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田徑類的運動,不管是短跑還是長跑,總之跟跑步有關的運動項目統統屬於田徑類,這樣說你懂了嗎。
跑步是什麼運動
田徑(track and field或者Athletics)或稱田徑運動,是田賽、徑賽和全能比賽的全稱。現代田徑運動的分類不同,主要包括競走、跑、跳躍、投擲以及由跑、跳、躍、投擲的部分項目組成的全能運動,共計四十多項。
田徑運動中以時間計算成績的項目叫徑賽;以高度或遠度計算成績的項目叫田賽;全能運動項目,則是以各單項成績按《田徑運動評分錶》換算分數計算成績。
跑步的最佳時間
其實鍛煉不一定要大塊的時間,白天抽時間也可以進行鍛煉。其中,午後2點到4點最佳。這是因為在午後的2點到4點,人體運動能力是最能達到高峰的。而此時陽光充足、溫度適宜、風力較小,是鍛煉的最佳時間段。
跑步小知識
30-39歲年齡組的人,12分鐘跑完的距離達不到1.5-1.8公里,說明鍛煉水准較差;如能達到1.8-2.6公里,說明鍛煉水准為良好;如能超過2.6公里,即達到優秀鍛煉水准。
40-49歲年齡組的人,鍛煉水准較差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為1.6公里以內;良好者為1.7-2.4公里;優秀者為2.5公里以上。
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則分別為1.5公里以內、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結果是不可能的,只有經常鍛煉才會提高鍛煉水准。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離再長也沒有多少益處。因為在中斷跑步的六天裏,身體組織已將跑步帶來的好處消耗得一乾二淨。囙此,一周內跑步不得少於三次。平常缺乏鍛煉的人,一旦决心開始經常性鍛煉後,往往運動過量,這樣會導致不良後果。
根據脈搏數位,不難分析出運動量的大小,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一般來說,跑步5分鐘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20次/分,跑步10分鐘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00次/分。如果脈率過速,必須减少運動量或放慢跑步速度。
跑步多久開始消耗肌肉
跑步一般30分鐘後會消耗身體肌肉。
跑步由於供氧充分,持續時間長,總的能量消耗多,是一項便於實行的有氧運動。當我們進行跑步運動30分鐘後,脂肪代謝才正式進入高速軌道,當儲備的脂肪消耗的差不多時,每天長時間跑步就會消耗身體肌肉。所以每天跑步不會長肌肉,而是能幫助我們减少身體脂肪。
因為20分鐘後脂肪開始氧化供能,肌肉中的蛋白質也同時開始供能了,這個過程不可避免,但是研究表明45分鐘後蛋白的分解速度會明顯提升,囙此不建議健身者跑步時間過長。所以採用中等强度45分鐘的有氧是最為合適的。
所以又想减脂肪又想增肌肉的朋友不要太擔心,只要控制好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個小時,還是沒有問題的。切記,在有氧運動後進行力量肌肉訓練,並在訓練後補充足够的蛋白質有利肌肉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