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糞便和尿液是臨床體檢中三大常規檢查項目之一。在臨床上,尿常規檢查更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初步檢查。怎樣解讀尿常規檢查報告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怎樣簡單地解讀尿常規檢查報告。
1、若尿在膀胱內貯存時間過長,中性粒細胞就會被破壞,釋放酯酶進入尿中,導致尿幹化學檢測結果白細胞呈陽性,顯微鏡檢查結果為陰性,這種情況下可採用幹化學分析儀檢測。
2、腎臟移植病人的排异反應可引起尿液中出現大量淋巴細胞,淋巴細胞無酯酶存在,幹化學分析結果為白細胞為陰性,顯微鏡下可見白細胞,應以顯微鏡檢查為准。
3、尿液中的紅細胞經常因腎病而被破壞而釋放血紅蛋白,囙此顯微鏡檢查不能發現紅細胞,血紅蛋白(隱血)幹化學分析呈陽性,此時將樣品加熱煮沸1 min,冷卻後再測定,若隱血仍不呈陽性,則以後者為准。
4、如果顯微鏡下發現紅細胞,但幹化學分析尿液潜血陰性,蒸餾水破壞試驗陽性,則可能是由於維他命C等還原性物質的干擾而假陰性,或者試紙無效,以顯微鏡下的結果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