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款識與鑒別

陶瓷器具上的款識,早在新石器時代,無論陝西出土的仰紹文化類型的陶器還是浙江良渚文化類型的陶器,以及青海、甘肅出土的陶器上,都有發現。但作為鑒別,瓷器和陶器雖都有相同的地方,在用釉書寫以後,瓷器的款識又遠比陶器要複雜。康熙時的茶具的仿製品也很多,珐琅器上凡書六個字的均系贗品。

陶瓷器具上的款識,早在新石器時代,無論陝西出土的仰紹文化類型的陶器還是浙江良渚文化類型的陶器,以及青海、甘肅出土的陶器上,都有發現。當時尚無文字,但多數都刻有符號,是為我國陶瓷款識的濫觴。

商周以後,逐漸出現了幾種類型的款識,一是編號或記號;二是“左司空”、“大水”、“北司”等官署名;三是“安陸市亭”、“櫟市”等作坊名;四是陶工名,“夥”、“成”、“蒼”等:五是地名,如“藍田”、“宜陽”等;六是器物所有主的名字,如“北園呂氏缶”等;七是器物放置地名,如“宮廄”、“大廄”等;八是吉祥語,如“千秋萬歲”、“萬歲不敗”、“金玉滿堂”等;九是“大明成化年造”等國號;十是廣告(招子)類,上面甚至有如“元和十四年(819)四月一日造此罌價值壹千文”17字。唐代瓷上還有阿拉伯文“真主最偉大”和一批梵文瓷器。至於印有“福”、“壽”的民間窑產品,和“內府”、“官”、“禦”的禦窑標記,作坊名、姓氏,訂制者的堂、齋名等,距今年代越近款識也越多樣化。宋代以後,紫砂陶具興直,像供(龔)春,一開始就署了名款,用紀年和國號款的極為少見,吉祥用語只作為壺飾銘刻,這和瓷器具有明顯的不同。但作為鑒別,瓷器和陶器雖都有相同的地方,在用釉書寫以後,瓷器的款識又遠比陶器要複雜。

一般來說,可從書法字體、字數、位置、款式、結構、內容以及款的外線框(又分雙圈、單圈、無圈、雙邊正方框等)加以辨識。字的排列方式有六字兩行、三行款,四字兩行及四字環形款等。民窑一般是無年款的,康熙朝字體楷、行、篆並用,釉色也多。乾隆時多數不加圈框,特點是堂名特多。嘉慶時出現圖章式篆書款;咸豐時篆書减少,民窑篆書章盛行;同治時以青花、紅彩或金彩楷書為多,民窑大多用印章式紅彩篆書款;光緒以後多不加圈框了。

例如,《世界陶瓷全集·宋代》一書中收有一兔毫盞之照片,外壁下有“大宋顯德年制”六字。顯德為五代時後周最後一個年號。趙匡胤在顯德七年正月禪周建立宋王朝,當年改年號為建隆,當然不會再用前朝年號,更不會“大宋”與“顯德”並用。古人對此國號絲毫不馬虎。再對比書寫部位、字體、風格,證明這是一件拙劣的贗品。再如明代永樂款字渾厚圓潤,結構嚴謹,紀年款均為“永樂年制”四字篆書。凡四字楷書或六字篆書款識者多是仿製。仿永樂的瓷具自明代嘉靖、萬曆就有了,一直仿至現在,但那書體再無真永樂時的圓潤柔和。又如,宣德年的“德”字,心上無一橫,有者皆偽。正德年即仿宣德瓷款,但只要對比器型、胎釉等,便易區分。再如“大明正德年制”的明字其“日”與“月”上面是平行的,在德字的“心”上也無一橫,“年”字上面一橫最短,可以比較。康熙時的茶具的仿製品也很多,珐琅器上凡書六個字的均系贗品。

