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解說紫砂壺傳統成型工藝之掇球壺

掇球壺是紫砂壺的傳統款式之一,屬光貨圓器。此壺外觀呈紫棕色,砂質細膩,光澤深沉。造型十分簡練,只在蓋沿、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等的“燈草線”。壺體由許多圓形連綴堆棧,氣韻舒暢。紫泥是紫砂泥的三種基泥之一,也是製作紫砂壺的最主要泥料。紫砂壺是慢輪製作,需要手工拍打成型。“打身筒”是紫砂壺圓器的基本成型方法。


劉建平作品|掇球壺

掇球壺是紫砂壺的傳統款式之一,屬光貨圓器。此壺外觀呈紫棕色,砂質細膩,光澤深沉。造型十分簡練,只在蓋沿、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等的“燈草線”。壺體由許多圓形連綴堆棧,氣韻舒暢。入手觸感平滑,耐人端詳與揣摩。

---練泥---

紫泥是紫砂泥的三種基泥之一,也是製作紫砂壺的最主要泥料。出礦時的紫泥呈紫色、紫紅色,夾有微細銀點閃爍,並隱現淺綠色斑點,燒制後則呈現紫色或紫棕色。行內所謂“清水泥”,是形容泥料純淨無添加物,即指原礦紫泥。

一塊精選的清水紫泥,需要經過磨碾粉碎、千錘百煉,才能成為優質泥料,這是製作一把壺的首要基礎。具體來說,需先用石磨將泥料粉碎,然後過篩(最好用80目以上的篩),獲得細粉。

細粉加水攪合均勻,靜置一段時間,待泥料下沉,即可將水倒去,再加清水,攪合均勻,如此反復幾次,直到泥水清勻,這一過程叫做“水洗”。自然形成的礦泥,含有多種可溶性無機鹽,如鈉鹽、鉀鹽等,水洗的作用便是將這些無機鹽漂洗出去。若漂洗不淨,燒出的紫砂壺表面會有一層油光,視之可憎。富有經驗的紫砂藝師,會在採礦時取一小塊礦泥,放入口中略嚼。味苦而澀,說明礦泥含鹽量較高,不宜用來制壺,口味清淡而潤,才是泥中精品。

水洗之後,用布袋將濕泥摶出,做成一個個泥球,使其自然陰乾。接下來的關鍵步驟—“捶泥”了。優質泥料經由大木槌捶打,使泥質均和;再用大木槌橫著捶打並碾壓,排除泥裏的空氣。排氣一定要充分,否則在之後打泥片時會有氣泡冒出,處理起來較為麻煩,需用尖刀挑破氣泡,補上一小塊泥,再反復拍打。補泥處理不好,燒成胚體上就會出現難以彌補的瑕疵。

捶泥時還應注意方向不能亂,如果亂打一氣,會在燒制後的壺身上顯出不均勻的凹凸。正確的方法是捶到一定程度時,用刀切下兩側的泥,翻疊上去,在捶,如此層層疊疊,捶捶打打,反復數百次,最終得到方頭“熟泥”。

熟泥還不能馬上用來制壺,需將其搬至陰濕的角落(放置在缸中,用塑膠紙蒙上,在蓋以濕布,並注意更換濕布,以保持濕度),讓泥靜睡一段時間。這靜睡的過程,就是紫砂壺的“陳腐”過程。由於泥中含有較多水分,厭氧菌繁殖旺盛,促使泥中的有機物腐爛,新增了腐殖質的含量,從而使泥更有塑性。熟泥陳腐的時間越長越好,一般至少靜置三個月,才宜取用制壺。

---壺身---

紫砂壺是慢輪製作,需要手工拍打成型。相比借由軲轆的快輪製作,拍打成型的圓,得來很不容易。所以,純手工製作的紫砂壺,基本不可能得到正圓,可謂大异其趣。制壺著“心中有圓”,手嚮往之,即是追求圓滿,也能容忍缺憾,這裡面的智慧是耐人尋味的。

“打身筒”是紫砂壺圓器的基本成型方法。行內有“三年蘿蔔乾飯”之說,即是指傳統的學徒工需要苦練三年,學習打身筒,因為這是製作紫砂壺的基本功。

首先根據器形大小,取用適量泥料。製作這把掇球壺,大約使用泥料三斤。再用木搭子的圓側面而有序拍打,注意手腕捎帶一點“轉”的動作,使泥片均勻的延展開來。拍打至泥片厚度為2.5毫米左右,再用木搭子的底面繼續拍打。木搭子的底面也非完全平面,而是微微有些凸起,如此設計的用意在於避免拍打時底面粘住泥片。底面拍打的目的是取平,在泥片延展充分的基礎上做細微調整。

泥片拍打完成後,依掇球壺的身筒高度裁出泥片的寬度,在圍片上圍出圓形身筒。注意介面處必須斜切45度角,以獲得較大的橫截面,新增粘貼的牢固度。壺身能否承受拍打的壓力,介面處的處理非常關鍵。切口後取一支毛筆,蘸上清水,先在布上略舔一下,取得合適的蓄水量,再在介面處快速刷過,緊接著用手指從上至下撚搓,從而使得兩端自然吻合。

