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遜《春夕早泊和劉谘議落日望水詩》:沈約曾盛譽此詩

春夕早泊和劉谘議落日望水詩何遜〔南北朝〕旅人嗟倦遊,結纜坐春洲。何遜的詩在梁代頗有影響,沈約曾盛譽其作,謂“每讀卿詩,一日三複,猶不能已”。他是與何遜齊名的詩人,當世有“何劉”之稱,二人之間經常有唱和之作。

何遜,南朝梁詩人,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人,何承天曾孫,宋員外郎何翼孫,齊太尉中軍參軍何詢子。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詩與陰鏗齊名,世號陰何。文與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其詩善於寫景,工於煉字。為杜甫所推許,有集八卷,今失傳,明人輯有何水部集一卷。後人稱“何記室”或“何水部”。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何遜的《春夕早泊和劉谘議落日望水詩》,一起來看看吧!

春夕早泊和劉谘議落日望水詩

何遜〔南北朝〕

旅人嗟倦遊,結纜坐春洲。

日暮江風靜,中川聞棹謳。

草光天際合,霞影水中浮。

單艫時向浦,獨楫乍乘流。

孌童泣垂釣,妖姬哭蕩舟。

客心自有緒,對此空複愁。

何遜的詩在梁代頗有影響,沈約曾盛譽其作,謂“每讀卿詩,一日三複,猶不能已”。此詩的藝術水準,也當得起這番讚譽。題中的劉谘議,即劉孝綽,曾任谘議參軍之職。他是與何遜齊名的詩人,當世有“何劉”之稱,二人之間經常有唱和之作。

“旅人嗟倦遊,結纜坐春洲。”詩的起首兩句交代了作者之所以在行程中要“早泊”,並不是春江夕陽的美麗景色激發了他的觀賞興趣,而是對官事繁複和往來江上的旅行已經厭倦了,才寧願早早泊船岸邊,依春洲以望遠,聊解憂煩。何遜的這種心情,在其詩作中多有反映,如“遊宦疲年事,來往厭江濱”;“我本倦遊客,心念似懸旌”等。詩一開始就表現出作者的憂愁煩惱,為下麵的寫景與聯想做了鋪墊。


接下來六句描寫了春晚夕陽中的江上景色。暮色黃昏之時,江風停息。渙渙春水,猶如一匹長長的白練,無聲地流動著,一直流向遠方。江中不知何處,傳來一曲悠揚的船歌。這是打魚歸來的船家在搖櫓歌唱。在一片靜謐之中,這歌聲顯得既清亮而又陶然自得,使疲於奔波的旅人聞之,更加感慨萬端。舉目遙看大江兩岸,但見春草茵茵。這如翠的綠色綿綿不斷,伸展向前,直連著天邊。近處的草芽綠得可愛,遠處的草卻漸漸地映出傍晚天際的清光,越向遠方,這清光越亮,草色也越淡。遙望所及,只見一片瑩瑩,草色與天光水色融為了一體。偶爾有幾朵彩雲飄來,霞光倒映在水中,水波起伏,宛如雲影飄浮在江面。寂靜的江上,時而一隻小船從天邊駛來,映著天上的霞光,滑過水中的雲影,緩緩搖近岸邊。寧靜的江流,悠揚的漁歌,天邊的餘暉,綿綿的春草,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在這畫面中,有聲,有光,有色,有近處的清晰,有遠方的迷蒙,有靜止的水天背景,有動態的孤舟輕漾。一切都呈現出素雅的色調,透出一股憂鬱的情思。

