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一半人為,一半天成

柴燒陶瓷即是人為,又靠天成,天上人合作,妙在其中。柴燒,指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將淳樸之美附著於萬物之間,在不形而型的柴燒器中,方可觸及靈魂。柴燒作品,創作者的執著精神甚於技巧的琢磨,因為技巧早已被溶解在人與土、窑與柴、火與自然等共鳴的大地交響曲中,浴火重生為生氣盎然的茶器了。
創作一件美器,影響的變數越多,人為的控制力就越弱,但是運氣總會站在真正投入生命與智慧於其間的每一個匠人,只要你有足够的積累與耐心,精品總會伴隨而生。柴燒陶瓷即是人為,又靠天成,天上人合作,妙在其中。

柴燒,指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這是一種古老的技藝,燒窯難度相當高,作品的成敗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間的關係。

回歸自然,火、土、灰三者融合,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


柴燒追求木灰燼與土的自然結合,不拘泥於形式美,自然而無粉飾之氣。將淳樸之美附著於萬物之間,在不形而型的柴燒器中,方可觸及靈魂。柴燒,主要分為分上釉(底釉)與不上釉(自然釉)兩大類。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備前燒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

土:柴燒專用之陶土多,經陶者自行調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熱溫度、柴窑内容、薪柴總類等;追求的是讓土能產生一種溫潤、敦厚、沉穩內斂的柴燒之美。


柴:一般木材需靜置約三至六個月以上(忌太潮濕),以利燃燒,其種類有樟、龍眼、荔枝、蓮霧及廢棄木材等。

窑:僅以燃燒木材提供熱能,一般燒窯需三到五天,期間需不眠不休輪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管道、薪柴的總類、天候的狀況、空氣的進流量等細微因素,正不斷地影響窑內作品的色澤變化。

灰:柴窑燒陶時,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隨著熱氣流飄散。當溫度高達1200℃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木灰中的鐵則使陶壞中的鐵形成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

這種管道形成的釉被稱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


柴燒的陶藝作品與一般窑的差別在於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窑內,產生落灰經高溫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與一般華麗光亮的釉藥不同;不重複且難預期燒窯的成果。

若是橫焰式窑,燒成的作品有受火面與背火面的陰陽變化與火焰痕迹。它散發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感,是柴燒陶藝家為它著迷盡心追求的原因。

柴燒來就具有很高的機動性質,只要大原則掌握住,其他的呈現就視為隨機性的效果,柴燒陶的特質本來就不那樣精准,在預期效果外,出現某些意外的精彩效果。

這也是柴燒迷人的部分。出窑前任何人都沒把握,總是有出乎意外的收穫。

柴燒,不僅是燃燒薪柴,更是人與窑的對話、火與土的共舞,運用最原始自然的管道結合而成美麗作品。


作品表面可以感覺火焰流竄在坯體上所烙下的吻痕和木柴燃燒後的灰燼產生的落灰釉,整體呈現的是,粗獷自然的質感、樸拙敦厚的色澤、深沉內斂的古雅,帶給創作者更多的驚喜和藝術享受,這也是電窑或瓦斯窑所不能及的。

柴燒作品,創作者的執著精神甚於技巧的琢磨,因為技巧早已被溶解在人與土、窑與柴、火與自然等共鳴的大地交響曲中,浴火重生為生氣盎然的器了。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柴燒,一半人為,一半天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9146655737587
相关資料
懂茶的,是水
茶,不論是生普的苦香,還是熟普的醇厚;亦或是綠茶的清淡,花茶的芬芳,紅茶的馥鬱,其實全憑一口水的浸潤與釋放。素不相識的人,寄來古樹茶,生茶。講究煮茶的水,源於那本紅樓夢。在“櫳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出世的妙玉,蒐集梅花上的靜雪,存儲五年,依舊
標籤: 文化
茶文化與陶瓷文化的悠久歷史
於是,產生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飲茶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三國時期,江南人已有了飲茶的習慣。浮梁即今景德鎮,為當時茶葉集散地。中國又是瓷國,陶瓷文化亦如茶道一樣,同樣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茶文化與陶瓷文化一旦相撞擊相結合,兩者相得
標籤: 陶瓷 茶文化 文化 鬥茶
你會選擇哪種茶具與你為伴?
一杯清茶,可以消暑,可以消閒。用不同的茶具泡不同的茶,把茶味、質感發揮出來,也是一種生活的情趣。市面上不再是紫砂壺一枝獨秀,傳統材質的茶壺古老當時興,重新流行起來,新式的茶壺往往因為新式的茶類款款而至。炎夏將到,你會選擇哪種茶具與你為伴?囙
標籤: 茶具 日本茶具 陶瓷
紫砂壺的保養的技巧
譬如重香氣茶或重滋味的,如果講究的話,都應專門有備泡的壺,同時也可使新壺接受滋養。方法是用乾淨鍋器盛水把壺淹沒,用小火煮壺,將茶葉同時放入鍋中同煮。等滾沸後撈出茶渣再稍等些時候取出新壺,置於乾燥且無異味處隨自然陰乾後即可使用。新壺使用時應首
標籤: 紫砂壺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