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一天正常排便次數是5-10次,而寶寶大便减少和餵養的時間和管道有關,那新生兒發生大便次數少應該怎麼辦呢?下麵老資料網就為大家做相關介紹。
新生兒發生大便次數少怎麼辦
1、新生寶寶的大便次數是不定的,因為需要頻繁的排便才能將胎便排出,一般需要延續2-3天,每天3-5次,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但是此時如果寶寶出生後二十四小時沒有胎便排出或者排便的量與次數很少的話,爸媽應該引起注意,懷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導致糞便梗阻。
2、新增喂水量,促進水迴圈和腸道的蠕動。有可能因為身體缺水而大便乾燥導致的大便次數减少。
3、為寶寶進行按摩,新生兒的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好,有可能腸動力不足也會導致無力排便而次數减少,可以將掌心搓熱,然後放在寶寶的肚子上順時針和逆時針分別輕柔地進行按摩,促進腸胃蠕動,但需要注意還沒有脫落臍帶的寶寶不能進行按摩。
4、如果是奶粉餵養的寶寶可能會因為上火導致的大便乾燥,可以在寶寶喝的奶粉或水中加入奶伴侶,幫助寶寶腸胃適應,或者在兩餐之間適量為寶寶喂水。
5、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减少,媽媽可以適當吃點疏菜、水果,有幫助寶寶排便。
6、餵食的量太少,寶寶吃不飽,也會大便變少。這時就要注意新增餵食的量了。
新生兒正常的大便情况可參攷以下內容:
1、新生兒的胎便一般顏色呈現墨綠色,這是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面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所造成的。
一般來說,出生後6-12小時會拉出墨綠色胎便,但是早產寶寶可能會晚一點。這種墨綠色的胎便,一般需要2-3天,隨著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加入胎便慢慢排清,顏色才會慢慢變淺。
2、新生兒出生2-4天后,寶寶的大便顏色慢慢由墨綠色變到黃綠色,這種大便表明寶寶已經開始消化最早吃到的母乳或配方奶,寶寶的腸道功能能運轉正常。
3、當胎便排清後就逐漸轉向金黃色的正常階段。
發現新生兒大便次數少的情况時,首先要去排除病理的原因,如果寶寶的身體正常,可以通過調節飲食和餵養的管道來做出處理。如果是寶寶的身體原因造成的大便减少,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