詩的後四句抒發了作者由江景而生髮的聯想和感慨。“孌童泣垂釣”用“龍陽君泣魚”之典。《戰國策·魏策》記魏王的男寵龍陽君釣魚而泣,魏王問其故,龍陽君答曰,前得之魚小,後得之魚大,故弃前者而藏後者;因想天下之美人多矣,王將惑於新人而弃故。魏王遂布令於四境之內:“有敢言美人者族。”後以此事喻近幸之臣蔽君主得賢之路。“妖姬哭蕩舟”,事見於《左傳·僖公三年》。齊桓公與蔡姬泛舟水上,蔡姬搖盪舟身,桓公恐,禁之不可,怒而遣蔡姬。桓公打發蔡姬回娘家只是一種懲罰,不曾想蔡人竟嫁女於他人。桓公大怒,舉兵攻破蔡國,並乘勢進軍楚國。《淮南子·人間訓》稱:“蔡女蕩舟,齊師大侵楚。”以喻禍之起於微小之間。這兩個典故都與水有關。何遜關心國事,有志向,但因出身寒微,不善奉迎,故仕途多蹇,胸中常鬱鬱。他坐於江畔,看江水長流,夕陽西沉,孤舟飄泊,恨諂臣阻扼賢路,憂國家隱患重重,心情格外沉重。他的憤恨憂慮不可以直接表達,遂由水而生髮聯想,借“泣魚”、“蕩舟”的典故婉轉隱晦地表現出來。這應當就是“客心自有緒”的內涵。《南史·何遜傳》記載,梁武帝蕭衍因何遜在詩中用曹操故事而頗為不滿,稱“何遜不遜,未若吾有朱异”。何遜“自是疏隔,希複得見”。(朱异是梁代以阿諛奉迎皇帝而著稱的近臣,後侯景起兵亂梁,就借討朱异為名)此事或許能幫助讀者理解何遜用這兩個典故時的心理背景。

然而,“旅客長憔悴,春物自芳菲”,“客子行行倦,年光處處華”(何遜)。大自然既不因人的悒鬱不樂而失去其美之魅力,也不因人之喜悅讚賞而新增其美的色彩。自然的生命就是這樣健壯、堅強、蓬勃旺盛。相比之下,人的生命是多麼短促、軟弱,人的作用又是多麼微薄、無力。江水靜靜,日夜不停;春光流轉,年年不息;太陽落下,第二天照樣升起;可江邊之人,明日不知身在何處,憤恨憂慮,亦複徒然。“對此空複愁”,正是詩人對於人生、社會的無可奈何之歎。

資料標籤: 何遜 落日
本文標題: 何遜《春夕早泊和劉谘議落日望水詩》:沈約曾盛譽此詩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8935455011294
相关資料
何遜《邊城思》:楊柳與離情相思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邊城思何遜〔南北朝〕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婀娜多姿的楊柳和離情相思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忽見邊城楊柳色,已覺春色動地來。而當邊城春色動的時候,客居邊城的遊子也就格外思鄉念家了。
標籤: 邊城 何遜 文化 詩歌 春色 鄉愁
何遜《贈諸遊舊詩》:寫詩人刻骨的鄉愁和淒苦的心情
贈諸遊舊詩何遜〔南北朝〕弱操不能植,薄伎競無依。這裡的“舊愛”,主要指的是家鄉的老朋友。長期的遊宦生活與折磨人的思鄉之苦,使作者形容憔悴,這與爭芳鬥妍的春草春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讀者讀罷詩,仿佛也體味到了詩人那刻骨的鄉愁和淒苦的心情。
標籤: 鄉愁 何遜 讀書 文化
盤點三首農事百工之詩,反映對百姓農業的重視及對統治者惡劣行徑的痛恨
比如,下麵這首陸遊於南宋寧宗慶元四年作的詩,就深刻反映出他對百姓農業的重視以及痛恨統治者的惡劣行徑。陸遊在詩裏揭露了封建時代統治者無時不在掠奪百姓的罪惡行徑。尤其是在結句,反映了他對人民禍不旋踵而至的擔憂和痛恨統治者所造成的人禍更甚於天灾的
標籤: 宋朝 陸遊
何遜《與胡興安夜別》:此詩真是“情詞宛轉,淺語俱深”
與胡興安夜別何遜〔南北朝〕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那寂寞的情懷,失落的迷惘惆悵,自在不言之中,真是“情詞宛轉,淺語俱深”,無怪它早已被人列為何詩的佳句了。
標籤: 與胡興安夜別 何遜