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分類與歷史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為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它飲具共亯中分離出來。到隋唐時,金銀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峰。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囙此,用錫製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於世。

【金屬具】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西元前18世紀至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1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製作盤、盛水,製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

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為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它飲具共亯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朝時,我國出現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銀器具。到隋唐時,金銀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峰。

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後,特別是從明代開始,隨著茶類的創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包括銀質器具在內的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製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為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製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為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效能,這樣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囙此,用錫製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於世。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種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這些茶具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都曾有過輝煌的一頁。

⑴青瓷茶具

以浙江生產的質量最好。早在東漢年間,已開始生產色澤純正、透明發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甌窑已具相當規模。宋代,作為當時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窑生產的青瓷茶具,已達到鼎盛時期,遠銷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質地細膩,造型端莊,釉色青瑩,紋樣雅麗而蜚聲中外。16世紀末,龍泉青瓷出口法國,轟動整個法蘭西,人們用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麗青袍與之相比,稱龍泉青瓷為“雪拉同”,視為稀世珍品。當代,浙江龍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發展,不斷有新產品問世。這種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眾多優點外,因色澤青翠,用來沖泡綠茶,更有益湯色之美。不過,用它來沖泡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則易使茶湯失去本來面目,似有不足之處。

⑵白瓷茶具

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效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异,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邢窑生產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朝白居易還作詩盛讚四川大邑生產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鎮白瓷茶具已遠銷國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這種白釉茶具,適合沖泡各類茶葉。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潢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藝術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為普遍。

⑶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於晚唐,鼎盛於宋,延續於元,衰微於明、清,這是因為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

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為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鬥茶,又為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宋人衡量鬥茶的效果,一看茶麵湯花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為先;二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和出現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為上。時任三司使給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就說得很明白:

“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鬥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而黑瓷茶具,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的“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盞,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種。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產黑瓷茶具,成為黑瓷茶具的主要產地。黑瓷茶具的窯場中,建窑生產的“建盞”最為人稱道。蔡襄《茶錄》中這樣說:

“建安所造者……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盞配方獨特,在燒制過程中使釉面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

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新增了鬥茶的情趣。明代開始,由於“烹點”之法與宋代不同,黑瓷建盞“似不宜用”,僅作為“以備一種”而已。

⑷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窑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制而成的器具。

然而,對“青花”色澤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稱為“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的特點是:

花紋藍白相映成趣,有賞心悅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華而不

豔之力。加之彩料之上塗釉,顯得滋潤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後期,青花瓷茶具才開始成批生產,特別是景德鎮,成了我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產地。由於青花瓷茶具繪畫工藝水準高,特別是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在瓷器上,囙此這也可以說是元代繪畫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後除景德鎮生產青花茶具外,雲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產,但無論是釉色、胎質,還是紋飾、畫技,都不能與同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諸如茶壺、茶盅、茶盞,花色品種越來越多,質量愈來愈精,無論是器形、造型、紋飾等都冠絕全國,成為其它生產青花茶具窯場模仿的對象,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發展史上,又進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響後代。康熙年間燒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稱“清代之最”。

綜觀明、清時期,由於制瓷科技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對外出口擴大,以及飲茶方法改變,都促使青花茶具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當時除景德鎮生產青花茶具外,較有影響的還有江西的吉安、樂平,廣東的潮州、揭陽、博羅,雲南的玉溪,四川的會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國還有許多地方生產“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區域內,供民間飲茶使用。

本文標題: 茶具的分類與歷史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9148312025333
相关資料
金屬茶具的悠久歷史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歷史上有金、銀、銅、錫等金屬製作的茶具,尤其是用錫做的用來儲茶的茶器,具有很多的優點。錫罐貯茶器多製成小口長頸,其蓋為圓桶狀,密封性較好。金屬茶具因造價昂貴,一般百姓無法使用。到隋唐
標籤: 茶具 文物 文化 考古 法門寺
青瓷茶具的歷史
青瓷茶具晋代開始發展,那時青瓷的主要產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種叫“雞頭流子”的有嘴茶壺。六朝以後,許多青瓷茶具擁有蓮花紋飾。唐代的茶壺又稱“茶注”,壺嘴稱“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時的雞頭流子。浙江龍泉縣哥窑生產的青瓷茶具,於16世紀首次
標籤: 青瓷 茶具 文化 陶瓷
白瓷茶具的歷史發展
唐代飲茶之風大盛,促進了茶具生產的相應發展,全國有許多地方的瓷業都很興旺,形成了一批以生產茶具為主的著名窯場。據《唐國史補》載,河南鞏縣瓷窑在燒制茶具的同時,還塑造了“茶神’陸羽的瓷像,客商每購茶具若干件,即贈送一座瓷像,以招攬生意。其他如
標籤: 茶具 陶瓷 青花瓷
彩瓷茶具的相關資訊
彩色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窑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制而成的器具。加之彩料之上塗釉,顯得滋潤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標籤: 茶具 陶瓷 青花瓷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