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可以消暑,可以消閒。用不同的茶具泡不同的茶,把茶味、質感發揮出來,也是一種生活的情趣。市面上不再是紫砂壺一枝獨秀,傳統材質的茶壺古老當時興,重新流行起來,新式的茶壺往往因為新式的茶類款款而至。炎夏將到,你會選擇哪種茶具與你為伴?
鑄鐵壺
鐵壺文化是首先在日本流行起來的,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期,距今有數百年歷史,從2012年開始回潮。市面可以買到的鑄鐵壺,未必都是來自日本,大部分是臺灣或者內地製造,手工打制與模具製作的,價格也相當迥異,囙此市面上的鑄鐵壺從幾百元到上萬元的都有。
市面上的鑄鐵壺,紋路樣式多數沿用日本南部鐵器的小格、龍甲、線紋、櫻花等傳統紋路,著色純樸,紋樣細膩古樸。鑄鐵壺之所以回潮,還有茶友們對它養生價值肯定的因素——鐵壺在煮茶時由於火焰的灼燒,會釋放人體易吸收的二價鐵離子,起到一定的補鐵作用。有茶友反映,鐵成分會讓水更具柔性,還原茶香。囙此,在茶友的心目中,鑄鐵壺兼具了實用和收藏的價值。
保養管道:就是經常使用。在壺尚有餘溫的時候用茶巾擦拭,時間長了壺身外部就會散發天然光澤。
配對茶類:茶友們一般不會把茶葉直接放到鐵壺泡,而是用來提高水質再泡茶。
玻璃壺
玻璃壺的熱賣,是跟近年來大熱的花草茶息息相關。玻璃材質無毛細孔,不會吸收花茶的味道,方便大家變著花樣沖泡可以有上百種搭配的花草茶,全透明的質感又可以讓人欣賞茶葉、花草、果粒在沖泡過程中伸展的姿態。泡茶不但享受一杯茶的結果,還要欣賞茶葉在壺中綻放的過程——玻璃壺就這樣被賦予了濃濃的艺文氣息。
玻璃壺的樣式不多,不外乎在外形的高、矮、肥、瘦上做文章,而質地的不同就决定價格的高低。市面上玻璃壺有耐熱和不耐熱之分。不耐熱玻璃的使用溫度一般為“-5至70攝氏度”,耐高溫玻璃的使用溫度可高400至500度,且能承受瞬間“-30至160攝氏度”的溫差。雖然花草茶不主張用100℃的開水沖泡,但作為泡茶+煮茶工具,商場的銷售人員大多會建議消費者購買耐高溫而輕盈的高硼矽玻璃壺。同樣的耐高溫玻璃壺,國產與進口的價格相差一倍左右,主要差別在於輕盈度和外觀的設計。
有專家提醒,現時國內市場上尚不存在所謂耐熱鋼化玻璃產品或者是鋼化耐熱玻璃產品,耐熱玻璃壺上一般都會貼有相應標示,注明使用溫度、使用範圍等。如果購買時發現標稱耐熱玻璃但是價格卻很低,就要考慮其真實性。
尋找你心中的那個壺
保養管道:首次使用前,最好用醋或檸檬汁洗淨。沖泡茶後,先用溫水沖洗,然後將壺倒放在平整的清潔布上,讓水自然流下、風乾,避免留下水痕。如果長時間不使用,就避免壺口朝下放在儲物櫃內,這樣內容易積存不潔淨或陳腐的氣味。
配對茶類:花茶、花草茶。
紫砂壺
紫砂壺是陶器茶具的佼佼者,早在北宋初期就已“成名”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結、蓮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明代大為流行。
由於成陶火溫在1000-1200攝氏度,質地緻密,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能吸附茶汁,長時間使用,紫砂壺的顏色會變得越來越自然,而在壺內泡著的茶會滲進壺體內,使壺蘊含茶味。
現時市場上銷售的紫砂,主要來自福建、宜興、臺灣三地。福建紫砂其實使用的也是宜興的砂,只不過是在福建加工而已。其中臺灣紫砂壺砂質比較細膩,不同於其它兩地產的紫砂,相比之下更適合泡烏龍茶。壺的價格從百元至幾千元不等。
保養管道:雖然紫砂怕油、怕髒、更怕摔,但如果買來紫砂放著不用,將嚴重影響其色澤,更不利於其保值增值。圈子裏行家說“紫砂的生命在茶海裏,不能侍茶,紫砂就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可見“養”壺才是紫砂收藏的正道。
配對茶類:一般認為用來泡臺灣的烏龍茶、鐵觀音等半發酵茶最能展現茶味特色。
瓷器茶具
瓷器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瓷器以白為貴,約1300度左右燒成,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適中,對茶不會發生化學反應,泡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觀精巧,適合用來沖泡輕發酵、重香氣,如文山包種茶。
最常見的瓷器茶具有白瓷茶具、青瓷茶具。瓷器茶具的花色比紫砂更具觀賞性。它的圖案或清新俊朗或清淡悠揚。另外,現時由於陶瓷新工藝新技術與新材質的深度開發,瓷器茶具的家居裝飾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一些新瓷器茶具中還加入各式花樣圖案,來滿足青年消費者的喜好。
白瓷以景德鎮的瓷器最為著名,青瓷茶具則主要產於浙江、四川等地,尤以浙江西南的龍泉縣內的龍泉青瓷最為有名。龍泉青瓷以造形古樸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稱於世。另外還有產於四川、浙江等地的黑瓷茶具,廣東等地產的仿古仿舊茶具都是各具特色。
保養管道:一把新買的茶壺,可用茶湯或茶煮的方法,去其土味,一段時間後即可開始拿來泡茶。泡過的茶壺,應該儘快地去渣、清除乾淨,以免茶葉酸餿,使其味道久久難以去除,並形成茶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