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預防效杲主要取決於機體所產生的抗一HBs的滴度。一般認為,如杲接種疫苗後抗一HBs滴度超過10個國際組織/昇,即具有保護意義。
若低於10個國際組織/昇,則應再進行加强注射。經3次接種後不產生抗-HBs者稱為無反應,抗一HBr的滴度<10個回際單住/昇者稱為低反應。影響乙型肝炎疫苗接種效果的因素很多,與性別、年齡、個體差異和機體免疫狀態等都有密切關係。嬰幼兒效果較成年人好,青年人比老年人效果好。女性較男性抗—HBs陽轉率高。有免疫缺陷者抗―HBs陽轉率明顯低於正常人。疫苗的接種劑量、注射部位和時間也直接影響接種效果。上臂三角肌注射,抗―HBs滴度明顯高於臀部肌內注射者,推測可能是臀部脂肪層較厚,注射到酯肪層的疫苗吸收差,影響抗―HBs的產生。大劑董較小劑量效果好。新生兒第一針必須在出生24小時內注射,最好於出生後6小時內注射,若超過48小時,則預防效果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