不僅秦國百姓都視他如惡魔,連統治階層的貴族們,也都想除之而後快。

商鞅走向結局之前的那段時間,已經是沒有成批的甲士當保鏢,他就堅決不出門了。這是因為秦人對他都恨得咬牙切齒、欲殺之而後快,當丞相當到這種地步,恐怕也沒誰了。

最開始,由於得到了秦孝公無保留的信任,商鞅尚能保證自己有個强大的靠山。但要命的是,秦孝公死後即位的秦惠王是商鞅的敵人。

商鞅的結局

在商鞅變法初期,秦人不接受新法,貴族們屢屢觸犯新法以挑戰商鞅的權威。為了保證新法的順利推行,商鞅决定在太子(後來的秦惠王)身上立威,他判太子之師公子虔割鼻子的刑罰,判太子之傅公孫賈臉上刻字的刑罰。

這件事轟動朝野,從此再沒人敢反抗新法,而秦惠王與商鞅的梁子算是成功結下了。

商鞅為何不在秦孝公死前離開秦國呢?大概是他捨不得在秦國的官爵與地位,像李斯一樣認為自己勞苦功高,以為秦“終不負我”。

白起被賜死有兩個原因,1、拒絕率兵攻打邯鄲,這一點可能大家都瞭解。2、與當權者範雎不合,這一點恐怕沒多少人注意到。

西元前259年,白起打贏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全部精銳,此時正是攻打邯鄲一舉滅趙的好時機。然而範雎怕白起滅趙後功勞會蓋過自己,成功說服秦王罷兵,白起被氣得辭職回家了。

然而過了一年,秦王又要攻打邯鄲,這次是王陵擔任主將。此次秦軍戰果很差,先是無法佔據優勢,秦王又增兵援助,還是無法改變秦軍戰敗的結局。

秦王想讓白起出山,但白起經過判斷,認為之前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現在諸侯又已經發兵救援趙國,秦軍再硬著頭皮進攻,必定要遭到失敗。

為了不毀自己無敗績的一世英名,白起堅決不出山。秦王只好派徵發更多大軍,派王齕再次圍攻邯鄲。而在邯鄲城下,魏公子信陵君帶領的魏、楚聯軍擊潰秦軍,此戰成了秦國的耻辱。

白起幸災樂禍地在私底下對人說:“秦王不聽我的建議,果然遭到了兵敗的耻辱!”這些話傳到秦王的耳朵裏,經過範雎的一番煽風點火,秦王最終決定賜死白起。

白起是被魏冉舉薦的,而魏冉又是被範雎搞下臺的……

相比於商鞅、白起,張儀實在是太能預知危險的來臨了。

秦惠王在世時,張儀就已經很不討太子(秦武王)的喜歡。而秦武王即位之後,雖然沒有立刻拿張儀開刀,但身邊整天整夜都有人凑到他耳朵邊說張儀的壞話。

張儀早就預料到危險的來臨,不等秦武王出手,就獻出了一條能幫自己脫身的良策:“我聽說齊王憎惡我,我在哪個國家,齊王必定要率兵打過來。現在你可以派我去魏國當丞相,到時齊國必定要向魏國宣戰,你可以乘諸侯內亂之機伐韓滅周,這樣秦國就能稱霸天下了!”

秦武王覺得張儀言之有理,立刻派他出使魏國,張儀也就此待在魏國不走了,還當上了丞相,一直到他逝世。

公園前350年的戰國

張儀入魏後,齊王果真向魏國宣戰,而在張儀又再次把齊王擺了一道,結果是齊王主動罷兵,張儀得以在魏國安享他最後的歲月。此事的具體過程我前篇文章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裡不多做贅述。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權力場中的人往往都會被眼前的好形勢所迷惑,最終失去判斷力,危機已經來到了他的眼前,而他的眼睛卻早已被已有的權力和財富所蒙蔽,最終一步步深陷泥潭而無法自拔。

而張儀這種人,玩弄七國君主於股掌之間,動搖天下如轉動地球儀那般簡單,在天下局勢的變換中總是佔據主導地位,而其他人只能被動地接受他的奸計,或者明知是奸計卻又不得不接受。

整個天下的節奏,都被張儀主導,由於有誰能撼動他呢?又有誰能威脅到他呢?他就像是當時的主宰,用一句話就能挑起戰火,再用一句話就能平息戰火,全天下都被他的奸計所蒙蔽,又有誰能蒙蔽他,而讓他走向死亡之路呢?

本文標題: 秦國三大功臣中商鞅和白起都被殺了張儀為什麼能相安無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0783103972379
相关資料
秦惠文王殺完商鞅之後秦惠文王為什麼不進一步廢除變法
對秦惠文王和商鞅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秦惠文王都已經把商鞅被處決了,秦惠文王為什麼不廢除商鞅變法?西元前338年,秦惠文王誅殺商鞅,秦惠文王的這個舉動,讓秦國的舊貴族們乃至其他六國的人都覺得:秦孝公的去世可能就意
標籤: 秦惠文王 商鞅 歷史 商鞅變法 秦孝公 秦國
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為何還拿不下一個董卓?
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董卓是東漢末年最早的逆賊了,當時各路諸侯還是擁護大漢天子的,囙此紛紛出兵討伐,但是十八路諸侯,卻沒能拿下一個董卓,這是為什麼?計算一下,總共36~48萬之間.軍事力量同董卓相比强很多。為什麼董卓未滅呢?十八路
標籤: 董卓 東漢末年 三國 歷史 袁紹 曹操
大澤鄉起義為何失敗?淺談背後的意義
淺談背後的意義,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陳勝吳廣的起義隊伍,揭竿而起後,很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陳勝被推選為王,吳廣為將軍。在這關鍵時刻,陳勝派到各地的將領以及混進起義隊伍中的舊貴族,自立為王,拒絕援助周文的主力。大澤鄉起義是歷史上第
標籤: 大澤鄉起義 歷史
馬超入蜀後卻泯然眾人,這是什麼原因?
馬超兄弟歸降劉備後,為前鋒兵臨錦官城下,迫使劉璋開城而降。其三,馬超歸蜀後,雖因其武勇、聲望、家世等列為“五虎大將”,但其對劉備事業的貢獻遠不如關羽、張飛、趙雲和黃忠。
標籤: 馬超 劉備 蜀國 三國人物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