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竹節形的發展與演變

現存傳器中,見到最早的紫砂竹形茗壺為香港羅桂祥茶具博物館中收藏的陳仲美款束竹柴圓壺,壺底刻款:萬曆癸醜陳仲美作。近四百年來的紫砂壺竹節形的發展與演變,產生了以下幾種較有代表性的器型種類。此類造型多在幾何形壺體中出現,局部加入竹節形態或貼上竹葉等進行裝潢。將竹節形態變化重新加工組合。

現存傳器中,見到最早的紫砂竹形茗壺為香港羅桂祥茶具博物館中收藏的陳仲美款束竹柴圓壺,壺底刻款:萬曆癸醜陳仲美作(萬曆癸醜即1613年)。

近四百年來的紫砂壺竹節形的發展與演變,產生了以下幾種較有代表性的器型種類。

第一,自然形。此類茗壺形態是模仿自然界中的真實竹節。

第二,自然形與幾何形結合。此類造型多在幾何形壺體中出現,局部加入竹節形態或貼上竹葉等進行裝潢。

第三,自然竹節形態變異。將竹節形態變化重新加工組合。

第四,用竹片組合成壺體。此時的竹片形態已不完全寫實,而是經過概念性的加工處理,再組合而成。

第五,以自然竹節的原形進行創作。

現代紫砂竹節壺

鑒賞:此壺以上好的紫砂泥料製成。壺呈圓形,壺把、紐、流均作為竹節狀,壺身以鳥蟲篆刻“延年益壽”。壺面溫潤,器型古樸穩重敦實。為紫砂製品中的精妙之作

自然竹節形壺

自然竹節形態茗壺,一直是人們喜愛的紫砂壺形態之一。據已掌握的資料,竹節壺的製作由明代的制壺名家陳仲美開始。陳仲美生活在明萬曆至清順冶年間,婺源人,初造瓷於景德鎮,後至宜興改業紫砂。作品多仿生,善制紫砂文玩,並將造瓷技藝與紫砂技藝相結合,拓展了紫砂陶藝的表現範圍。香港茶具文物館羅桂祥珍藏的束竹柴圓壺仿自然竹節形態,極寫實,將一捆竹筒捆在一起,組成壺的身簡,流、把、紐均加工為竹節形態,整個造型較為精美,自然之趣喜人。

玲瓏八竹壺

無款。現藏於香港茶具博物館。觀其造型、裝潢方法,很像乾隆前期作品。壺體由八根竹段組成,竹段鏤空成竹葉形,流、把、紐也都為細竹竿形。更個造型虛實相間,在寫實的基礎上,新增了裝潢效果。

一捆竹太極八卦壺

此壺是晚於陳仲美約二百年的清嘉慶、道光年間的邵大亨作品。此壺由64根竹子組合而成,代表著六十四卦,功能之處又多了一些含義。它是根據《易經》中的有關內容製作的。《易經》的內容是以易象演變而出的,易象就是太極八卦,古人以為天地原是一混沌,混沌一分而為陰陽,由陰陽而生萬物。於是就有了天和地,晝和夜,日和月,男和女等。所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即為最原始,當然也是衍生萬物的根源。

清道光朝的自然形竹節壺,由以往多枝節組合演變為單一的竹節身筒,有一節、兩節或三節等,或方或圓。流、把、紐均為細小竹節,局部貼以竹枝、竹葉,加以裝潢,意境更佳。此類茗壺造型簡潔、概括,延續至今。民國初年的馮桂林,稍晚的朱可心,所制竹段茗壺也都舒展自然,生動飄逸。

資料標籤: 紫砂 文化 竹節壺
本文標題: 紫砂壺竹節形的發展與演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9204025270034
相关資料
紫砂壺製作的常用工具
宜興紫砂壺以其獨特的打泥片成型方法聞名於世。紫砂壺坯體成型是紫砂壺製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壺藝質量的優劣雖與原料加工及燒成工藝有關,但在很大程度上卻取決於成型的方法。紫砂壺成型工具不僅講究實用,而且還講究工具的質地及美觀。製作紫砂壺的工具
標籤: 紫砂壺 文化
紫砂壺裝潢之印花技法
在中國陶瓷中,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為了美化陶器,就已採用壓印、拍印和刻畫的方法來裝潢陶瓷,常見的繩紋,即是用繩子壓印出來的,其他的壓印是將已有花紋的實物當做模具在未幹的坯體上壓印出有規則或無規則的圖案。紫砂壺中的印花裝潢使用得不是太多,只是
標籤: 紫砂壺 印花工藝 陶瓷 文化
紫砂壺裝潢中的貼花技法
貼花是將模印或手捏塑的花形或裝潢部件用泥漿貼在紫砂壺體上。陶瓷中的貼花工藝在秦漢時期陶器的塑造中已使用。如秦俑坑內的大批珍貴的陶俑和陶馬,都是分別塑、印部件.然後粘接為整體,貼的技法使用佔有相當比重。唐代在貼花工藝上有所發展,並十分盛行,紋
標籤: 文化 紫砂壺
紫砂壺製作中的雕塑手法
裝潢工藝是提高傳統陶瓷質量和藝術價值的極為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宜興紫砂壺,因裡外不施釉,就需要有較高的製作水準及裝潢,以滿足不同層次使用者的需求。紫砂陶中的雕塑作為一種裝潢方法,在1976年7月宜興羊角山古窯址的發掘中就已出現。由靜止的雕塑器
標籤: 紫砂壺 文化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