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生物學特徵:茶樹莖葉與花果生育的關係

茶樹營養生長的結果,擴大了樹冠與葉面積,發展了根系,促進了物質代謝,從而導致了生殖器官的形成,促進了花果發育,使茶樹能有效地繁殖後代。茶樹的莖葉生長和花果生長之間相互轉換的關係,還和光照、溫度、水等環境因素,生態條件、群體結構以及品種特性等有關。
樹莖葉生長與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茶樹營養生長的結果,擴大了樹冠與葉面積,發展了根系,促進了物質代謝,從而導致了生殖器官的形成,促進了花果發育,使茶樹能有效地繁殖後代。當營養器官消耗養料多,生長旺盛時,生殖生長就受到抑制;相反,當茶樹開花結實過多,莖葉生長就相對减少,但在茶樹有機體養料豐富、代謝協調的情况下,營養生長旺盛時也會促進生殖生長,使開花結果新增。這些情况,與茶樹體內物質代謝有關,例如,當體內的碳代謝旺盛時,開花結實就多,而當氮代謝旺盛時,就有利於芽葉等營養器官的發展。囙此,當重施氮時,營養生長就旺,生殖生長相對受到抑制;當磷、鉀營養新增時,生長中心偏向花果發育,芽葉產量相對减少。如果這時摘除花蕾,迫使營養物質集中運向芽葉,就又能促進營養生長。


茶樹在年生育週期中,其營養物質代謝的分配,隨生長中心而轉移,當春芽萌動開始,養分即源源不斷地運向新梢。芽葉生長到一定基礎後,花芽開始分化,體內養分又逐漸分送到花芽部分,以供生殖生長需要。在花果生長旺季,茶樹吸收的磷素中幾乎有一半運向生殖器官,運向新梢的僅占總量的35.3%;而在莖葉生長旺盛的春季,磷素吸收總量中約有80%以上是運向新梢部位;在10月以後,吸收養分則大部分運往根系。囙此,對多次開花結實的茶樹,在個體發育過程中,都處於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交替進行的過程,而營養物質的輸導方向,對生長中心的轉移起著調節和控制的作用。


在茶枝上的分配(圖略)


茶樹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中心的交替現象,還表現在生理機能的變化方面。例如,在花芽分化、幼蕾大量形成時,正是春梢生長進入相對休止期,形成層的活動明顯下降,6~8月份茶樹的光合和呼吸作用等生理功能都達到了年週期中的最高水准,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量也最多,以後生理機能就逐漸下降。


茶樹的莖葉生長和花果生長之間相互轉換的關係,還和光照、溫度、水等環境因素,生態條件、群體結構以及品種特性等有關。如在不同群體環境條件下,適度植改變了茶樹生態環境,使生殖生長受到抑制,花果產量就會相對减少。又如對於採收芽葉為主要目的專業茶園,為獲取優質高產的茶葉,應採取重施氮肥,配施磷、鉀肥,合理灌溉,及時勤采,秋季留葉,並運用乙烯利疏蕾等措施,使營養物質集中輸向新梢,轉化生長中心;對於採種茶園,則應適當提高磷、鉀比例,實行春夏季留葉採摘,以提高花果著生數與結實率。
資料標籤: 花果
本文標題: 茶樹生物學特徵:茶樹莖葉與花果生育的關係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9184652909626
相关資料
茶樹生物學特徵:茶樹個體與群體的生長關係
茶樹個體形態的大小,與個體在群體中佔有的營養空間大小關係密切。茶樹個體與群體的生長關係,還體現在個體生長與群體產量的演變方面。茶樹群體產量是由個體的產量組成的。在較稀的群體中,個體的產量,逐年增長幅度較大;而在較密的群體中,個體的產量卻增長
標籤:
茶樹形態特徵——植株
茶樹形態特徵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茶樹形態特徵的認識,都用了比擬的方法,缺乏當代植物學性狀的描述。但對茶樹形態特徵,未作具體的說明。陸羽《茶經》以後的茶書中,也有一些茶樹形態特徵的描述。
標籤:
茶樹形態特徵——根
幼年茶樹的根系屬直根系類型。大葉種茶樹主根明顯,呈典型的直根系類型,其分佈較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樹深廣。隨著樹齡新增,當主根長到一定深度後,生長逐漸受阻,生長優勢逐漸轉向側根,根系逐漸向廣度發展,使茶樹的根系形態由直根系逐漸向分枝根系發展。
標籤:
茶樹形態特徵——莖
修剪能加速主莖的優勢轉移,以達樹冠呈開展狀態。茶樹枝幹上的芽按其著生的位置,分為定芽和不定芽。茶樹的根、根頸和莖上都可以產生不定芽,這部分芽的萌發是茶樹更新復壯的基礎。新梢頂芽成休止狀的稱駐梢,將其摘下,稱為“對夾葉”。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