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中,武漢遭遇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攻擊,但隨後不久,都市又恢復了高速的運轉。久困家中,多少人想念家鄉的那份簡單愜意的生活?這棟武漢東湖巒舍,最希望納入的便是璀璨都市背後的豐富情感,寄託著人們不斷逝去的鄉愁和對簡單生活的嚮往。
項目資訊:
項目地點:武漢,中國
建築設計:王沖工作室
面積:500m²
項目年份:2021
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王沖
施工圖:王沖,黃再新,黃立宇,陳豔培
設計顧問:葉先鋒,林宇
攝影師:朱雨蒙
△璀璨都市之外的情感出口
項目位於武漢東湖綠道一隅,建築面積500㎡。在超過千萬人口的武漢城中,竟有這樣一條連綿上百多公里的步道,它跨越大山大湖,穿過竹林櫻花,縱橫於圩田與阡陌之間。
△東湖綠道也串聯起馬鞍山公園後山畢村口的這處場地
從車站到場地的高架路上,超大都市的繁華和逼仄感同時迎面而來。還好,這種“千城一面”的尷尬終於在場地中消失殆盡,關於武漢“湖澤交匯,山水都市”的想像又重新瘋狂生長。
△都市的自然出口
結廬
我們已經想不出最初面對場地中兩間舊屋時的感受,因為在18年的冬日裡,東湖的晨霧、凋零的殘藕和村邊葱鬱的雲杉填充了記憶的全部。在其後十數次的奔走中,鳥鳴和蛙聲,翠竹和嫩藕,夕陽中湖邊的漁網,如同一片片拼圖,為“巒舍”炮煨出完整的情境。
△冬日尾聲,池塘的枯荷正孕育著生機
荷塘在南面,西側則是浩渺的東湖,向東走就進了村子,曲折的泥土路串聯起散落的民房,其間環繞著鬱鬱蔥蔥的竹林和水杉。
△場地平面圖
△一南一北,兩間小屋圍合出開放式庭園,它們將被改造為民宿和圖書館
△設計概念示意
毫無疑問,對於陷在“文明”之中的都市人來說,此情此景已經足具吸引力,基因中的烙印讓我們心心念念“複得返自然”。然而對我們來說,設計絕非是框景那麼簡單,“最美的風景是人”,我們不僅要將引入景觀,還要吸引人,讓這裡發生更豐富的活動。
△人來人往,建築裏上演著流動的場景
△從庭園移步即是東湖
將一多半的室內面積用作公共活動,而非明碼標價的客房,這是個需要勇氣的選擇,然而建成後絡繹的人群,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决定。
△簡潔的外形下,隱藏著豐富的室內空間
△屋頂的階梯露臺暗示著室內的“登高山徑”
受到鄉村法規的限制,改建仍需保持建築的原有輪廓,但其內部空間則變得十分豐富。
△村子裏的水杉和隨處可見的坡屋頂帶來設計的線索,木材和坡屋頂這兩種元素被反復使用
△自然資料帶來溫暖觸感,而大小坡屋頂下則容納著不同的活動
△人們可以感受到狹小和高敞尺度的轉換,無疑,這也是遍佈勻質空間的都市中難以傳遞的稀缺體驗
△房屋原有的簡易屋頂被拆掉,新塑的混凝土屋頂暴露出粗野的肌理
△冷色的工業質感和暖色木紋取得了視覺的協調
△混凝土屋頂下的頂樓客房
登高
那麼在高敞的屋形天棚之下,人們如何觀看“山林湖澤”?設計靈感來自於攀登武漢丘陵的經驗,又得到了北宋山水畫《晴巒蕭寺圖》的印證,在登高的路途中,中國意境的山丘上出現了亭塔、樓閣、水榭、茅舍、板橋……構成了人們駐足回望的“岑巒”與”重臺”,古人把紆回綿連的小山稱為“巒”,“登石巒以遠望兮”,巒舍(Step House)即得名於此。
△北宋古畫《晴巒蕭寺圖》李成
△平臺高低錯落,形成“登樓”的動線,豐富了遊走的感受,並放大了空間感
△折疊樓梯勾起好奇心,人們不知不覺向上攀爬
△在同質化的都市中,尋覓也成為了一種樂趣
在不同的高度,人們可以嘗試迥異的“觀法”。
△在南樓民宿區,不妨坐在小庭院裏仰望竹林
△或可在二層觀看林梢
△抑或從屋頂庭院俯瞰雲杉林木或遠眺湖面
△對於北樓圖書室來說,人們可在餐桌上觀看盆景庭園
△或是順著階梯爬上露臺,遠眺寬敞的湖面……
納物
△於是,開窗即納入湖景與林木△房屋的虛空洞口成為了致敬自然的畫框
△幾何造型的建築,營造出輕鬆簡潔的視覺效果
△流動的空氣在潮濕的武漢彌足珍貴
△遠眺南部的山丘和從池塘
△眺望東湖
△(左)視線落在樹梢上,(右)北窗裏葱翠的竹林
被恭迎進門的還有陽光,它們在牆壁上運動,留下時間的光斑,引人駐足,凝思。清晨,面向竹林的東窗上灑下安靜的冷光,樹影婆娑清雅;而在下午,沉浸在西側溫暖的陽光裏,使觀湖也變得浪漫。
△西側溫暖的陽光使觀湖也變得浪漫
在過去的一年中,武漢遭遇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攻擊,但隨後不久,都市又恢復了高速的運轉。久困家中的人們紛紛到來,巒舍最希望納入的是璀璨都市背後的豐富情感,疫情讓人們不斷反思:幸福是什麼?是簡單的生活,是歡樂的團聚,更是那份割捨不斷,卻輕鬆轉身的“現代鄉愁”。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剖面圖1-1
△剖面圖2-2
來源:青年建築
如果你想回農村自建房別墅、民宿或其他類型的建築,歡迎留電諮詢老資料網,我們將根據您的需求,為您量身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