介面處理好後,就可以開始打身筒了。拍打的力度須均勻變化,由輕,漸重,再重,再漸輕。拍打的震動使泥中的細小顆粒泛出表面,逐漸形成郵寄的斷面結構,為壺體表面的包漿效果做好基礎。

打身筒時先拍底口,裝上底片;在拍上口,裝上滿片;底片與滿片大小會有細微差別。但確是從同一矩車劃出來的,其訣竅在於“晾泥”。所謂“三分做,七分晾”,就是形容制壺人對泥性的把握、對泥的軟硬程度的掌控。滿片比底片晾的時間較長,收縮的程度稍大,所以滿片要比底片略小一些。同一泥片,正反使用也會有細微差別,因為矩車上的釘子總比刀子長一點,所以劃出來的泥片必然是上大下小,只是這其中的差別微乎其微,懂得利用這極微差別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上底片、滿片時需要用到“脂泥”。脂泥的質感類似牙膏,他是製作紫砂壺不可或缺的粘合劑。裁切泥片剩餘的邊角料,大可以再加以利用打成新的泥片,最為零碎的部分,便可以加工成脂泥。這種“物盡其用”的做法,反映出制壺人對紫砂泥的珍惜,也是手工行業沿襲下來的美德。

製作脂泥的的具體方法是:將零碎的泥料放入一個容器,兌上過量的清水,進行“養泥”。一段時間後,泥料吸收了足够的水分,變得稀爛。取出,放在板上,用一根細長的竹棍快速攪拌,這個動作與泥瓦匠調製水泥有異曲同工。一直打到泥漿即為均潤,完全沒有硬顆粒為止。

利用脂泥漿底片、滿片分別粘接到身筒上之後,壺身成為了一個封閉的空間,只是在滿片中央有一個矩車劃片時留下的小孔。此時可先用木搭子在壺身上拍打幾下,使壺形開始膨脹;接著朝孔內吹一口氣,然後立即用脂泥封住。隨著泥中的水分漸漸揮發,泥分子密度變大,形體開始收縮,於是就對壺中的空氣形成一股壓力,空氣隨著往外推頂,“兩强相爭”,壺身形體由此漲的非常飽滿。待其漲到一定程度,再用木拍子用力拍打(此時的拍打聲須象打小孩屁股那麼響脆),促其再漲,由此可以得到形體張力,是拉胚法所不能企及的。

掇球壺的壺身,需有肩、肚、腹之身段。肩部無生硬轉折,而以泥為內在骨肉,形成溜肩曲線。肩向上略收,形成頸部,肩下則緩緩過渡到肚腹。肚腹須給人圓滿的視覺感受,即不能癟下,也不宜大腹便便,囙此,肚與腹的結合應處理為圓弧線與抛物線的相連。在製作過程中,肩、肚、腹的形成都是藉助特殊的工具,靠極細膩的手法,反復琢磨而成。肩部處理俗稱“殺凹”,是用一根具有特定弧度的竹棍,一絲一毫擀過去,擀出一條反弧線。再用一把勒子,騎在肩上,緩緩的勒一圈,使弧線均衡而飽滿。肚、腹部的處理,也是專門的工具。一個優秀的制壺藝師,首先必須是出色的工具製造著。在製作工具時,甚至在挑選製作資料時,制壺的思路便已經成竹在胸了。

---嘴與把---

紫砂壺的嘴與把是在壺身完成後添加上去的,制壺者所追求的,是將嘴、把與壺身精美合一,使嘴、把仿佛從壺身上自然長出,且氣息相同,韻味無窮。能否達到這一境界,在於“琢嘴把”的功力。

嘴與把的製作要兼顧美觀與實用。以壺嘴來說,上下兩條曲線不宜取同樣的弧度,否則視之極為呆板。在具體製作時,靠手指細細的捏灣泥條是很難達到靈動效果的,此壺嘴的做法是:先將搓好的泥條慢慢彎成大致的曲度,然後用左手托住較細的一端,右手大拇指捏住較寬的一端,一劑,再一頂,利用泥本身的張力自然形成一定的曲線,並且嘴口的圓是扁圓,與壺身相呼應。

在實用性方面,好的壺嘴必須出水流暢,所謂“七寸注水不泛花”。因為在製作的過程中,一則要使壺嘴內壁光滑通暢,出水網眼面積約是嘴口面積的三倍,以使注水時形成一定的衝擊力;二則要對嘴口部分進行進一步修整,壺嘴的線條延至嘴口時,不可一刀切了事,而是要委婉地轉入口內,俗稱“回頭”。

當然,在塑形之前,先要用挖嘴尖刀將壺嘴挖空,挖的厚薄尺度須掌握好:既不能挖的太薄,否則泥條會開裂:也不能留泥太厚,否則出水不能流暢。


壺把的製作也有訣竅。剛剛錯好的泥條十分柔軟,輕輕拎在手上,手微微一轉,泥條自然彎曲,順勢往板上一盤頭端一摁,尾部一捋,再用刀子一切,就形成了一條極富生命力的壺把。壺把下端入身處,不可僵硬如釘子一般直愣插入,更不宜拖拉如喇叭狀,稍有出入便俗不可耐。

