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點燈記

沒有人知道林董的紫砂收藏規模有多大,只隱約聽說他是電晶體新貴,基於對未來趨勢的敏感,他看好紫砂壺在華人世界的未來潜力。天啊,這就是名震紫砂界的「林董」嗎?1999.8發表於《紫玉金砂》第71期

又是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

寫著鬥大「」字的玻璃門「叮噹」一聲,進來了今天第一個客人。老李觸了電似的趕緊昇火煮水,一邊迎上滿臉笑容,招呼道:「來來來,坐落來呷茶!」另一邊偷偷端詳這位前額微禿,西裝筆挺的中年人……老李越看心跳越快「咦……莫非他就是傳說中的大收藏家林董?」你看,對街不是停了一輛黑頭大賓士!想到這節,砂場老將的他也不禁心頭老鹿亂撞了起來……。

今天的開水似乎熱的特別慢,冷氣卻又不够冷。好容易老李從新換的「呂堯臣」裏沖出茶湯了——趕忙用微微顫抖的手,奉上一杯湯色栗紅的「紅印」,這可是他店裡最高等級的待客茶了。呷了一口,只見這位「貴客」面無表情地「嗯」了一聲,老李心中又驚又喜地盤算著「看來『印級』普洱人家還看不上眼……」,想著想著,手中的長壽還真遞不出去了,心底開始懊悔抽屜沒有擺兩包「大衛豆腐」充充場面。

那客人似乎對老李的失態視若無睹(或許人家大老闆早就習慣別人在他眼前手忙腳亂的窘狀),銳利的雙眼只是來回地巡視著全店的擺設,像極了盤旋的獵鷹在搜尋它中意的獵物……不,這個比喻並不恰當,老李此刻腦海浮現的是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一幕——家丁們提著大紅燈籠走過長長的天井,然後在其中一位夫人門口停了下來,拉開喉嚨高喊「點——燈——」劃破向晚的暮色……。

沒有人知道林董的紫砂收藏規模有多大,只隱約聽說他是電晶體新貴,基於對未來趨勢的敏感,他看好紫砂壺在華人世界的未來潜力。有人自信滿滿地斷言,他是逢低買進,等大陸市場成熟就……;也有人反駁說,相對於他的事業,這些錢根本是九牛一毛,其實林董只是放眼若干年後征服華人市場時,能在眾多頭銜中新增一個「華人世界最大的紫砂收藏家」罷了。

其實關於林董的傳說太多啦,不管怎樣,他確是近年罕見的超級藏家……有人說只要他願意走進這店家,就從不空手而出;也有人說他逛茶行時,不但要先清場,而且門口總要站上兩三個魁梧的彪形大漢;當然更多的傳說是關於他買壺的手筆,據說他買壺從不付現(暴發戶出門才帶那麼多錢),也不愛開支票(那是會計部門的事),更不刷卡(因為他不耐等待刷卡公司核發授權碼時那種被稽核感——即使只是幾秒鐘的不信任)。據極少數被光顧過的同業描述,林董買壺從不留下什麼,他只會跟你要張名片,然後第二天上午,你就會接到一個聲音甜美的秘書來電,向你要銀行帳號。接下來你可以去吃一頓愉快的大餐,路過銀行時,要記得去刷一下存摺,不是擔心沒入帳,而是那種牽動好幾個位數的加法,這輩子肯定不會遇到太多次,絕對值得去體驗。「如果你信任他,他絕對不吝於回報你!」一比特過來人如此總結。

當然,對於第一次與林董交易的茶行來講,要讓一個傳說中的陌生人平白帶走那麼高額的茶壺,可真需要幾分膽識,萬一,來的是個識貨的騙子……就有一回,某個心臟卡勇的業者客氣地希望他留些訂金什麼的,結果林董禮貌地回道:「如果我相信你茶壺的真假,那你又為何不相信我的信用呢?這世上,值得信任的朋友真的那麼少嗎?」多麼漂亮而完美的防衛!無怪乎人家是叱吒商場的科技鉅子。

或許是關於林董的傳說太傳奇了,老李其實不太敢相信自己會有這個被「臨幸」的運道。眼前這位既熟悉又遙遠的人真的是林董嗎?是自己對號入座?還是麻木不仁?口乾舌燥的老李終究鼓不起勇氣問他是不是姓林?

