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泰戈爾的人物評估
寄語:人生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覺得自己倒楣到了極點,反而可以放輕鬆一點,如果你一無所有,就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失去,反而能收穫全新的東西。泰戈爾告訴人們,身處逆境時,不要消沉,因為錯過了太陽,還有美麗的月亮,還有迷人的星星。泰戈爾的詩風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啟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謝婉瑩等一代文豪,其中許多作品多次被譯成中文。泰戈爾的《飛鳥集》影響冰心,使她寫出了《繁星·春水》。
【人物評估】
儘管泰戈爾也受到西方哲學思潮的影響,但他的思想的基調,還是印度古代從《梨俱吠陀》一直到奧義書和吠檀多的類似泛神論的思想。這種思想主張宇宙萬有,同源一體,這個一體就叫做“梵”。“梵”是宇宙萬有的統一體,世界的本質。人與“梵”也是統一體。“'我'是'梵'的异名,'梵'是最高之'我'。”“人的實質同自然實質沒有差別,兩者都是世界本質'梵'的一個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關聯。”泰戈爾以神或“梵”為一方,稱之為“無限”,以自然或現象世界以及個人的靈魂為一方,稱之為“有限”,無限和有限之間的關係,是他哲學探索的中心問題,也是他詩歌中經常觸及的問題。泰戈爾跟印度傳統哲學不同的地方是:他把重點放在“人”上面,主張人固然需要神,神也需要人,甚至認為只有在人中才能見到神。(季羨林評)
泰戈爾“是個真正的詩人,而且是個新型的詩人,他能使東方和西方的想像互相理解。他的天才是抒情的”。(英國政治家吉爾伯特·默裏教授評)
“泰戈爾不僅是對世界文學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天才詩人,還是憎恨黑暗、爭取光明的偉大印度人民的傑出代表。”(周恩來評)
“耆賢不作,聲委無聞,東方文明,喪失木鐸,引望南鄰,無任悼念。”(蔣介石評)
“泰戈爾是歌頌自然的詩人,也是改革現實的健將;是東方精神的號兵,也是國際主義的旗手;是印度的兒子,也是亞洲文化的衛士、世界文明的前驅;他曾為印度不合作運動而忿怒,他曾為中國反侵略戰爭而呐喊,他曾為東方兄弟的命運而憂思,他曾為西方朋友的學術而賓士。“(國際反侵略運動中國分會評)
“泰戈爾是一個人格潔白的詩人”,“一個憐憫弱者,同情於被壓迫人們的詩人”,“一個鼓勵愛國精神,激起印度青年反抗英國帝國主義的詩人”。(沈雁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