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發燒大家都很熟悉,發燒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發熱。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發熱的經歷。正常人的體溫在36-37C之間。這是我們的機體內的一個專門管理體溫的機构一人體溫調節中樞在起的作用。當機體在致熱原作用下或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時,使產熱過程新增,而散熱不能隨之新增或散熱减少,這時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稱為發熱。發熱是臨床常見的症狀表現之一,當體溫在37.3-38C時為低熱:
38.1- 39C時為中度發熱:39.1~41C為高熱:41C以上為超高熱。
發熱常見的伴發症狀
發熱可以有伴發症狀,不同疾病伴發的症狀有所不同,那麼常見的伴發症狀是什麼呢?
寒戰:發熱時全身肌肉顫抖稱為寒戰,高熱總是和寒戰聯系在一起,寒戰常見於大葉肺炎。敗血症、急性膽囊炎。急性腎盂腎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鉤端螺旋體病,急性溶血、輸血反應。藥物熱等.
出血:發熱伴皮膚黏膜出血可見於重症感染,某些急性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敗血症、流行性出血熱、班疹傷寒等。也可見於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嚴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