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尺蠖茶尺蠖第三、四代是全年的主害代。今年第三代的發生特點是:蟲量偏大,2、3齡幼蟲發生期較第一、二代長。預計第三代田間2、3齡幼蟲高峰期(即防治適期)總體在7月2日至7月12日。若第二代(即6月上旬)防治效果較好的茶園,此代的防治適期應在7月9日至7月12日;若6月上旬未防治而在6月10日後才防治的茶園,防治適期應掌握在7月2日至7月6日。藥劑可選用2.5%功夫(每畝25毫升)、2.5%敵殺死(每畝25毫升)、綠宇牌0.5%苦參堿(每畝50毫升),上述農藥噴藥後的安全間隔期均為7天。此代不宜使用茶尺蠖病毒、天王星。二、茶毛蟲茶毛蟲近年來發生面積逐年擴大,影響正常的田間工作,預計第二代的發生面積將進一步擴大,發生蟲量亦多於第一代,務必引起廣大茶農重視。預測今年第二代田間防治適期在7月中旬,藥劑可選用80%敵敵畏(每畝70毫升),藥後安全間隔期7天。三、茶刺蛾茶刺蛾是一種發生面積較廣的茶樹害蟲,今年的發生程度與去年相近。第二代田間防治適期在7月下旬,藥劑可選用2.5%敵殺死(每畝15毫升)加80%敵敵畏(每畝50毫升),藥後安全間隔期7天。四、假眼小綠葉蟬假眼小綠葉蟬第一峰為害期一直可延續到高溫乾旱期來臨之前,一般在7月上旬還有較多蟲量,尤其是高海拔茶園,仍處在蟲量高峰期。在夏茶採摘後,防治其他害蟲時應結合防治之。藥劑可用10%吡蟲啉(每畝20克),藥後安全間隔期10天。五、其他害蟲茶柳丁癭蟎,6月份沒有防治而蟲量較大的茶園,應抓緊在高溫乾旱來臨之前防治之。尤其是幼齡養蓬茶園更要注意,以免造成大量落葉。藥劑參照情報第三期。長白蚧,第二代長白蚧田間防治適期在7月20日前後,藥劑選用10%吡蟲啉(每畝30-40克),每畝噴灑藥液量不應少於3背包,藥液應主要噴灑在茶樹中、上部枝、葉上。椰園蚧,第二代防治適期在8月3日至8月8日,採用藥劑、用量、噴灑方法同長白蚧。具體噴藥時間應查看茶樹嫩葉開始出現針頭大退色黃色斑點,枝葉上還有大量黃色會爬行的小蟲(初孵若蟲),此時噴藥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