嘴與把分別做成後,先將他們分別裝在壺身上,粘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要使嘴巷子口在一條直線上。

嘴、把粘好之後,就可以開始細緻的“琢嘴把”工作了。先在嘴、把與壺身連接處添加適量的泥料,泥加的太多會顯臃腫,少則零丁。

---底與蓋---

紫砂壺的底足有平底、一捺底、假底、釘足底四種。這把掇球壺的底部屬於假底,用“挖足法”製成,即在身筒成型後,在底面上在附加一層泥片,挖去泥片中間部分,留下四周一圈作底足。“挖足”完成後,還必須將對底足上每一個轉折進行修潤,使底部無直角、死角,講究氣韻連綿不斷。

壺蓋有三部分組成:蓋沿,蓋沿以上的凸起部分,和蓋沿以下的子口部分。蓋沿與口沿是緊密關係的兩條圓弧線,仿佛兩片嘴唇相依。在製作過程中,形成蓋沿的泥片叫做“蓋片”,形成口沿的泥片叫做“線片”。蓋片與線片時同時打制的兩個泥片,但打制時需要注意一片打的稍薄,一片打的稍厚。

蓋沿以上的凸起部分是用虛坨壓制出來的,凸起程度依據壺身高度而定。壺蓋子口的長短頗為講究,既不能淺也不能深。

---壺鈕---

此壺的壺鈕處理為扁圓形,取下蹲之勢,上部呈圓弧形,下部較扁平;唯此,在合理的視覺關係下,壺鈕在觀者眼中才會顯現飽滿的圓形,看起來反倒像一個浮在空中的氣球,似與護體相脫離。壺鈕難有蹲勢,又非趴伏在壺蓋上,而是以弧線轉出一小段頭部,既便於提拿壺蓋,又可避免燙手。

如此精緻的壺鈕,製作時靠的是極為講究的工具—“的按子”。壺鈕的具體的做法是:先將頂針戳入錯好的泥條中,注意不要戳穿。泥條的直徑應比壺鈕的直徑稍大一點。頂針的一端頂在人的腹部靠近肚臍眼的位置,左手轉動泥條,右手持穩的按子,壓在泥條前端,大約蹭三下,鈕便成型了。接下來需要在壺鈕的頂端中央戳一個小孔,然後翻轉過來,取一把小彎刀,挖出一個狹長孔洞。再取一根象牙籤,先用尖的一頭正反兩面捅一捅,使孔洞的避免更光滑;然後用象牙籤的圓頭,在小孔的頂端輕輕一轉,使孔沿處亦呈圓弧形,手法極為考究。有此孔洞,水氣才能通暢。最後將壺鈕安在壺蓋的恰當位置,用一把專門卷“的脚”的小小鐵尖刀蹭出一條反弧線,這條反弧線與脚的反弧線恰好是吻合的。

細看可以發現,此壺的壺鈕恰好是壺身的縮小與反轉,作者的功力由此可見一斑。起承轉合,畫龍點睛,整把掇球壺至此畫上圓滿的句點。

圖文:網絡

資料標籤: 紫砂壺
本文標題: 圖文解說紫砂壺傳統成型工藝之掇球壺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9203286739368
相关資料
如何看待“半手工”?不能以偏概全!
紫砂藝術是一個總的範籌,也沒有必要去過份強調全手工、半手工,即便用模具在製作,模具還是在制壺初級階段應用,大量工程還是靠全手工在做,也應該算全手工。由此可見,全手工半手工並不是鑒別好壺的標準,是要多方面相結合而論的。看壺,不能以偏概全。
標籤: 紫砂
初識紫砂古法練泥
《陽羨茗壺系》記載“造壺之家,各穴門外一方地,取色土篩搗,部署迄,弇窖其中,名曰養土。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真正的黃龍山原礦,伴生礦非常豐富,經過入水洗刷,去除表面的雜土,礦料的結構層次會一目了然。一些黃龍山原礦的成品質地顯得很純正,就是因
標籤: 紫砂
紫砂柴燒工藝,誕生出絕無僅有的紫砂壺
可對於只有幾百年歷史的紫砂也有這一現象,在不同的溫度之下紫砂壺展現出的顏色肌理也千差萬別。紫砂壺最早也是利用龍窯柴燒的燒制方法進行燒制。說紫砂柴燒又不得不提龍窯,龍窯又稱柴窑,坐落於宜興市丁蜀鎮前墅村,建於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20
標籤: 紫砂壺 陶瓷 絕無僅有
幾種常見的經典紫砂貼花裝潢工藝
貼花是紫砂壺傳統裝潢技法之一,是指將紫砂泥『模印或捏塑』成裝潢部件,然後貼於壺身裝潢壺體。貼花裝潢極富觀賞性,不同的器形和造型,在貼花的運用上按裝潢題材來定,形成效果也不同。小編總結了幾種經典的紫砂貼花裝潢,一起來看看。模印貼花以花面、回紋
標籤: 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