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最常看的就是紅細胞和白細胞等數據,那麼,尿常規該怎麼看呢?又該如何判斷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麵的內容吧!
尿液檢驗為無創傷性,取材方便,對腎臟和尿路疾病、肝膽和胰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如內分泌性、代謝性、出血性、腫瘤性疾病等可以提供非常有價值的資訊。尿常規是指尿液中一些固定組合名額的統稱。尿常規檢驗是醫學診斷中最常用的檢驗項目之一,其目的是瞭解機體泌尿系統的一般情况和改變,以及其他臟器的疾病對腎臟功能有無影響、藥物治療對腎臟有無影響等,囙此是需要經常觀察的一組名額。尿常規檢驗一般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體、尿比重、酸鹼度、尿膽紅素、尿膽原、亞硝酸鹽、紅細胞(潜血)和白細胞。尿常規檢驗中各名額都代表不同含義,尿蛋白定性如果出現陽性結果,應進一步檢查或複查,持續陽性結果特別是加號(+)較多提示可能患有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結核、腎腫瘤、各種原因引起的腎病綜合征等等;尿糖測定正常人多為陰性,偶然一次測定尿糖陽性,並非可以確定患有糖尿病。確診糖尿病還應根據臨床症狀和血糖等項目的測定結果。尿糖陽性結果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腎性糖尿病等;此外暫時性糖尿常見於下列情况:靜脈大量輸入葡萄糖、進食大量碳水化合物、顱腦外傷、腦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時可出現暫時性糖尿,一次性食人大量糖類食物,可能會在尿中檢測出尿糖。偶然一次出現尿糖應進行複查,以確診是否有糖尿病。尿比重的測定對瞭解腎臟的濃縮和稀釋功能很有用處。正常人尿比重可因飲食和飲水,出汗和排尿等情况的不同而有較大的波動,但都在正常範圍內。
尿沉渣檢查是將尿液離心後通過顯微鏡來觀察尿液中極其微小的或數量很少的由腎臟或泌尿系統排出的有形成分,它們主要是一些紅細胞、白細胞及各類管型、結晶、上皮細胞等。如顯微鏡每個高倍視野下紅細胞數量超過3個或持續出現1~2個為鏡下血尿。在顯微鏡下可根據紅細胞的形態區別是腎小球性血尿還是非腎小球性血尿。對於女性要排除在月經期前後1~3天的影響;白細胞增多常見下泌尿系統的化膿性炎症,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結核或泌尿系感染等;管型是一種在腎小管內由蛋白質沉積後並包裹不同的細胞或者其他物質而形成的管狀物,被稱做管型。管型的出現與腎臟疾病有密切關係。結晶是各種化學藥物和物質在尿液中的結晶,其出現有助於臨床醫生進行診斷。根據尿常規檢查結果的提示,總檢醫生可以給出相關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