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懷古迹·其三》:作者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這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於名邦,歿於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錶。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的思想覈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杜甫的《咏懷古迹·其三》,一起來看看吧!

《咏懷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注解】:

1、明妃:即王嬙、王昭君,漢元帝宮人,晋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明妃。昭君村在歸州(今湖北秭歸縣)東北四十裏,與夔州相近。

2、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後,從此不再回來,永遠和朔漠連在一起了。紫臺:猶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賦》:“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畫圖句:意謂元帝對著畫圖豈能看清她的美麗容顏。

5、環佩句:意謂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歸,只有她的魂能月夜歸來,故曰“空歸”。應上“向黃昏”。環佩:婦女裝飾品,指昭君。

6、千載兩句:琵琶本西域胡人樂器,相傳漢武帝以公主(實為江都王女)嫁西域烏孫,公主悲傷,胡人乃於馬上彈琵琶以娛之。因昭君事與烏孫公主遠嫁有類似處,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記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後人名為《昭君怨》。作胡語: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論:曲中的怨訴。


【韻譯】:

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

此地還遺留生長明妃的山村。

一別漢宮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塚一座面向著黃昏。

憑看圖漢元帝豈識月貌花容?

昭君佩帶玉飾徒然月夜歸魂。

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評析】:

這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於名邦,歿於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錶。囙此,主題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開始,“獨留”兩字,是怨的終結。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說:“咏昭君詩此為絕唱。”信然。

本文標題: 杜甫《咏懷古迹·其三》:作者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0695081204187
相关資料
杜甫《咏懷古迹·其四》:此詩推崇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關係
蜀主征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這首詩是推崇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關係。
標籤: 杜甫 諸葛亮 劉備 詠懷古跡 讀書 文化
杜甫《咏懷古迹·其五》:全詩議而不空,句句含情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進謁武侯祠而追懷諸葛亮。全詩以議論為主,稱頌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詩議而不空,句句含情,層層深入,蕩人胸襟、動爾情懷。但其中把漢室不能
標籤: 杜甫 詠懷古跡 讀書 諸葛亮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作者衝突心緒,溢於言表
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髮何。今日龍鍾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作者一生中兩次遭貶。全詩雖感歎身世,抒發悲憤,卻不敢面對當權,其衝突心緒,溢於言表。此詩或以為是“由南巴回來過江
標籤: 劉長卿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溢於言表 劉長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語言含蓄蘊藉,感情哀楚動人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長沙古屬楚國境。賈誼被貶長沙,居此雖只三年;全詩雖是吊古,實在傷今,借憐賈以自憐。語言含蓄蘊藉,感情哀楚動人。
標籤: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 賈誼 長沙 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