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紫砂壺為何如此“溫潤”?

大紅袍泥料收縮比幾乎達紫泥系的三倍,製作時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於增添紅泥豔潤調色之用,為傳說中具神秘色彩之精品朱泥之一。大紅袍泥料的壺手感輕是嗎?因冷熱收縮較大,故應於使用前確實溫壺之動作;沖養日久,溫潤而富深度,美不勝收令玩家愛不釋手。

大紅袍泥料收縮比幾乎達紫泥系的三倍,製作時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於增添紅泥豔潤調色之用,為傳說中具神秘色彩之精品朱泥之一。


工藝特色:

用產於宜興的大紅袍泥料,經過多道工藝程式反復製作而成。民國徐珂在文中描述道:“泥初出山時,大如煤塊。舂以杵,必數次,始取其較細者,浸之於池,經數月,則粗分子下沉。其最上層,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這是一種典型的手工加工方法。

範澤鋒『禪泉•般若•立香』原礦大紅袍

大紅袍紫砂壺特徵:

大紅袍泥料細密,手感柔和,紅豔奪目,氣質高雅,其喜氣的味道可以和朱泥媲美,為比較稀少的泥料之一。

燒成後顏色溫潤橙紅,熱水沖淋立現嬌嫩鮮紅特色,神秘迷人。如荷花池間玉立、若冬梅雪中含苞,卓爾不群,風韻令愛壺人神醉。泡養日久,溫潤而富深度、層次變化,美不勝收。泡茶水色好,終極養成玉一般的質感。

燒制難度高,短劇成品率高時也僅在60%,中大品紫砂壺極少。經常遇到一窑3把壺全部燒裂的情况,令人扼腕痛惜。

楊軍保作品《玉乳》原礦精品大紅袍

特點:質感綿密,緊實細緻,紅潤豔麗,是紫砂泥料中的精品。泥中含少量原礦顆粒,沖淋熱水後會色變,養壺時很容易顯現出包漿。

大紅袍泥料的壺手感輕是嗎?

這個也不一定,因為跟泥料篩泥的目數,壺壁的厚度,壺的大小都有關係。

總結一下,大紅袍紫砂壺特徵那就是:泥料稀少、成型難、報廢率高、泥料精細溫潤、容易泡養。

惠祥雲作品《茄瓜》原礦大紅袍朱泥

沖泡建議:

因為泥質細密,整壺的透氣性不及段泥和紫泥等,也正因為其這“缺點”才造就了她的最大特點:泡茶時不會奪茶香味。此泥料製作的壺,適合泡烏龍茶、鐵觀音、岩茶等有特殊香味的茶葉,對於其他的茶葉也適合。適茶性廣。

惠祥雲作品《長樂》原礦大紅袍朱泥

大紅袍紫砂壺燒成後,朱紅微嫣具綿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溫潤度中等;大紅袍紫砂壺用熱水沖淋立展嬌嫩鮮紅特色,壺身遊移紫光遽現,神秘迷人風韻令愛壺人神醉,實堪名列精品級名朱泥而無愧!以之沖茗之茶湯明亮活潑、快意果决、易展揚香而聚甘柔甜,時間之掌控要求較高,乃茶藝高手不二之器。

因冷熱收縮較大,故應於使用前確實溫壺之動作;沖養日久,溫潤而富深度,美不勝收令玩家愛不釋手。大紅袍色澤上多了一份明亮與清新,色澤豔麗動人,形象又實用、憨厚、精緻,清新的造型總是容易打動每一個人的心。

徐偉强作品《供春》原礦大紅袍朱泥


資料標籤: 大紅袍 紫砂壺 文化
本文標題: 大紅袍紫砂壺為何如此“溫潤”?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9202716367549
相关資料
淺談-那些年被傳的神乎其神的降坡泥
談到降坡泥總是被大家傳的神乎其乎的,很多人被誤導的更是一頭霧水。其實降坡礦砂並沒有那麼神奇也並沒有達到稀世珍寶的級別。但就其與大礦層的紫泥比較,降坡泥確實是相對稀少的。因為主要是在降低該路段的陡坡工程中發現的,大家習慣稱之為“降坡泥”。總是
標籤: 降坡泥
【詳解】紫砂朱泥知識
一.朱泥的盲區: 古代的朱泥與現代的朱泥所開採的礦源是一樣的,它們在地殼幾千年才形成,囙此一百多年前的朱泥並不會優於現在開採出來的朱泥。明清朱泥優於現代朱泥的僅在於更具有歷史意義而已。朱泥屬於紫砂紅泥中的一種,含鐵量極高,是紅泥中之精品。
標籤: 紫砂 文化
紫砂原礦顏色及煉製後色澤的不同
平時在與壺友溝通中,有壺友問,紫砂原礦的色澤和最後作品的顏色有什麼不一樣?是不是紫砂礦是什麼色澤,燒制出的紫砂作品就是什麼色澤?為清晰的回復這個問題,小編找了一些資料,並整理成以下圖文,供朋友們鑒賞。
標籤: 文化
全面詳解紫砂泥料:清水泥、底槽青、紅皮龍……
宜興的獨特材質——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興這個陶都名片。他們創造的寶貴財富和一件件留存於世的精美工藝品,就是工藝的證明、品質的的證明。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不含他料的紫泥
標籤: 清水泥 紫砂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