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朱祁鎮為何能復位成功?朱祁鈺為何沒能封锁?

景泰八年,石亨、張軏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復位。朱祁鎮復位後,改年號為天順。當天,朱祁鎮傳值逮捕兵部尚書於謙、吏部尚書王文。二月初一,朱祁鎮廢朱祁鈺仍為郕王,遷於西內。二月十九日,朱祁鈺去世,時年三十,以親王禮葬於西山,諡曰戾。那麼,問題來了,朱祁鈺有皇權,於謙手握重兵,為何還會讓朱祁鎮成功復位?

景泰八年,石亨、張軏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復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朱祁鎮復位後,改年號為天順。當天,朱祁鎮傳值逮捕兵部尚書於謙、吏部尚書王文。天順元年(1457年)一月二十二日以謀逆罪殺於謙、王文等人。

二月初一,朱祁鎮廢朱祁鈺仍為郕王,遷於西內。二月十九日,朱祁鈺去世,時年三十,以親王禮葬於西山,諡曰戾。由此,在奪門之變後,不管是於謙還是明代宗朱祁鈺,都沒有獲得好下場。那麼,問題來了,朱祁鈺有皇權,於謙手握重兵,為何還會讓朱祁鎮成功復位?

首先,在土木堡之變後,於謙升任兵部尚書,憑藉著成功擊退也先、守衛京城的戰功,再加上兵部尚書的官職,於謙確實執掌了明朝的兵權。比如明代宗朱祁鈺在位期間,各地出現叛亂時,都是於謙來安排調派兵馬的事務。另一方面,奪門之變發生在景泰八年(1457年),也即朱祁鈺已經在位八年了。通過這八年左右的時間,朱祁鈺掌握皇權,不是一比特傀儡皇帝。可是,朱祁鈺和於謙,一個掌皇權一個掌兵權,卻還是讓朱祁鎮輕易復位。

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在筆者看來,奪門之變和明朝初期的靖難之役存在一個相似之處,也即這都是明朝皇室內部爭奪皇位的較量。囙此,對於大部分明朝大臣來說,不管朱祁鈺當皇帝,還是朱祁鎮當皇帝,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明朝皇室的血統。

同樣的道理,靖難之役中,朱棣攻下南京之後,根本不需要再去平定其他地區,就可以登基稱帝了。與此相對應的是,不管是李自成還是清朝,攻佔京城之後,顯然不會意味著天下就唾手可得了。囙此,在奪門之變中,除了朱祁鈺的心腹,其他人自然不會為了他和朱祁鎮拼命。另一方面,恰恰是朱祁鈺的病重,導致他的心腹叛變了。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鈺病重,將石亨召到病榻前,親自殷殷囑咐。在病重之際,朱祁鈺想到的人是石亨,而不是於謙,這說明在朱祁鈺心目中,更加信任石亨,而不是剛直不阿的於謙。在此之前,朱祁鈺還將石亨加封太子太師等官職,這也體現出朱祁鈺對於他的器重。不過,石亨親眼看見朱祁鈺的病態,內心已經打起了主意,也即準備擁立朱祁鎮復位,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

至於奪門之變中的關鍵人物曹吉祥,是在明代宗朱祁鈺在位時,被加官至司設監太監,這說明朱祁鈺對於他也是恩寵有加的。結果,曹吉祥和石亨一樣,都為利益所驅使,選擇幫助被囚禁的朱祁鎮復位。在他們看來,幫助朱祁鎮復位,顯然可以更大的封賞。當然,最後的結果也如他們所願,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對石亨、張軏、徐有貞等人分別晋官加爵。

那麼,問題來了,掌握兵權的於謙,為何沒有攜手朱祁鈺封锁奪門之變?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景泰年間,朱祁鈺和於謙維持了表面上的和睦關係,但是,在內心深處,朱祁鈺還是不够信任,甚至猜忌於謙的。根據《明史》等史料的記載,奪門之變時,朱祁鈺突然聽到前面撞鐘擂鼓,立即問左右:“莫非是於謙不成?”意思是問是不是於謙謀反篡位了。

最後,在封建王朝下,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一旦握有兵權,無疑會遭到君主的猜忌。比如白起、韓信這樣功高震主的武將,其結局更是非常淒涼。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朱祁鈺甚至一度懷疑於謙謀反,這也是他對於謙不信任的直接反映。而就於謙來說,雖然握有兵權,卻也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在土木堡之變後,於謙等人支持朱祁鈺即位,乃是非常情况的應對策略,囙此明朝以朱祁鎮為太上皇,現在朱祁鎮和朱祁鈺爭奪皇比特,剛直不阿的於謙,既不是朱祁鈺的心腹,也不會和石亨等人一樣進行投機,所以其只能選擇沉默。

至於明朝的其他文臣武將,在奪門之變後,已經認可或者默認朱祁鎮的復位之舉,這就更讓於謙沒有干涉的資格了。如果真的貿然出兵,無疑會被誣陷為有謀反意圖。在奪門之變後,於謙對於自己的結局,其實早已心中有數,他淡然接受了被冤殺的結果。也即於謙沒有任何辯解,正如同孔子所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本文標題: 歷史上朱祁鎮為何能復位成功?朱祁鈺為何沒能封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0694983508750
相关資料
熊延弼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最後為何會死於宦官之手?
在明朝戰爭史上,熊延弼和袁崇煥是先後經營遼東戰場的名將。熊延弼是明末三朝老將,與孫承宗、袁崇煥並稱為“遼東三傑”,他把一生都奉獻於維護明朝邊境之中,卻因得罪宦官最終含冤而死。他死之後明朝日漸腐朽,乾隆皇帝稱,處死熊延弼是明朝在自掘墳墓。熊延
標籤: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清朝 努爾哈赤 歷史 魏忠賢
多爾袞到最後都沒有稱帝,是因為什麼?
我國古代歷史上,皇位無疑是最有誘惑力的東西。熟悉清朝的人大多知道多爾袞的存在,因為他的一生戰功赫赫。多爾袞作為清朝入關初期的攝政王,他的輔政為中國清朝的百年基業打下了堅實基礎。通過多爾袞的生平,多爾袞不直接稱帝的關鍵原因,我們可窺一二。
標籤: 努爾哈赤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攝政王 漢朝
歷史上陸抗與羊祜是何關係?他們之間有何故事?
羊陸之交,漢語典故。指彼此身處不同陣營的交情。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戰後,吃了虧的羊祜總結吸取了經驗教訓,提出了蠶食之策,即他認為陸抗雖年輕,作戰卻很有法則,可謂老謀深算,想要擊敗他不是朝夕之間的易事,
標籤: 歷史 陸抗 羊祜 三國 吳國 晋朝
神機妙算的大明開國功勳,劉基的傳奇一生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神機妙算的大明開國功勳劉伯溫的故事。50歲應朱元璋之邀重新出山,輔佐朱元璋一統大明江山,古稱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偉人。
標籤: 朱元璋 大明 明朝 歷史 張士誠 陳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