幸好此刻對方開口了「老闆,左邊那兩把壺可以看看吧?」當然可以,就等你這句。「好好好!」老李忙不迭地應道「這把是工藝大師陳國良的名作,一廠的喲……」見對方只是淡淡地看了看,老李心頭打了個突,拜託,人家是大藏家,難道還會不知道什麼是廠內廠外、高工助工?說的越多不是越瞧不起對方?只見「林董」拿起壺蓋鏗鏗鏗地敲著壺身,看得老李的心都快跳出口來,你嘛幫幫忙,陳國良的壺那麼薄,怎禁得大爺你這樣操法!正想封锁,忽又想起前人說的那句「如果你信任他,他絕對不吝於回報你!」到口的話只好又吞了回去。「嗯,火度還不錯,也沒有窑裂。」喝,總算說了兩句行話,只不過像你老兄這樣敲法,就算沒有窑裂,也有暗傷!

沉默了半晌「林董」又拿起另一把壺的蓋子,這下老李的心又涼了半截,呐喊著這是博物館流出來的邵大亨「魚化龍」可千萬敲不得啊!還好這次大爺不敲了——改用拔的!只見他食指一夾,拉著龍舌抽了又抽,「哦!原來裡面有機關,怪不得拉不出來!」老李實在是氣得大舌頭說不出話來,他想:還好邵大亨做壺有够工夫,龍舌裝得巧,否則只得勞駕大爺你把這尾「啞巴龍」請回家了。

接著「林董」翻過壺蓋,看了看蓋內的瓜子印,沉吟道「太亨」,老李一聽,滿嘴的紅印差點沒噴出來!天啊,這就是名震紫砂界的「林董」嗎?這下子老李再也憋不住了,乾咳了一聲「嘿,這是邵大亨的作品,他是——」話沒吐一半,那人插道「邵大亨?他是一廠的嗎?」聽的老李差點沒摔落椅脚,勉力支撐道「不,他不是一廠的,他是——」「哦,我知道了,邵大亨是廠外的是吧?對不起,我只收廠內的。」聽到這裡,局面已經很清楚了,老李仍不死心地掙扎道「邵大亨不是現代人,他是清中的名家。」「名家?那他是高級工藝師還是國家大師?」老李著實怔了一下「哦不,他沒有職稱。」「既然沒有職稱,又是廠外的,那東西再好有什麼用?這不是你們最愛強調的嗎?」「……………………」

兩個禮拜後的今天,我坐在「林董」曾坐過的椅子上,和老李聊起此事。

老李喟歎道:「我在茶壺裏打滾了十幾年,壓根也沒發覺自己被名家壺這個『名』綁的死死的。」「真沒想到,竟然是給這樣的人點了燈,長了智慧!」

至於那天的結局是怎樣?以及第二天上午他有沒有接到聲音甜美的秘書來電?我沒問,他也沒提。

1999.8發表於《紫玉金砂》第71期

資料標籤: 紫砂 邵大亨
本文標題: 紫砂點燈記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9155115397716
相关資料
走進宜興,尋源紫砂
在宜興,紫砂行業已自然分工:有煉泥的,設計的,制坯的,銘刻的,上釉的,燒窯的,還有做包裝的、專門經銷紫砂產品的。宜興紫砂壺現在仍主要是手工製作,因不能產業化、機械化,壺的數量受限。第七站,紫砂市場。或許,宜興紅茶用紫砂壺
標籤: 紫砂 宜興
三越制手取釜
三越制手取釜
標籤:
迎新60周年,首届紫砂文化亮相天津
迎新60周年,首届紫砂文化亮相天津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由團市委、今晚報社、天津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天津市一商茶葉交易中心主辦的“首届紫砂文化藝術節”,明天將在天津紫砂會館盛裝亮相,這是天津市發展文化產業的一次創新之舉。本次藝術節為期10
標籤: 紫砂 文化 天津歷史 藝術 天津
董永君紫砂洗練古樸
在董永君眼裡,紫砂壺是應對人生、侍奉生命的器皿,別的器具越用越舊,紫砂壺卻是越用越新、光潤澤滑。董永君說,歷代文人都傾心紫砂壺。董永君的泥料原汁原味,追求紫砂泥的本色。《隨竹緣》人隨竹緣囙此,董永君的紫砂作品,風格洗練精巧,簡單大方,端莊秀
標籤: 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