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蜜蜂能賺錢嗎?90後高中畢業小夥,靠養蜂年收益超6萬元!

今天和大家講一個養蜂的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叫滕明華,高中文化,有三年外出務工的經歷,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得了一群野生中蜂,從此便開始了零科技養蜂之路,到現時發展成擁有40群蜂的小型養蜂場,年均收益超過6萬元。

今天和大家講一個養蜂的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叫滕明華,高中文化,有三年外出務工的經歷,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得了一群野生中蜂,從此便開始了零科技養蜂之路,到現時發展成擁有40群蜂的小型養蜂場,年均收益超過6萬元。

一、務工之路

滕明華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在上高中時便輟學成為了外出務工群體中的一員,在外出務工這三年中他就像候鳥一樣,年前十幾天回到農村的老家,年後又回到都市裏打工,三年的務工生涯幾乎沒有賺到錢,用他的話說賺的錢基本都在過年時的往返中開銷了。

二、偶得蜂群

2012年的滕明華並沒有繼續外出務工,而是準備在農村搞一搞養殖,沒有確定做什麼養殖項目時他和其他人一樣在田間幹農活,突然他看到黑壓壓的一群蜜蜂飛到了田間的一棵樹上,意外的驚喜讓他丟下鋤頭便跑到樹下,最後他用一個斗笠將蜂群收了回來。

三、初次養蜂

蜂群收回來後他便傻眼了,這東西怎麼養呢?在此之前他對蜜蜂的一無所知,而且村裡也很多年沒人養蜂了,最後在一些村裡老人的描述下他將蜂群養在了一個圓桶裏,之後每天外出幹活時他都會蜂桶前觀察一會兒,蜂群在他精心的管理下當年便分成了三群。

四、遭遇坎坷

人生到處都是坎,就看你能不能邁過去,2013年的冬季滕明華發現有一箱蜂只剩下黑色蜂了,和其他兩群蜂也很大的區別,而且這群蜜蜂的數量也越來越少,急得他團團轉卻有束手無策,最終這群蜜蜂還是死了,直到2014年冬季他的蜂群也總共才發展到5群。

五、學習科技

2015年偶然在一檔電視節目中看到了別人養蜂,此時他才知道原來養蜂有很多門道,當天他就到縣城買了養蜂相關的書籍,之後的日子裏他白天幹農活,晚上看書研究養蜂科技,直到今年他才知道他養的蜜蜂叫中蜂,而且他也知道之前死的蜂群是因為失王了。

六、活框養蜂

根據書上的講述滕明華决定將蜂箱改成活框蜂箱,說幹就幹,他想辦法從網上够買了一個蜂箱,蜂箱到手後他便將其中的一群蜂轉移到了蜂箱中,到此刻他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養蜂,活框蜂箱中蜂群的所有動態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想圓桶蜂箱那樣盲目養蜂了。

七、快速發展

在之後的滕明華將蜂箱全部改成了活框蜂箱,同時也加强了對蜜蜂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此之後他再也沒有死過一群蜂,到2015年底蜂群數量達到了10群,2016年蜂群數量達到了30群,2017~2018年蜂群數量一直控制在40群左右,他說多了蜜蜂也采不到蜜。

八、展望未來

2018年滕明華養殖的40群中蜂總的產蜜量超過400斤,當地的中蜂蜜價格一斤在150元以上,也就是說2018年他養蜂收益超過了6萬元,對於未來他也做好了詳細的規劃,他計畫在2019年再繁殖40群蜂搬到其他地方養殖,並希望之後每年按40群的數量增長下去。

本文標題: 農村養蜜蜂能賺錢嗎?90後高中畢業小夥,靠養蜂年收益超6萬元!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9633070731728
相关資料
怎樣合併蜂群最安全?像這樣操作,輕鬆就將兩群蜂合併成一群蜂!
合併蜂群是養蜂生產中比較常用的操作,比如蜂群失王且無單獨成群價值時一般將其合併到其他蜂群中,又如在大流蜜期將弱群合併成强群來提高採集效率,但有些養蜂新手對如何合併蜂群可能尚不瞭解,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如何合併蜂群吧!
標籤: 王群
養蜂人為什麼越來越少?難道養蜂不賺錢,真相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養蜂人在很多人眼裡是“甜蜜”的事業,一年四季都過著與花鳥為伴的清閒日子,實際上養蜂人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光鮮”,其中的艱辛估計只有養蜂人自己能體會到,有些年輕人甚至寧願外出務工也不願養蜂!
標籤: 蜂蜜 養蜂 奇聞軼事 社會萬象
蜜蜂怎麼快速繁殖?按這幾個步驟管理,快速將蜂群繁殖成為强群!
强群是養蜂獲得高產的必要前提,同時强群也是蜜蜂適應自然的基礎,也就是說强群不但養殖效益要高得多,而且在蜂群管理上也要省心得多,囙此快速將蜂群養成强群是養蜂人必須掌握的基本科技,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蜜蜂怎麼快速繁殖吧!
標籤: 蜜蜂
蜜蜂怎麼養繁殖才快?搞好這5個“必須”,蜂群繁殖得不要太快!
蜜蜂的繁殖速度是養蜂人最關心的話題,繁殖速度快的蜂群很快就能發展成强群,而强群又是養蜂獲得高產的必要前提,同時群勢越强的蜂群管理上相對也越簡單,囙此提高蜜蜂的繁殖速度是確保養蜂經濟效益的不二之法!
標籤: 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