對仿古做假的瓷器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鑒別:(一)看造型,看器物的口、腹、底足、流、柄、系,是否符合其時代特徵,看整體造型風格,是粗矮、高瘦、飽滿、修長等等,各朝各代也都有特徵,可據其特徵加以辨識。(二)看胎釉:從底足上的或口邊露胎的縮釉處,可看出胎質特色。福建胎呈黑紫,吉州的就呈米黃或黑中泛青。同是明代,早期的釉色白膩,釉面肥潤,隱現桔皮凹凸和大小不等的釉泡,明末的就薄而亮。(三)看工藝:從成型、裝燒、燒成氣氛和燃料的不同,都會在器物表面上留下不同特徵。同是宋代,定窑燒成器物口沿無釉,而汝窑採用支釘燒成,通體滿釉,只在底部留下芝麻狀支釘痕。(四)看紋飾:元代青花佈局繁密多達七八層:到明初,則趨於疏朗。同樣是最普遍的龍形,不但有三爪、四爪、五爪之分,龍的神氣也各不一樣。(五)看彩料:同是青花,明初用的是“蘇泥麻”青料,有黑疵斑點,是宣德青花的主要特徵,明中期以後改江西產的“陂塘青”,以淡雅為特徵。表現的內容也從豪放變為恬靜。

以上僅僅是鑒別的一種最普通的常識。當然不能僅僅憑款來斷真偽,一定要結合實物從多方面加以辨別,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例如,在紋飾上,做假仿製者最缺乏用筆的自然流暢、揮灑自如的美感。古瓷釉色是靜穆的,仿製品則有浮光(又稱燥光、賊光)。仿製者雖想方設法要去掉浮光,他們採用酸浸、皮革打磨、茶水和堿同煮等方法,但總不能達到古瓷釉色那樣的自然。我們還可以把彩瓷迎光斜視,彩的周圍有一層淡淡的紅色光澤(俗稱“蛤蜊光”)者是百年以上器物。再就是掂在手上感覺,其重量是沉厚還是輕浮(俗稱“手頭”)等等,作為鑒別條件。

鑒別瓷器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不過凡事在普遍性中還有特殊性,前人也沒有想到後人要如此來對待他們眼中的一件普通器物。例如,用進口釉色時,誰能保證不同時用國產的呢?囙此下定論之前,還是應該很謹慎的。

當手持一把紫砂壺時,我們首先的概念認為它是茶具;然而我們手持一件瓷茶壺、茶碗、茶杯、託盤、茶葉罐的時候,我們頭腦裏總會先考慮它是哪個時期的哪類瓷。所以,紫砂壺的專用特徵遠比瓷壺、瓷碗來得强,歷史上對瓷茶具也沒有什麼專門的要求。就像唐代法門寺出土的瓷注,可以盛酒,也可以盛水沖淡茶湯。

本文標題: 瓷器的款識與鑒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9157538488651
相关資料
茶具的鑒賞和選擇
茶具的優劣,對茶湯的質量和品飲者的心情都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因為茶具既是實用品,又是觀賞品,同時也是極好的饋贈物品。近代,又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使我國茶具更加豐富多彩,儀態萬千。
標籤: 茶具 陶瓷 文化 瓷器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人將其列為五大名窑之首,但對於其中的北宋官窑一直有爭議。一些著名的博物館中收藏有北宋青瓷精品,釉色粉青,開大片,部分鐵足,過去稱其為北宋官窑產品。修內司官窑產品與郊壇下窑在造型、胎色、釉色上很相似,但該窑粉青、米黃
標籤: 宋朝 官窑瓷器 官窑 文化 陶瓷 釉色
水准壺和茶器造型
水准壺容量小,是中國廣東、福建一帶喝“功夫茶”的器具,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一定市場。水准壺的造型,要求壺嘴和把在形式上要協調,其重量還必須一致,才能使壺在熱水中保持平衡。紫砂水准壺傳統的式樣有線圓水准、湯婆水准和線瓢水准等,近年還有精
標籤: 功夫茶 茶壺
如何選購一把現代好壺
(二)壺的品質一把好壺,其土胎色澤呈現滑潤感。選壺應重風格神韻以選紫砂壺為例。
標籤: 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